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强制要约收购条款应适度修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6:12:42 90 人看过

一位证券市场的老兵,多年来一直对《证券法》的第96条感到奇怪。该条款指出: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但是,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这条的第一款规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协议收购转为要约收购的触发点,从2006年执行至今未予修改,但我认为有两点不解。

两个疑惑

第一,该条款原意是协议收购触发30%持股线时要进行要约收购,个别情况可以豁免,但实际情况绝大部分都被豁免了。专业人士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4年7月,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的收购共477例,其中454例获得证监会豁免,占比高达95.18%。这说明,市场主体对强制要约收购义务的规避有强烈需求,本应做例外的豁免制度,在实际执行中成为了主流。

第二,监管部门进行豁免的条件和程序不断修改。由于原条文仅规定了监管部门可以豁免,未规定豁免的条件。因此中国证监会为规范执法,不断修改下位法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要约收购的豁免条件及豁免程序,令人眼花缭乱。

2006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三条分别规定了适用于豁免强制要约收购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的9种情形。其中一般程序包括:实际控制人未变更、上市公司财务困难且收购方承诺3年不转让股份、收购方承诺3年不转让股份且股东大会同意发出要约等3种情形,时限20个工作日;简易程序包括:国有资产划转、持股30%以上股东每12个月增持不超过2%、持股50%以上股东增持、回购、承销或贷款、继承等6种情形,时限5个工作日。2008年修改第六十三条,将简易程序的工作时限延长至10个工作日,同时对于持股30%以上股东每12个月增持不超过2%的增持行为实行事后豁免。2012年修改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三条,对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超30%、持股30%以上股东爬行增持、持股50%以上股东增持以及继承等4种情形,免于提交豁免申请,由律师发表专项核查意见即可。2014年证监会又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三条进行修改。如此频繁的修改,好像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时,修改细化豁免条件和程序是一个标志。

借鉴国外经验

我对上述两点不解的是,要约收购这个貌似专业、证券市场又很少发生,却搅得市场黄河水不澄的名词究竟怎么了?

我总结摘录了一些所谓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理论。强制要约收购历来有支持与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理论围绕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展开,主要有平等待遇说、选择权说和控制权溢价分享说。上述三种理论虽然说法各一,但其理论基础都可归结于公平待遇原则。反对强制要约收购制度的理由主要围绕:该制度增加潜在收购方的收购成本,妨碍有效收购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收购这种能够加强对目标公司现有控股股东和管理者监督、有效提高公司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公司经理人员代理成本的制度工具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影响资本自由流动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说,反对者更注重和推崇效率优先原则。基于对这两种原则的兼顾和统一,我国收购立法采用了全面要约收购和部分要约收购皆可的制度设计,并在《证券法》第88条予以明确。我觉得这一立法原则和制度设计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标志是这么多年来很少有引起证券市场注意的反对声音。

但是协议收购太捣乱了。简单说协议收购有两种目的,一种是通过收购拥有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保留上市地位;一种是以私有化为目的使公司退市。我们国家的问题是上市如此困难,壳资源价值昂贵,绝大部分协议收购都是第一种目的。为达成这种目的,如只是协议收购,则绝大部分情况只要与原控股股东达成协议,简单快捷而又便宜,如果必须要约收购,则费时费力,大部分情况还得原控股股东同意。所以,豁免成了绝大部分协议收购者共同的心声,这也就出现了该法的执行95%以上都豁免的情况。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每次修改的经验,第96条必然是本次《证券法》修改讨论的热点。我估计,很多建议是将豁免的条件程序细化加入证券法这一条。甚至我揣测可能有建议将不守诚信的坏人列入不豁免的条件,因我理解《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有这层意思,而这层意思在《证券法》立法原意中很难找到。然而,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将貌似专业又无比复杂,事实上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加拿大立法规定要约收购豁免只有一个条件,即若协议转让方未超过5名,收购价格未超过标的公司股票20天平均交易价格115%的收购行为一律豁免。

这简单多了,只管一种情形——即如果几个控股股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地位,私下与收购方达成了一个高出市场价15%以上的高价,公平待遇原则受不了,要求部分要约收购。该规定尊重了公司控股股份具有特殊价值,而该价值又主要由控股股东所创造或维系于控股股东的理论,允许控股股东享有合理的控股权溢价,只要收购价格在立法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收购交易可以不予触发要约收购。

