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方式是什么?调解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只有双方当事人同意,才能进行调解。因此,只有一方当事人首先提出调解意向,另一方当事人同意,才能进行以下调解工作。但在实践中,有必要提出调解意向,一方当事人往往不亲自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即使向对方提出请求,也很难得到对方的答复。相反,会使对方误解一方有权占据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它会促使对方抵制调解的意图。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调解机制,最好由调解员(如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或调解员(如律师)向对方提出建议。即使调解员向对方提出调解意向,也最好不要直接以当事人名义提出建议,而是以律师或中介的身份向对方提出建议。
如果你代表被害人提出调解,措辞可以更激烈一些,但不能以激怒对方为前提。如果你代表肇事者提出调解,首先,你最好对受害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对他较为激烈的言行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必要时向他表示同情,并向当事人表示歉意。交通事故调解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交警、律师事务所、村委会,甚至茶馆等公共场所都可以作为调解场所。需要注意的是,调解地一般不能选择在一方当事人的家中或者一方当事人有绝对控制权的地方,因为在这种地方由于双方当事人的不平衡,这种环境下的调解往往演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清算”和报复,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谈判和谈判。法院调解原则。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必须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调解活动和达成调解协议,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基础。(1)程序自愿是指当事人之间是否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这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未经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不得自行调解或者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具体而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调解或者经当事人同意由法官进入调解程序;(2)实质自愿是指通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意愿的真实表达。可以是当事人协商形成的协议,也可以是法院提供的、当事人约定的协议。查明事实、辨别是非的原则。查明事实、明辨是非的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事实清楚、是非正确的基础上调解民事案件。查明事实,辨别是非,既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要求,也是调解成功的关键。
-
道路交通调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样的
250人看过
-
非道路交通可以调解吗
331人看过
-
道路交通调解是必经环节吗
275人看过
-
对道路交通事故怎么进行调解
339人看过
-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一方毁约怎么办
193人看过
-
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的期限为几日
298人看过
交通事故调解程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告知各方当事人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义务;其次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然后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接着计算出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总额,确定各方当事人... 更多>
-
道路交通事故中“道路”如何理解?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3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在单位管辖范围内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将在学校、单位、施工单位等发生的车辆致人伤害或者财产损害纳入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约束范围。
-
道路调解的期限,道路交通事故调解期限怎么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6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的期限怎么算通常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的期限为十日,自调解开始之日起算。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当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
在路上出现了意外,道路交通事故中道路如何理解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6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在这里,理解交通事故的关键点有以下几个: 1、道路:“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2、车辆:“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就是说,如果没有车辆,就不会构成交通事故,而是普通的人身财产的伤害。 3
-
对道路交通事故如何调解,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0道路交通事故需要调解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按调解方式履行的,当事人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
道路交通事故如何提出伤残鉴定的申请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3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如何申请伤残鉴定呢,受害人可以在向法院起诉的同时或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做伤残司法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