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羁押期限已到且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可以被取保候审:
1.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附加刑;
2.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险性;
4.羁押期限已到,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 素 材 】 取 保 候 审 的 法 律 依 据 是 什 么 ?
根据《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将被定罪处罚。而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程序,适用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被告人。因此,醉驾取保候审程序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可以被取保候审,但需注意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等危险行为,应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何时可以使用保候审和缓刑来避免长期监禁?
153人看过
-
能否使用无罪证明来确保取保候审?
93人看过
-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来避免一人车祸死亡?
495人看过
-
取保候审2022年是否可免?
84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否避免制毒未遂?
190人看过
-
取保候审能否避免盗窃一万?
60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来避免打架导致的重伤?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19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
-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来避免贷款诈骗?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8在金融借贷活动中,如果涉嫌使用欺诈手段从他人手中获取大量财富,则会被认定为贷款诈骗罪。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可能会面临三年及以上的有期徒刑的惩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该案件情节明显符合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相关条件,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措施。
-
怎样取保候审才可以避免职务犯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9职务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一样,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
-
能否通过取保候审避免坐牢?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8取保候审与是否面临刑事指控及判决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因此,无法保证一定会无罪释放。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前提下,侦查工作完成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公诉书,从而启动法庭审判程序。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开设赌场的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相应金额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会接受罚金处罚。 《刑
-
能否取保候审来避免可能长达十年的有期徒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4若犯罪嫌疑人为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情况,通常难以通过取保候审方式得以释放。 如果涉及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任何潜在危害的性质,则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程序。因此,如果可能面临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法律审判,取保候审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而有可能被依法逮捕。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的过程中不会引起任何社会危险性,因此也不排除存在获得取保候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