“休眠公司”中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方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4-22 17:45:53 459 人看过

一、休眠公司及其相关法规概述

截至2006年6月,全国个体工商户有2505万户,私营企业有464万户,两类企业的从业人员达1.12亿,占当年城镇就业人口的41%,创造了全国49.7%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到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1]但伴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诸如休眠公司的产生。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内资企业年检公示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有三万户以上的公司没有年检,2005年没有年检的公司有四万多户。[2]天津市2003年、2004年因未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有2万多户。[3]对于这些因不参加年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责令关闭、或被依法撤销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进行清算或者未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司,学界称之为休眠公司或公司下落不明、企业法人弥留之际、公司恶意消失、短命公司等。

目前我国休眠公司的存在形态主要有三种:

资格无,人犹在。这种形态的休眠公司是指那些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被依法撤销后,没有进行清算或者未办理注销登记的公司。公司未办理注销登记,在法律上其法人主体资格尚存,但是公司已经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依法撤销,在事实上公司已经丧失从事有关民事活动的资格和能力。资格有,实体无。这种形态的休眠公司是指公司没有正常的经营活动,处于一种潜伏、歇业或者非法存续的状态,但是其尚未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依法撤销,即其营业资格还存在,只不过处于一种法律资格尚存、经营实体已无的休眠状态。人诈死,责任在。这种形态的休眠公司是指公司经过了清算程序、注销程序,但由于清算程序、注销程序中的某些瑕疵,存在着尚未了结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尽管休眠公司存在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但它们都是为逃避债务而产生和存在,并且这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债权人合法权益。[4]我国新《公司法》第十章对公司解散和清算做出了具体规定,赋予了债权人司法保护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利用休眠侵害债权人的情形发生。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规定对于惩处故意休眠的公司来讲还远远不够。一般而言,债权人做出起诉决定后,法院通常采用三种做法:当公司营业执照未被吊销时,法院向被告公告送达,缺席判决公司承担清偿责任;当公司营业执照已被吊销时,判决公司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同时,判决成立清算组织承担清算责任;判决驳回起诉。但就是采取前两种做法时,法院判决的执行也常常不能得到落实。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基层法院所审理的案件中,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占全部民商案件总数的20%,其中大多数为公司。[5]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有效遏制公司休眠和保护债权人权益的机制,因此当公司休眠时,债权人往往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起诉,债权就会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失去司法保护;如果起诉,不仅判决可能无法执行,而且还得支付案件受理费、公告费、律师费等。从奴隶到将军是对当前一些债务人的真实写照,休眠公司的存在见证了杨白劳的强势和黄世仁的弱势。

在司法实践中,对休眠公司的处理和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主要采取行政解散公司制度,我国香港主要采取公司名称别除制度,韩国和日本则主要采取公司的拟制解散制度和拟制清算制度。[6]上述制度根据公司解散与终止的实际状况,赋予公司登记机关行政解散公司的权力和司法机关对休眠公司强制清盘的权力,兼顾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诉讼需求,节省了人力、物力,保护了债权人权益。例如,韩国商法为了解决拟制清算制度下可能发生的债权、债务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建立了一些配套处理机制,如拟制清算的公司仍存在某些权利关系而事实上有必要进行整理时,在该范围内不消灭其法人人格,仍有可能进行实际的清算,且不影响公司的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成员的法律责任。[7]因此,借鉴国外公司法例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应积极探索休眠公司中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措施。

二、休眠公司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方式

1.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在私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任何公司都有可能因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遇到经营危机,从而侵害债权人的权益。根据国外经验,可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对公司经营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危机信息并发出警情预报,把灭失风险引入公司内部,让公司、管理者、股东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保障公司正常运转和债权人的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公司灭失预警机制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

(1)公司灭失预警管理机构公司灭失预警管理机构是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财政、物价、统计、银行等部门,收集企业经营信息,对公司灭失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但不直接干涉公司的经营过程。机构成员实行专兼结合,以兼职为主,由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会计从业人员、法律工作者、高校教师和职业经理等人员组成。机构日常运行机制可以参照行业协会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模式建立。

(2)公司灭失信息分析机构公司灭失信息分析机构是建立在对公司经营信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公司灭失风险的征兆,预知公司可能发生的危机。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真实性,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信息分析一般有两个要素构成,即先行指标和扳机点,先行指标是用于早期评测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的变动指标,扳机点是章合运:休眠公司中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方式探析指控制先行指标的临界点,也就是预先所准备的因按计划必须开始起动之点,一旦评测指标超过预定的界限点,则因应计划随之而动。[8]信息分析是公司灭失预警机制良性工作的基础。

