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犯罪构成的演变:关键概念的解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7:02:27 117 人看过

1,基本犯罪构成和修正犯罪构成是一对概念;标准犯罪构成和派生犯罪构成是一对概念。2,基本的犯罪构成,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犯罪既遂。”而不涉及二人以上共同犯罪;不涉及该罪的未完成形态(预备,中止和未遂)。3,标准的犯罪构成,通俗理解成犯罪的一般情形。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大部分情况下是怎么犯这个罪的。犯罪中没有出现加重或减轻的形态。举个例子:抢劫,这是标准构成;抢劫致人重伤、死亡,这就是派生构成(加重)。4,标准的犯罪构成+派生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1.基本的犯罪构成,指刑法分则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例如《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遗弃罪的犯罪构成

(一)构成要件的内容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1、行为主体必须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义务来源不限于亲属法的规定,而应按照刑法总论中所讨论的作为义务来源予以确定。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所收留的孤儿、老人、精神病人、患者具有扶养义务;将他人的未成年子女带往外地乞讨的人,对该未成年人具有扶养义务;先前行为使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人,具有扶养义务;如此等等。

2、行为对象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其中的年老、年幼并无清晰的年龄界限,患病的种类与程度也无确定的标准,都需要联系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来理解和认定。行为对象不必与行为主体具有亲属关系。

3、行为内容为拒绝扶养

对此,应做出符合法益保护目的的解释。扶养实际上是指扶助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使其能够像人一样生存。因此,除了提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外,在其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必须给予救助,更不能将其置于危险境地。所以,拒绝扶养应意味着使他人生命、身体产生危险,以及在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时不予救助。例如,乙与甲系母子关系,在寒冷之夜从外地步行回家时,年迈的乙实在无力行走,累倒在地上,甲有能力救助却出于某种动机不予救助,而是自己独自回家。乙第二天早晨被人发现时已冻死。可以肯定,甲的行为成立遗弃罪。概言之,拒绝扶养应当包括以下行为:第一,将需要扶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国家机关门前的,属于将需要扶养的人移置于危险场所。第二,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第三,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如将事故的受害人遗留在现场。第四,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第五,妨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第六,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济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这些行为的实质是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不能得到扶养。

4、成立遗弃罪要求情节恶劣

对此,应根据遗弃行为的方式、行为对象、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司法实践,对被害人长期不予照顾、不提供生活来源的,驱赶、逼迫被害人离家,致使被害人流离失所或者生存困难的,遗弃患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被害人的,遗弃行为致使被害人身体严重损害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以及其他类似情形,均属于情节恶劣。