如果将此规定引入A股市场会产生什么效果?这里统计了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期间发生的55起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交易,其中强制要约收购交易8起,购回约定购回式交易引起的收购2起(由于约定购回式交易的交易对价为融资本金加上融资利息,与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在此不计入统计范围)。列入统计范围的45起交易中,收购价格高于董事会决议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仅有1起,即山鹰纸业借壳上市时收购方以协议方式受让原股东持有的部分股权,协议收购价格高于前20日均价17.65%。其余44起交易一部分无交易对价(合并、分立、无偿划转、无偿转让),一部分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或非公开发行,收购价格直接等于或不高于前20日均价。因此,若规定转让方未超过5名,收购价格未超过标的公司股票20天平均交易价格115%的收购行为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绝大部分收购交易都将不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如果这样修改,专业人士认为可以有国际立法借鉴,执行起来不会再奇怪。因此,专业人士建议将《证券法》第96条第一款将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改为转让方未超过5名,收购价格未超过标的公司股票20天平均交易价格115%的收购行为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9日 13: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要约相关文章
  • 证券法将修改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证券法》等法律的决定,国家主席签署第1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但这次修改的幅度很小,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不再事先审核报告的内容,这一改变虽然给资本市场市场化收购带来了无限遐想,但需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公司法》跟进修改,使其真正落地执行。这次,《证券法》本身并没有大的改变,只能期待尽快启动新一轮修改。[一]将第八十九条第一款中的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修改为公告,第一款第八项中的报送修改为公告。删去第二款。[二]删去第九十条第一款。[三]将第九十一条修改为: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及时公告,载明具体变更事项。[四]将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二款中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修改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
    2023-06-06
    352人看过
  • 五处修改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要求持股介于5%至20%之间的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按照收购人的标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收购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未达到20%的,应当编制包括六项内容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但如果该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未达到20%的,其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还应当包括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股权控制关系结构图。正式稿的这一变动,强化了对持股比例较小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要求,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特别是股权较为分散的上市公司的收购。细化要约收购可操作性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进一步细化了要约收购的可操作性,加大了责任追究。征求意见稿
    2023-06-09
    497人看过
  • 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基本原则
    采纳强制性公司要约收购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基本的立法目的,即通过对收购人课以强制性要约收购义务,来保护目标公司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为实现这一立法目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强制性要约收购制度均确立了两项基本原则,即目标公司股东权利平等原则和充分披露原则。目标公司股东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在强制性要约收购制度中,目标公司的全体股东需得到要约人的平等对待。《香港守则》和《伦敦规则》都有股东权利平等的明文规定。我国《证券法》第85条规定:收购要约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公司的全体股东。概括各国立法的相关规定,股东权利平等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目标公司全体股东有平等参与要约收购的权利,要约人应向目标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而不能仅向特定的人发出要约,此即所谓的全体持有人规则。(2)要约人应对目标公司的所有股东一视同仁,如果在要约的有效期内,要约人变更要约条件,提高收购价格,则该变
    2023-06-05
    137人看过
  • 热议环保法修改:强执法、改制度、重考核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4日下午分组审议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作为备受公众关注的一次法律修改,如何进一步加强违法责任追究、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官员环保绩效考核等成为与会人员讨论的热点。环保法修改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改善我国环境问题的历史机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茂东直言,环保法一直被认为是执行效果较差的法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法成本太低。这次修改体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决心。加强执法同样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吉宁关心的问题。他举例说:现在未批先建已经成为环保的重大难题。我这里有组数据:2010年河北省全省炼铁炼钢的产能分别是2.73亿吨和2.86亿吨,其中将近80%是没有经过环评审批擅自建设运行的。一旦建成,落后的产能没法淘汰,叫停也停不下来,而目前20万元的罚款额度相对于项目投资是九牛一毛。陈吉宁痛心地说,建议草案增加针对未批先建的内容,明确处罚依据,大
    2023-04-24
    175人看过
  • 证券公司强强收购案花开无果中信解除要约收购