(3)公司灭失预警的结果及处置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公司灭失预警的结果可以参照国家经济统计监测预警的做法,采用蓝、绿、黄、红的方式。其中,蓝灯状态代表经营正常(无警),表示比较保守、风险小,但相应地可能会丧失一些收益机会;绿灯代表低度风险警戒(轻警),表示经营风险小并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时对公司经营实施静态监控即可;黄灯代表中度风险警戒(中警),表示公司经营已经出现一定的风险,需要提高对公司经营的监控力度,并应采取动态监控措施,及时反馈监控信息,尽可能地化解经营风险;红灯代表重警,即重度风险警戒,表示公司经营风险已经很大,此时应对公司经营采取一级警戒监控措施,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严重影响公司正常运行的事件的发生。[9]

根据预警结果,预警管理机构必须要求公司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来化解风险。首先预警发现市场性风险时,要及时向公司进行通报,提醒公司关注市场风险发展动向并反馈风险防范和处置情况,立足于自救。其次预警发现公司内部经营矛盾风险时,要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根据工商管理部门的授权和自身组织章程的规定,组织人员对公司进行直接调查;建议工商管理主管部门以及其它相应监管机构,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对公司进行全面检查评估;通报公司债权人要关注公司的发展动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债权。

2.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在我国的公司法规中,缺少在公司休眠时追究股东、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这也是休眠公司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可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对休眠公司的债权人权益进行保护,也就是把休眠公司与债权人、法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矛盾,转移到公司内部。当股东、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同公司生存与发展绑在一起后,他们就会顾忌公司休眠的经济成本和法律成本,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公司通过休眠而进行投机的情形发生。

公司人格否认是在总结法院判例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公司法理论,它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司法实践中,以后为各国及地区所仿效,并逐渐发展成为许多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所共同认可的法律原则。我国自公司制度建立以来,公司滥用其人格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并呈不断增多的趋势,我国法律业界和学者也开始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他们普遍主张我国也应该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我国《公司法》修订中也基本采纳了这一建议,并在《公司法》第20条和64条做了严格规定。据此可以认为,我国公司法已经正式确立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10]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表明了法律的这样一种价值倾向:法律既应充分肯定公司人格的独立价值,将维护公司的独立人格作为一般原则,鼓励投资者在确保他们对公司债务不承担个人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地对公司投资,又不能容忍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从事不正当活动,牟取法外利益,将公司人格否认作为公司人格独立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使两者在深沉的张力中,形成和谐的功能互补[11]。马强等学者论述了在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的情形下,公司资本不实、超范围经营等适用公司人格否认的原理。[12]但从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内容来看,根据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原则,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休眠公司的适用应当符合以下一些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是关于公司人格否认的责任承担者的问题,其次是公司人格否认的责任相对人问题。公司人格否认的责任相对人即因公司人格被滥用而受到损害并有权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当事人,我国《公司法》第20条将其明确界定为公司的债权人。公司人格否认的责任承担者即公司人格的滥用者,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人是公司股东,其责任承担也只能是公司股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往往可能是由公司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来具体实施的。如果上述人员具有股东身份,那么在法律适用时责任主体不存在问题;如果他们不具有股东身份,一旦其实施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对其个人责任的追究只能适用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经理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2)行为要件在我国《公司法》的修订中,立法者考虑到实践中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复杂多样,通过立法列举难以穷尽其表现形式的实际情况,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和第64条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采取概括式的立法表述,即表述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的行为或者将公司财产与股东自己财产相混同章合运:休眠公司中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方式探析的情形。在实践中,认定这一行为需把握两点:第一是行为必须是逃避债务的行为,这里的逃避可能表现为欺骗债权人、抽逃出资、规避法律等形式;第二是行为人逃避债务的行为是通过滥用公司独立地位、股东有限责任或财产相混同来实现的。

(3)结果要件结果要件即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必须给债权人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否则不产生否认公司人格的法律适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与结果要件之间应当有因果关系。由此可见,在公司休眠的情况下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但实践中如何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保证其在对休眠公司的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还需理论界和实务界进一步研究。

