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参与。仲裁庭在主持下进行调解,但程序与仲裁庭决定前有所不同:仲裁庭不能主动要求当事人和解,但可以在作出裁决前进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调解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
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不需要任何第三方的参与。仲裁庭在主持下进行调解,但程序与仲裁庭决定前有所不同:仲裁庭不能主动要求当事人和解,但可以在作出裁决前进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结果不一样: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调解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
【仲裁和解与和解协议】
标题:仲裁和解与和解协议
仲裁和解与和解协议是仲裁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和解方式。和解协议是指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上达成的一项协议,旨在解决或终止仲裁纠纷,恢复双方关系。和解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减轻仲裁庭的审理压力,提高仲裁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和解协议并非万能。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和解协议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首先,和解协议应当具有仲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其次,和解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最后,和解协议应当由仲裁庭确认并出具调解书。
如果和解协议违反上述条件,当事人可以依据仲裁协议的约定申请撤销和解协议,或者请求仲裁庭作出驳回和解协议的裁决。此外,如果和解协议的签署是在仲裁庭审理过程中,仲裁庭可以依据仲裁程序的进行情况决定是否承认和解协议。
总之,和解协议在仲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和解协议的法律规定和签署条件,避免因签署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和解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仲裁庭在主持下进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和解协议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如果违反条件,当事人可以依据仲裁协议的约定申请撤销和解协议,或者请求仲裁庭作出驳回和解协议的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第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深入探讨房屋仲裁的内涵
213人看过
-
仲裁调解的解释与实践
329人看过
-
反诉在劳动仲裁中的实践探讨
141人看过
-
仲裁和判决的区别及其特点
211人看过
-
仲裁和诉讼的特点及其利弊
112人看过
-
调解和仲裁的不同点是()
457人看过
仲裁员是负责审理案件的人,通常在仲裁程序开始前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员需要具备公正、客观、严谨、专业的态度,并遵守仲裁程序的规定和要求,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透明和合法。 仲裁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条款和商业惯例,以便正确判断和裁决... 更多>
-
关于待仲裁、仲裁待决和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但是,如果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只能在仲裁和法院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解决争议。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的功能。 仲裁通常是一种行业性的民间活动,属于私行为,不同于国家裁判行为。仲裁依法受国家监督,国家可以通过法院对仲裁协议
-
劳动仲裁时效:关于中断的探讨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05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和裁决的程序。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有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
-
仲裁中的调解和仲裁中的调解是什么意思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30仲裁中的和解,是指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案件后,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之前,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争议案件,终结仲裁程序的活动。仲裁中的调解,即在仲裁程序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仲裁庭的自行决定,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双方争议案件的活动及方式。
-
仲裁调解和解和裁决分别指的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21、和解。一般发生在仲裁前,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问题解决。 2、调解。一般庭前没有和解,在庭审后,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仲裁员询问,双方是否达成调解意愿,如果有意愿,则根据双方意愿及双方妥协程度具体协调好解决方案。 3、裁决。在既没有庭前和解又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询问下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裁决。 补充:若对及没有和解又没有达成调解且对裁决不服则
-
经济仲裁终局和调解中的仲裁内容一样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15首先,经济仲裁的的一裁终局是指商事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胜诉方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既使败诉方对仲裁裁决不服,也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 其次,一裁终局,是仲裁程序上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仲裁区别于诉讼,区别于其他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一个重要优势。如果动摇了“一裁终局”原则,朝着诉讼的一审、二审、再审的方向发展,不仅失去了仲裁优势,也混淆了仲裁与诉讼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