    中信证券今日就要约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一事的进展情况发布公告。公告称,截止公告日,要约收购广发证券股权未达到51%的预期目标,根据9月16日发布的要约邀请书规定,此次要约收购义务因此解除。至此,中信广发收购案以失败暂时告一段落。但中信证券表示,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继续收购广发证券股权。中信证券的公告明确表示,中信证券此后还将密切关注广发证券现有股权转让的进展情况,并与有出让股权意向的广发证券股东进行沟通;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中信证券将根据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在条件适当时,继续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而此次中信证券发出的要约邀请书中提及的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的定价原则、付款方式以及有关的收购基本原则都将保持不变。9月1日拉开序幕的此次券业收购大战,是中国证券史上首次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的证券公司强强收购案例。虽然收购方希望通过收购,实现与广发证券的强强联合,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06-09
    231人看过
  • 证监会修改保荐制度证券发行核准制将转注册制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十二日对记者证实,内地《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已完成修订,更名为《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将明确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门槛,细化监管及处罚措施。新的《管理办法》加强了保荐机构的内部控制。要求保荐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底稿制度,为每一项目建立独立的保荐工作底稿,明确要求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保荐业务各项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针对少数保荐代表人利用其在发行上市环节的便利,沦为签字机器甚至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市场质疑的弊病,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通过从事保荐业务谋取不正当利益,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办法要求,保荐代表人不因迎合发行人或满足发行人的不当要求而丧失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得唆使、协助或参与发行人及证券服务机构实施非法或欺诈行为。保荐代表人及其配偶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者方式持有发行人的股份。否则可能面临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的处罚;情节严
    2023-04-24
    335人看过
  • 业界就证券法修改讨论热度不减
    讨论已久的证券法修改已进入关键时刻。市场普遍预期,证券法修改在明年两会或有定论,在此之后包括注册制改革在内的其他资本市场改革将获得更大腾挪空间。证券法如何修改尚未公布,但从业界讨论中不难一窥方向。监管部门提出十项建议对于证券法修改,此前,证监会法律部负责人曾透露了证监会初步形成的修改完善证券法思路,建议包括十个方面:一是完善证券品种范围规定。要从证券的固有属性和证券监管的内在逻辑出发,立足于科学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切实防范监管套利的现实需要,合理定义证券概念,适当拓展证券范围。二是完善多层次市场制度。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特点,以及公开程度、性质类型不同的产品特点,对相应层次的市场进行梯级定位,在上市标准、信息披露、交易方式、市场监管模式等方面有所区别,并在不同层次市场之间建立灵活的转板机制。三是完善证券公开发行制度。要立足于关注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最大限度保障投资者信息知情权,
    2023-04-25
    263人看过
  • 证券发行注册制需要改革哪些法律制度?
    根据证监会安排,证券发行注册制将在年底推出,目前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改革。专业人士认为,注册制需要说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视同仁、明确各类造假的赔偿责任、主承销商需要承担连带赔偿、注册企业太多时如何排序等问题。专业人士建议,注册制不必在发行上市环节审查财务数据,允许招股企业自行申报财务数据,但是这个数据肯定是由审计机构审计过的,承销机构也肯定对招股企业非常了解,一旦上市公司被发现财务造假,那么首先发行人必须要全额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如按照高于发行价的价格全部回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然后退市。上市公司资产不够的,由大股东继续支付,大股东也没钱了,则由审计机构和承销机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此就能够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权益。这就会引发一种可能,即有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属于造假企业,同时公司股价处于破发状态,于是投资者买入该股票,同时向证监会举报上市公司造假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知假买假,这一行为也应被认可。
    2023-04-24
    359人看过
  • 强制要约收购的意义
    强制要约收购的意义是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的发生,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让中小股东了解收购的情况。要约收购的程序:(一)持股百分之五以上者须公布信息。即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二)持股百分之三十继续收购时的要约。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人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载明规定事项。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三)终止上市。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数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四)股东可要求收购人收购未收购的股票。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
    2023-03-16
    190人看过
  • 强制要约收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强制要约收购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发出收购要约进行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股达到30%;二是投资者选择继续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是建立在收购人选择继续收购的基础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六十五条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有表决权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份的要约应当约定,被收购公司股东承诺出售的股份数额超过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的,收购人按比例进行收购。二、申请公司强制清算需要什么条件申请公司强制清算需要满足下列条件:一、公司解散了。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因公司章程或者法定事由出现而停止公司的对外经营活动,并开始公司的清算,处理未了结事务从而使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法律行为。二