3.设立公司保证金和承诺还债制度

从直销企业保证金制度、房地产经纪行业保证金制度、民办高校保证金制度的实际效果来看[13],建立公司保证金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公司保证金制度是指由公司注册时缴纳、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用于保障公司正常经营和债权人权益的专用款项。保证金属于缴纳的公司所有,当公司发生合并、分立、解散、转产、破产、休眠等情形,保证金作为公司财产的一部分,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置。设立保证金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公司经营风险的防范和防止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为公司在出现不良经营、非法经营、故意侵害债权人权益时提供资金保障。在公司经营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旦债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就会由此产生难以解决的权益纠纷,从而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借鉴其它行业的保证金制度,建立公司保证金制度,对公司保证金缴纳的数额、缴纳的程序、保证金的退还等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如果能够把保证金制度上升为法律或者法规,以法的形式加以规范,那么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将更加有效。

在公司清算场合下,公司清算一般由公司清算组主持进行,清算组成员多为股东,而法院、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一般不主动介入公司清算程序,加之我国公司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的规定比较简单,有些规定甚至存在明显的漏洞,致使公司清算组可能采取各种办法避免债权人申报债权,以减少对债权人的偿付金额。因此建立公司清算中的承诺还债制度,明确公司清算欺诈的责任,有利于实现清算还债的有效性,保障债权人的权益,降低工商行政管理成本和缓解法院工作压力。

