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需提交离职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公司负责转移其社保关系并结算工资报酬。用人单位需按照每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若员工离职时未到发工资日期,则需等到下个月固定发工资的时间才能领取。劳工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当劳动者决定离职时,需提交离职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公司负责转移其社保关系并结算工资报酬。离开公司之后,用人单位会根据固定发工资的时间给劳动者发放工资,工资的结算是按照每个月的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的,要是还没有到发工资的日期就想要离职的,按照用人单位规定只有到下个月固定发工资的时间才能领取。根据劳工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不能够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造成员工损失的,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工 资 结 算 】 离 职 后 如 何 按 月 领 取 工 资 ? 用 人 单 位 有 哪 些 规 定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离职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领取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同时,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也应当遵守国家规定,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并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离职时,用人单位需转移社保关系并结算工资报酬,离职后按月发放工资。用人单位不能拖欠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依法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按月支付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必须在员工离职后十五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及社保转移手续。未办理的,造成员工损失的,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
离职后工资结算方式是否有变化?
203人看过
-
我国汇票结算方式的沿革
308人看过
-
离职工资结算方式,离职工资结算时间规定
305人看过
-
半个月放假工资结算方式
246人看过
-
失业者工资是否按现结方式结算?
380人看过
-
工资计算规则变革:加班费如何计算
170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2022年工资结算方式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121、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0.9天和67.4小时,可以照此折算出员工日平均工资。 2、对于事假工资,企业完全可以不支付。 3、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企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
-
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变革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09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方式通常包括两种: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 定期给付是给付子女抚育费的常见方式,一般以月、年为支付的时间单位。如果父母有固定收入,且每月收入足够支付子女抚育费,那么他们应当按月给付。如果父母没有固定收入,或者每月收入不足支付子女抚育费,那么可以按收益季度或年度,每半年或每年定期给付。 另一种方式是一次性给付。这种方式是根据子女应抚养的年限,将每月或年应付的抚育费数额乘以总数
-
综合工时制的工资结算方式是什么,综合工作制的工资结算方式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4综合工时制按周、月、季、年度计算工作时间,来进行工资的结算。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此外,根据一些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还可
-
-
试用期内辞职工资结算方式?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28劳动者试用期辞职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标准计算。如果按综合工时制计算的话,本月超过 20、83天(法定月工作时间)的都应计算为加班工资,满8小时的以平时小时工资的200来计算;不到8小时的按平时小时工资的150来计算。上个月工作时间未达到 20、83天的,应该工作多少天,按多少天来计算。平时工资应按劳动合同的每月工资(不含加班工资)执行。 试用期是当事人双方互相考察对方是否时候自己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