5、经被害人有效承诺的遗弃行为,一般阻却违法性

例如,老年人让其子女将其送往外地乞讨的,子女的行为不构成遗弃罪。但是,与对有生命危险的重伤的承诺无效相对应,遗弃行为对生命具有具体危险时,被害人的承诺无效。

(二)责任形式为故意

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的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并希望或者放任危险状态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2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婚姻自由的概念解读
    婚姻自由包括离婚自由。在离婚诉讼中,没有人会先起诉,只有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过错,另一方面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公民提出离婚,谈判无法解决。可以通过诉讼离婚。任何一方威胁或阻止另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都是违法的。夫妻双方在诉讼中地位平等。离婚时,法院将首先区分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和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根据《刑法》257条规定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因对他人婚姻进行干涉使用了暴力手段,就必然要带来对被害人人身权利的侵害)。侵犯身体权利的暴力行为也只限于作为实施干涉婚姻自由的手段。如果行为人公然以故意杀人、重伤、强奸等方式,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其侵犯人身权利的社会危害
    2023-07-03
    457人看过
  • 解读土地征收的概念
    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我国目前的土地征收制度还具有计划经济的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政治文明和法治社会的建设,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在立足国情、省情的基础上,综合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文明做法,提出适合本土的合理的土地征收法制体系,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征收赔偿标准明细是什么一、土地征收赔偿标准明细是什么1、土地征收赔偿标准明细如下:(1)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2)青苗补偿标准。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补偿工本费。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度产值补偿;(3)其他附
    2023-07-07
    222人看过
  • 违法建设的概念演变与实质
    1.1概念本文所称违法建设,主要是指未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或者虽然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建设。1.2违法建设概念的历史演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践中,违法建设的概念内涵一直含糊不清,与相关类似概念时常混为一谈,如“违章建筑”“违法建筑”等等。因为违法建设将面临着行政处罚,考量着城市管理部门如何应用国家公权力保护公民私人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由于违法建设概念内涵不清和使用上的不规范,已经成为拆迁纠纷群众上访和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立法的先后顺序及实践中称谓的演变,笔者对违法建设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一是违章建筑阶段,国务院于1984年1月颁布施行的《城市规划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这是在行政法规中首次出现“违章建筑”一词;二是违法建筑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于1990年4月1日起施行,第四十条出
    2023-08-16
    127人看过
  • 虚假破产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根据修正后的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的立法精神,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此法条的罪名应为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其他转移财产、处分财产的行为。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转移、处分私分财产,是指,《破产法》第三十五
    2023-06-06
    126人看过
  • 代替考试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一、代替考试罪的概念2015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30日联合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对适用刑法的部分罪名进行了补充或修改,其中增加了包括代替考试罪、虚假诉讼罪在内的新罪名共20个,修改原罪名13个,删除原罪名1个,即嫖宿幼女罪。罪名,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的名称。办理刑事案件,首先需要准确适用罪名,这是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检法机关统一执法、规范执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通过后,对一些新增的刑法分则条文,需要确定罪名;对一些犯罪构成要件有重大修改的分则条文,有必要对原罪名作出相应调整。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款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款所规定为替考行为,即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
    2023-06-19
    473人看过
  • 环境污染责任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特点
    环境污染责任:是指污染者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污染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依法不问过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法律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的特点包括:1、以无过错原则为归责原则;2、实施因果关系推定;3、污染者与第三人不承担真正的连带责任。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方式与一般民事侵权一样,环境污染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后果严重,治理成本极高,且往往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环境侵权一旦发生,仅仅赔偿损失、治理污染、恢复原状、接受处罚并不能消除企业未来的环境污染,因此随着国家对环境利益的强调,停止侵害开始被越来越多地使用,这意味着如果不认真对待环境污染问题,企业可能直接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强化。另外,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
    2023-07-08
    418人看过
  •  描述犯罪构成:四个关键要素的解析
    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每种犯罪都有对应的主体。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就不能构成犯罪。犯罪主观方面体现的是行为人在怎样的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刑法对犯罪构成的心理状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心理状态。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犯罪行为和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称为犯罪主体。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没有一个犯罪是没有犯罪客体的。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体决定的。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
    2023-11-10
    336人看过
  • 破产与解散:企业家需要了解的关键概念
    二者的联系为:清算的目的都是结束被清算企业的各种债权、债务关系和法律关系;在解散清算过程中,当发现企业资不抵债时应立即向法院申请实行破产清算。二者区别如下:1、解散清算属于自愿清算或行政清算,而破产清算属于司法清算。2、解散清算的企业宣告终止后,法人资格并没有完全丧失。被宣告破产清算的企业,其法人权利和行为完全丧失。公司解散与清算的联系和区别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基于一定的原因而消灭其独立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清算是指是指公司解散或者宣告破产后,依照一定的程序了结公司事务,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并分配财产,最终使公司终止消灭的程序。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的联系表现为:公司解散,只有经过清算程序,清理债权债务、处置剩余财产,并注销登记才最终消灭其法律人格。公司解散仅仅是缩小了公司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进入清算程序后,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清算包括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其中解散清算又
    2023-08-13
    459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构成和犯罪概念
    1.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犯罪概念揭示犯罪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2.犯罪构成的特征:性质上具有法定性;内容上具有主客观统一性;与社会危害性具有统一性;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3.犯罪构成的分类:(1)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2)完结的犯罪构成与待补充的犯罪构成;(3)单一的犯罪构成与复杂的犯罪构成。4.“情节严重”的性质:(1)要求“情节严重”才成立犯罪的,“情节严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例如第243条诬告陷害罪的规定;(2)成立犯罪不要求“情节严重”,这种情形“情节严重”是法定刑升格条件或者从重处罚条件。知识普及:关于犯罪构成的解释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