4.完善立法,增设逃避清算之罪状

对休眠公司中的债权人权益保护,我国《公司法》也有一般规定,最高院有关公司解散、清算的司法解释的讨论也即将通过,[14]但由于公司股东诚信缺失、法律观念淡漠,社会经济活动中仍有大量休眠公司逃避债务、不组织清算、不注销登记的现象的发生。我国《刑法》第162条设立了妨害清算罪,但由于其罪状仅限于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做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而对于拒不组织清算、逃避清算义务、妨害清算程序启动、不注销登记等行为并未列入打击之列。因此,有必要在完善公司法规、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同时,完善刑事立法,加强刑事司法。例如,可在刑法第162条中增加企业歇业、解散或者责令关闭后,拒不履行清算义务,妨害清算程序启动,不办理注销登记,严重侵害债权人权益的行为为妨害清算罪的新设罪状,以打击利用刑法漏洞故意逃避债务的行为。[15]立法机关应及时总结理论研究成果并适时配置法律资源,堵塞法律漏洞,杜绝行政、司法解释冲突,平衡公司股东、债权人等主体利益,从而促进公司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我国日益泛滥的休眠公司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增加了工商管理成本和企业经营风险,恶化了经营环境,抑制了市场活力,阻碍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同时,对休眠公司缺乏惩罚措施,也刺激了一些人的欺诈和投机欲望。因此,对休眠公司的法律规制和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的公司法例,完善我国公司法规,制定休眠公司预防和治理制度,确定休眠公司中的股东、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以减少和防止利用休眠公司逃避债务的各类行为的发生,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7日 10: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公司债权人权益之保护与我国公司法的完善
    [摘要]: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问题是各国公司法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有限责任制度之确立意味着公司债权人不能对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三种保护公司债权人权益的方式。然而,由于我国公司法存在着许多缺陷,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方式所应起的作用受到影响和削弱。为更好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公司债权人在公司法中的地位,我国公司法应适应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法的国际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扬弃不利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规定,确定某些有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原则,以完善我国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关键词]:公司债权人,基本方式,法律缺陷,保护制度完善传统理论认为,公司债权人和公司股东是两种性质不同、权利义务有别、法律地位迥异的利益主体。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成员,是公司的所有权人,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1]公司债权人则仅被公司法看作是契约法上的一种请求权
    2023-06-01
    435人看过
  •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对公司传统目的论的批判和放弃。公司传统的设立目的是为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公司机关是在股东会的决策下行为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公司发展领域专业化,要求公司及时决策的事务增多,依靠股东会决策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需要,公司的执行机关董事会逐渐取代股东会,使得公司以股东利益至上的原则发生了动摇,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利益要求成为公司存续的主要原因。公司利益是股东、债权人、职工和其他利害相关人利益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公司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公司利益的制度建构上。实际上,从经营交易的互利性来看,保障公司利益离不开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只有公司利益的利害相关人能与公司共同分配利益,公司利益的保护才可能是持续性的。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赞同和支持。对于公司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曾经出现过分歧。如果公司只是股东营利的工具,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就不大现实。但按照各国对于公司的
    2023-03-28
    215人看过
  • 公司股东维护权益的诉讼方式
    当股东或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股东在下列情形下可以通过三大诉讼途径进行维权:一、股东对公司决议瑕疵的诉讼1、无效之诉: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无效之诉。2、撤销之诉: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二、股东直接诉讼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股东代表诉讼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或者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下列情形下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
    2023-06-09
    88人看过
  • 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应怎么做
    通过下列途径保护债权人利益:1、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2、引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3、设立公司保证金和承诺还债制度。公司保证金制度是指由公司注册时缴纳、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用于保障公司正常经营和债权人权益的专用款项。一、法院判决公司赔偿股东需要承担吗不需要赔偿债权人损失的。公司丧失经营资格,但作为法律主体尚未终止,属于清算中的法人,但其权利的内容仅限于对公司的资产清理,并以自己的名义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如果判决进入执行程序后发现公司资产尚不足以清偿债务,还可凭判决书申请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法院不能以公司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而判决股东承担公司债务的赔偿责任,这与设立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制度相违背。二、妨害清算罪构成条件有哪些妨害清算罪构成条件有:1、对象要求: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国家公司、企业管理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本罪客观表现为公司、企业清算时隐匿财产、虚
    2023-03-14
    351人看过
  • 如何依法维护公司债权人的权益
    一、如何依法维护公司债权人的权益依法维护公司债权人的权益的方法是:债权人可以请求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权人的债权承担清偿责任;可以请求股东以其认缴或认购的出资额、股份对债权人的债权承担责任;并且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债权人的利息,否则债权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股东禁止行为】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二、债权人可以申请企业破产吗债权人可以申请公司破产,需要提供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债权已经到期且没有完全清偿的证据,以及是否有担保等,法院实质审查后,
    2023-08-10
    491人看过
  • 中国通过什么方式保护债权人
    债务纠纷发生后,债权人可以用以下方法保护自己的债权1、谈判方式:双方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后,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纠纷。2、诉讼方式: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户籍簿、诉讼状、借书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规定的履行期内仍不还钱,债主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支付命令:债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命令申请借款。如果对方在十五日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如上所述,执行法院在已依法采取了与案件情况相适应的执行措施后,无法查明财产情况的,申请执行人在合理期限内也无法提供财产线索的,可以认定该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确无履行能力。但是在实践中各种情况并存,极为复杂。如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有的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股东)在未组织清算的情况下即私分、隐匿、转移企业财产;有的被吊
    2023-08-18
    106人看过
  • 有限责任公司减资过程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一、有限责任公司减资过程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当一个公司出现资本过剩、或者亏损严重或经营项目发生变更时,根据经营业务的实际情况,需要依法减少注册资本金。就是公司依法对注册资本通过一定程序进行消减的法律行为。关于减资中对债权人保护的程序,我国公司法明确了通知和公告程序。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二、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权利有什么债权人在公司合并中享有的权利包括知悉
    2024-01-20
    474人看过
