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债权诉讼时效抗辩权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最长不超过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有哪些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
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
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
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
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债权的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
-
民法典抗辩权究竟有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
429人看过
-
诉讼当中诉讼时效抗辩权谁提出
453人看过
-
民法典先履行抗辩权有没有时效,抗辩为何权没有时效
447人看过
-
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谁享有诉讼时效抗辩权
285人看过
-
民法典中法院起诉债权人能多久生效
272人看过
-
民法典中保证债权的诉讼时效多长时间,保证债权的范围
325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债权诉讼中的抗辩权的期限是多久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7债权诉讼时效抗辩权一般是从法院立案之日起到一审法院审结时止。 特殊情形是当事人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在二审法院审结结束前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
-
抗辩权答辩状诉讼时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5答辩人: 名称:_____地址:____________电话:____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 委托代理人:姓名: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 民族:___职务:____工作单位: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 答辩人因_______________一案,对上诉人________ 不服_____人民法院__
-
债权诉讼要多久时效,债权诉讼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4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主债权诉讼时效多久,主债权诉讼时效多久知识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25主债权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债权人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主要债权。
-
诉讼时效抗辩权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6诉讼时效抗辩权本质上是义务人的一项民事权利,义务人是否行使,司法不应过多干预,这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根本要求。当事人一方根据实体法上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在诉讼中提起的诉讼时效抗辩是实体权利的抗辩,是需由当事人主张的抗辩,当事人是否主张,属于其自由处分的范畴,司法也不应过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