    2024-01-25
    402人看过
  • 《证券法》修改:债券归谁管?
    《证券法》修改正在有序推进中,多项议题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调整证券范围,将企业债券、中票和短期融资券等原本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有债券之实,而无债券之名的债券纳入证券法管理范围,应是此次《证券法》修改的一项重点。近年来,交易所债市革新不断,如允许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市参与债券回购,推出中国式垃圾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但雷声大,雨点小,实际收效并不大。相较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缺乏主力资金的支持。银行、保险等主力资金并未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这决定了两个债券市场体量的差异,进而导致成本的高低。直接结果是,交易所市场评级虚高:同等评级的债券,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交易所市场债券的发行成本高于银行间市场。目前证监会应该做的,是借此次修改《证券法》之机,将银行间债券市场纳入《证券法》调整范围。通过功能监管,接管银行间债券市场。但从现在证监会所作所为看,是想再造一个银行间债券市场,而并非接管
    2023-06-06
    77人看过
  • 期待《证券法》修改为注册制护航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是今年中国股市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旦新《证券法》正式实施,注册制即可开始实行。但新《证券法》能否为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却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从媒体报道来看,注册制改革不仅会将IPO审核权下放到交易所,而且企业IPO上市的门槛还将大幅下调,甚至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因此,投资者不能不担心IPO公司的质量会进一步下降,更多的垃圾公司充斥股市。为此,投资者对目前正在修改的《证券法》充满期待,期盼新的《证券法》能够为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证券法》修改能否为注册制保驾护航不仅关系到注册制改革的成败,而且也事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两会上就《证券法》修改发表的谈话来看,《证券法》的修改主要解决五大问题,即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推动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由于缺少更为详尽的内容,
    2023-04-24
    397人看过
  • 公司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制度空间与适用方法
    新《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自收到提案之日起两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此,只要收购人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的股份,就可以向董事会提交增加董事的临时提案,董事会必须将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可见,在新《公司法》框架下,通过公司章程对董事、监事的产生程序作出限制性规定,显然是违法的,违反了法律规定,从而完全丧失了反收购的效力
    2023-05-07
    315人看过
  • 美国修改《证券法案》
    欧洲央行高官汉某表示,对于央行来说,不值得采取通过印钞而买入主权债券的措施,因为这样做的风险或大于收益。同时指出,QE可能给金融稳定带来风险。他解释称,如果资产价格本已很高了,那么风险就会是价格在未来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另外,这样的措施可能将违反禁止欧洲央行向各国政府提供融资的规定。虽然对大规模长期购买主权债表示怀疑,却表示购买公司债要比购买政府债券令人满意得多。因为很多欧洲国家债券收益率都极低。义隆分析师认为,欧洲央行购买主权债务确实存在很大分歧,购买银行债券可能对欧洲经济有促进作用。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麦AA指出,近期的民间部门薪资数据显示薪资升温,薪资增长可能已经来到转折点。且更多人寻找工作的趋势或许在比之前预期要低的水准结束,有可能给予薪资带来压力。对于央行关注的闲置产能问题,麦AA给出了颇为乐观的看法。整体上,在11月通胀报告中闲置产能的主要评估所风临的风险偏向下行,同时
    2023-06-06
    399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要约
    词条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一个意思表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才构成一个要约,一是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备合同的必要条款;二是必须具有明确的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经对方... 更多>

    #要约
    相关咨询
    • 修改制度要得到补偿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31
      一般主动辞职都没有补偿,建议您先不急着辞职,到劳动局去举报,之后获得补偿。
    • 强制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3
      根据《》第81条规定,发出收购要约进行要约收购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股达到30%;二是投资者选择继续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是建立在收购人选择继续收购的基础上的。据此,收购人在没有取得30%的股票之前没有义务进行强制要约收购,收购人在取得30%的股票时如果不想继续收购股票也没有义务强制要约收购。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不是很强。这就反映出了让市场调节经
    • 修改订约的条款还有法律效应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5
      形式上承诺对要约内容有变更,但实质上并没有变更的,仍然可以认为与要约一致,原来条款的承诺仍为有效。比如就要约的主要内容意思一致,仅就要约的附随事项附以条件或者为其他变更,承诺仍为有效。
    • 医院财务制度第33条修改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30
      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让应经有关部门鉴定,报经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批准后,其变价净收入(包括保险公司和过失人的赔偿)转入修购基金。
    • 需要强制性要约收购的义务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8
      强制要约收购是指当一持股者持股比例达到法定数额时,强制其向目标公司同类股票的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