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和缴费
专家介绍,根据《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四十四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释义】本条是关于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和缴费义务人的规定。
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人由于非本人原因而失去工作,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需的工资收入,在一定期间内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者要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且履行法定义务并符合法定条件。
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也就是通过立法界定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对象,同时界定有义务履行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组织和个人。
本法未对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实务操作上,《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适用范围作了具体规定。该条例第二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本条所称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第三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决定本条例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失业保险的缴费义务人
失业保险基金是开展失业保险的物质基础。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财政补贴;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其中,参保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是失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1.缴费义务人。根据本条规定,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2.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费率。本法未对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作具体规定,只是规定“按照国家规定”。这里的国家规定,主要是指《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条例》第六条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工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此外,《失业保险条例》还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失业人员数量和失业保险基金数额,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适当调整本行政区域失业保险费的费率。
-
重庆工伤险参保范围及缴费
213人看过
-
了解失业险的定义和保障范围
100人看过
-
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和失业保险费的计算
415人看过
-
关于适用范围和参保缴费问题
138人看过
-
职工医保参保的范围和缴费的规定
484人看过
-
金华学生参保范围和缴费标准
92人看过
-
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和对象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雇工和国家机关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合同制职工都应当参加失业保险。
-
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和失业保险费的计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4统筹层次是指失业保险基金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实行统一筹集、管理和使用的管理形式。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县统筹。《条例》在此基础上,对统筹层次作了相应调整。提高统筹层次,有利于发挥失业保险的互济作用,增强基金承受能力。
-
被征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和比例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1被征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范围和失业保险费的筹集办法、比例仍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川委发〔2004〕1号)执行。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无业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范围,在批准征地时一次性缴纳失业保险费,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服务并给予相应补贴。政策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
-
哪些单位和人员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如何缴纳失业保险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71、用人单位应于每月十五日前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包括职工个人应缴部分),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失业保险费。 2、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应参保职工上年度月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工资基数无法核定的,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职工缴费工资
-
各地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是多少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25失业保险征收范围: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团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民营企业及其员工、事业单位及其员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规定将社会团体及其专家、民营非企业及其员工及其员工及其员工的城镇个人工商店及其员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