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检查院判缓刑,过了37天取保还需要录口供吗
1、取保结案要录口供。被告人口供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其客观真实性在刑事诉讼中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使得案件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条件下结案,是需要录口供的。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禁止取保候审的范围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八条
: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除外【(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根据《高检规则》第三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综上所述,取保候审三个月去录一次笔录是有必要的,案件还在调查当中,需要时刻配合警方的调查以及后续的审理流程。建议委托律师为其辩护,争夺从轻和减轻处罚,取保候审也是一种强制措施,和无罪释放是分别的。
三、取保候审的条件
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有两个: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两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此外,任何办案机关都怕担责任,只要体检出不适合羁押的病症,就可取保候审。在进行了上述条件判断之后,才可以进入正常的取保候审的程序。
-
取保候审检查院录口供是否会判刑是刑事案件
174人看过
-
公安机关录了口供检察院还会录口供吗
496人看过
-
检察院办不了取保,还有可能判缓刑吗
290人看过
-
37天检查院不批捕公安取保候审一年以后会不会判刑了
299人看过
-
检查院判缓刑法院能给判缓吗?
438人看过
-
取保候审过了37天了还能出来吗?
429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
如果被查封了检察院会不会录口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9看具体案情定。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对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制作讯问笔录,也就是录口供。《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八十条拘传持续的时间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开始计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或者盖章,然后立即讯问。讯问结束后,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检察人员应当
-
被判缓刑了, 派出所现在还让去录口供, 是录了口供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9被判缓刑了,派出所现在还让去,不是录口供,而是了解情况。《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
-
检察院需要定罪吗?如果判缓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141.不是定罪不捕,是涉嫌犯罪但没有逮捕必要或者有法定不应当逮捕的情形。不捕决定作出后,犯罪嫌疑人就会被释放,公安机关会采取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2.《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
-
判刑需要口供和聊天记录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8不可以直接定罪。刑法证据要求能排除无罪可能性,才说是有罪。嫌疑人口供与报案人口供必须是真实客观记录,不能掺杂警务人员的影响。这个是可以作为定罪的一个证据的,可以进行保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