  • 如何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必要、有益的补充。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本质,是当法人运用背离法律赋予法人人格的原始初衷(即公平、平等、正义)而为他人控制和操纵,已不再具有独立性质,法律将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而追究法人背后的操纵者的法律责任。因此,这种法人人格否认所引起的从法人人格确认向法人人格否认的复归并非是对整个法人制度的否定,恰恰是对法人人格的严格恪守。因为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所否认的法人,实际上是一个被控制了的、失去人格独立性的法人空壳。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在特定条件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合理与必要的保护手段,有效地维护了法人制度的健康发展,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不致发生偏向和被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不仅不是法人制度的否认,反而是法人制度的补充与升华。正是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证明并捍卫了法人制度的公平、合理与正义。(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
    2023-03-26
    467人看过
  • 概述保护跨国子公司债权人权益的必要性
    跨国公司能够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全球范围的一体化经营。跨国母子公司之间主要是跨越国界的控制与支配的关系。所谓母公司,是指拥有其他公司一定比例股份或者根据协议可以控制或支配其他公司的公司,因此又称为控制公司。有些是以控制为主要目的,有些不仅以控制股份为目的,而且还从事其他业务。与其相对的是被控制与支配的子公司,它是指其一定数量的股份被母公司所拥有或通过企业合同受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当它的全部股份被母公司控制时,就成为全资子公司。与子公司相比较,跨国母公司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经济实力等方面都显示出以其为中心的优越性,俨然庞大家族的一家之长。母公司牢牢掌控全球各地子公司的内外事务,除了股权之外,还发展大量在技术、管理模式、分销渠道等方面的联系,以实现其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然而,按照公司人格独立的制度,子公司在法律上是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子公
    2023-06-05
    360人看过
  • 公司清算中债权人的债权主张方式有哪些
    一、公司清算中债权人的债权主张方式有哪些公司清算后,债权人向公司行使代位权,主张债权的,可以向清算组主张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1.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2.通知、公告债权人;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4.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5.清理债权、债务;6.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7.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第一百八十五条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二、债权人在债权申报时应当提供什么材料债权人进行债权申报需提交的材料:1.债权申报书。
    2023-08-25
    496人看过
  • 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公司治理结构
    一、债权人概念债权人是除股权资金以外的公司主要资金的提供者,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法人单位及企业债券持有者。债权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债权人指一切企业负有偿还义务的对象;狭义上的债权人仅指企业外部提供大量贷款及持有大量债券的资金提供者,本文称其为主要债权人。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扮演着主要债权人的角色。根据《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债权人可以先于股东分配破产财产。但多数情况下,破产财产不足以偿债。如果破产企业清算得早,债权人或许还能获得一些破产财产。但当前客观现实是,破产对企业,尤其是对上市公司来说似乎已经失灵,试想,严重亏损的公司业绩得不到改善,债权人本息得不到偿付,而股价却被哄抬,积累的风险终究会被释放,债权人只能无可奈何地承受损失。二、债权人利益保护1.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首先,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
    2023-04-23
    176人看过
  • 公司分立之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序
    债权人保护程序之于公司分立制度尤为重要,否则,股东的收益将建立在对公司债权人进行掠夺的基础之上,这与法律公平正义的抽象价值显然相悖。公司分立中,针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序分为事前保护和事后保护。事前保护主要体现为知情权和异议权,事后保护主要体现在继承公司对分立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具体制度设计上。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2504条附加七条是针对公司分立的规定,其第四款准用第2503条,第2503条规定:只有在登记或者根据要求于意大利共和国官方公报上发表参与公司的决议的2个月之后,才能实行合并,除非在履行2501条附加一条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的行为之前享有债权的人分别予以同意,向未给予同意的债权人实行清偿,或者将相应钱款寄存在一家信用机构。在上述期限内,第一款列举的债权人可以提出异议。即使提出异议,法院仍可以决定在由公司提供适当担保后实行合并。又如《日本商法典》第374条之4第一项规定:于新设分立之
    2023-06-09
    112人看过
  • 维护债权人在民间借贷中的权益方法
    1、审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及还款能力。2、出具规范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用词准确。3、留存交付凭证。出借人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4、约定利息时按国家规定的合法利息执行。被公司辞退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二)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三)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司辞退员工是公司单方面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司辞退员工的通知书的本质是通知
    2023-07-06
    312人看过
  • 保护独资公司挂名法人权益的方法
    独资公司挂名法人应该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挂名公司的法人,并不控制、管理公司,若公司管理不善,则法人代表当承担较大风险,因此,可以采取下列方式降低风险:1、在公司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职务权力尽可能予以约束,并且将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管理权规定给高级管理人员;2、在签字、表决之前,考虑清楚是否有违法包括不作为的情形,如有则投反对票。自己保管好法定代表人印章,公司印章则明确由别的专人保管。法人独资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法人独资企业即可以为国企,也可以为私企,其指由单个法人出资所成立的企业,由法人承担全部风险和享有全部经营收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一)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二)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三
    2023-07-08
    3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宜宾债权人权益保护有什么内容和方式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6
      债权人权益指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等。长期负债是会计分录的内容,是指期限超过1年的债务,1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短期负债。
    • 中国通过什么方式保护债权人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18
      债务纠纷发生后,债权人可以用以下方法保护自己的债权 1、谈判方式:双方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后,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纠纷。 2、诉讼方式: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户籍簿、诉讼状、借书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规定的履行期内仍不还钱,债主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支付命令:债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命令申请
    • 借贷公司如何维护债权人的权益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5
      一、进行前,审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及还款能力在借款时我们一定要仔细审查,尤其是对不熟悉的借款人,应多了解他的品行、还款能力等,切不可听其片面之言而上当受骗,杜绝恶意贷款。二、进行借贷行为时,需留存交付凭证在进行借贷行为时,最好由自行书写借款协议或,尽量以全部手写或全部打印的方式制作,将以下款项交付情况写明并保留实际交付证据: 1、借贷发生的原因; 2、借贷发生时间; 3、借贷地点; 4、款项来源交付
    • 债务人的权益的保护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5
      1、与债权人互负债务时,拥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或者不安抗辩权;以及在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向受让人主张对原债权人的抗辩权等合法权益。 2、《民法典》 (1)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2)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
    • 民间借贷中债权人的权益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05
      民间借贷中债权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2、按照约定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3、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