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6-20 13:58:55
122 人看过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1、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故意;
2、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六条
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零八条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n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的客观要件有哪些?
325人看过
-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是什么
355人看过
-
传播性病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191人看过
-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惩罚方式有何区别?
123人看过
-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439人看过
-
偷越国(边)境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9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9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而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行为方式。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也可以构成本罪。单位构成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四)主观
-
非法出售发票罪的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各是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11、客体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即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2、客观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发票管理法规,实施了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中,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一
-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方面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8构成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行为人有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单位(包括税务机关和其他单位)和个人(包括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个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关于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构成界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7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我国实行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是深化改革、促进竞争、公平税负和保障国家税收的需要。鉴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关系税制改革的成败,所以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严格管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指定的企业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印制,禁止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
-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4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各种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证券、保险、期货、外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等。这里的“安全”,是指骗贷行为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与正常贷款相比处于相对不安全状态,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客观方面:在向银行申办贷款的过程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