    2023-08-18
    120人看过
  • 了解毒品犯罪的概念
    第一、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规定,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第二、我国刑法中载明的毒品犯罪包括以下: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非法持有毒品罪;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4、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罪等等。想知道毒品犯罪概念的资料毒品犯罪概念的资料如下: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毒品犯罪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在处理毒品犯罪的时候,必须依据法律并结合具体案情,这样才能比较准确的对行为人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
    2023-06-30
    487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与构成
    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与构成(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要件侵犯通信自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所谓隐匿,是指把被害人的信件扣留,在一定的地点加以隐藏,不交给被害人的行为。所谓毁弃,是指故意丢弃、撕毁、焚毁信件的行为,以上两种行为的结果,都是使收信人无法收到信件。而行为人并不意图知晓信件内容,没有直接侵犯公民通信秘密的权利,但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非法开拆是指擅自开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信件内容的行为。这种行为不影响收信人收到信件,但侵犯了他人的通信秘密。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三种行为表现往往同时具有。根据本条规定,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行为,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拆信人并不阅看信中内容的,使他人信件内容处于公开暴露状态,也是侵犯公民通信秘密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相关内容规定,误收、误拆他人信件不予退还或虽已退还但泄露
    2023-06-11
    280人看过
  •  了解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关键概念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区别在于它们与待证事实的联系方式。直接证据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待证事实,而间接证据则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间接联系,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间接证据是指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间接联系的证据,它无法直接证明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直接证据的区别在于,直接证据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待证事实,而间接证据则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待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待证事实。 间 接 证 据 与 直 接 证 据 的 定 义 和 区 别 是 什 么 ?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是法律中常用的两种证据。间接证据指的是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而直接证据则指的是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直接证据对案件定罪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盗窃案件中,被偷物品的存在可以作为直接证据,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则可以作为间接证据。虽然间接证据在案件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直接证据在司法实践中更容易被采纳
    2023-09-12
    415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又是相互联系的。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运用。犯罪概念对罪与非罪的界定作用只有通过犯罪构成才能发挥,没有犯罪构成,犯罪概念是空洞的。而犯罪构成只有在犯罪概念指导下才成为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标准的,具备犯罪构成的行为,同时也具备了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特征、所以,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应该将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三、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1、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2、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
    2023-04-06
    379人看过
  • 解读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主义犯罪的修改
    一、修改内容修正案九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修改在刑法第在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一后增加五条,作为第一百二十条之二、第一百二十条之三、第一百二十条之四、第一百二十条之五、第一百二十条之六,这是迄今刑法典中之x最多的条文。将下列6项行为入罪:1、资助恐怖活动培训;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2、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3、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4、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5、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的;6、明知是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图书、音频视频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而非法持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法理简评上述行为很多行为实际属于恐怖活动犯罪的预备行为,典型体现了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公敌,已经成为威胁全
    2023-04-01
    23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什么意思,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是怎样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4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首先,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
    • 应该怎么解释犯罪构成的概念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28
      根据刑法,犯罪构成是建立在犯罪概念基础上的,它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犯罪构成则进一步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它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法定要件?也就是说,它所要解决的是成立犯罪的具体标准、规格问题。通过犯罪构成要件的总和,具体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因而是应受刑罚处罚的。可见,犯罪概念的各个基本属性是通过犯罪构成来具体说明的。犯罪概念
    • 职务犯罪概念关键词是哪些呢?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8
      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使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所须承担的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责任。职务犯罪中的刑事责任,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违法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有五个特点:一是刑事法律的强制性;二是刑事法律的双向性;(就是国家对刑事犯罪有惩罚与制裁的权力,犯罪人对其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三是刑事责任的法定性;四是刑事责任的维权性;五是刑事责任的社会性。
    • 职务犯罪的关键词有几个,如何解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1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相关政策有四大关键词,分别是实名,保护,奖励和追责,这在职务犯罪的关键词中也是着特殊的意义。
    •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相关法律法规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2
      第十三条【犯罪的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与犯罪的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