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他人过失犯罪成立共犯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1 20:40:51 386 人看过

教唆他人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因为《刑法》明确规定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

一、教唆人杀人有罪吗?

行为人教唆他人杀人的行为是有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属于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应以杀人罪予以处罚。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

二、被第三者破坏婚姻可不可以起诉

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第三者的行为符合以下条件时,才可以起诉:

1、如果达到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程度,那就构成了重婚罪。

2、如果是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构成破坏军婚罪

3、第三者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向被教唆者(夫妻中的一方)传输犯意(犯罪意图)或者强化坚定其犯意,致使被教唆者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第三者就要承担教唆犯罪的法律责任。

三、片面教唆犯的定义是什么

片面教唆犯的定义是指在犯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使其产生犯意并实施犯罪的教唆犯,是行为人实施教唆行为的一种方式。对唆使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罪的特点是教唆他人不是自己犯罪,而是教唆他人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未满14岁或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定罪量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20: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重婚相关文章
  • 教唆打架属于犯罪吗,教唆别人自杀构成犯罪吗
    教唆打架属于犯罪,教唆他人打架导致受害者构成轻伤以上,殴打他人者涉嫌故意伤害罪,唆使者属于共同犯罪。教唆对自杀行为没有完全认识的人自杀可能构成犯罪,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是自杀者对自杀行为是否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自杀的方式是否损害他人权益。一、教唆打架属于犯罪吗教唆打架属于犯罪。唆使他人打架,定罪量刑主要看受害人的损伤程度及唆使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定。打架构成轻伤以上,涉嫌故意伤害罪,唆使者属于共同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因此,教唆未成年人打架,应当以同案共犯从重
    2023-06-05
    318人看过
  • 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吗,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吗
    一、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吗可以成立。共同犯罪预备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预备行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成立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其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
    2023-04-18
    474人看过
  • 行为共同说故意教唆过失犯罪存在吗?
    教唆犯不存在过失犯罪,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如果构成了犯罪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属于教唆犯。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应当认定教唆犯,这种犯罪形态不存在过失犯罪,只要被认定教唆犯,其就有主观上的故意,通过利诱、威胁及怂恿等方式教唆他人去犯罪。如果是无意中的言谈引起他人犯罪,属于过失,则不能定性为教唆犯。1、教唆对象关于教唆对象,存在两种观点:极端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与有责性为条件)认为,教唆对象必须是有责任的人;限制从属性说(共犯的成立以正犯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为条件,不以正犯具备有责性为前提)认为,教唆对象可以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但必须是有一定规范意识的人,否则成立间接正犯(如教唆幼儿或者高度的精神病患者等缺乏规范意识的人犯罪)。教唆对象必须特定,但不限于特定的一人,包括特定的二人以上。如果唆使的对象不特定,则叫:煽动,不成立教唆。由于教唆是
    2023-04-13
    217人看过
  • 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判
    一、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2021年3月,启东市区、乡镇先后有多家便利店失窃,香烟、现金等不翼而飞。警方经过调查,抓获了一名未成年作案人,根据供述顺藤摸瓜抓获其余三名作案人员,厘清了案件事实。现年只有27岁的王轩平日游手好闲,因为手头资金紧张,便萌生教唆未成年人前往便利店盗窃的想法。小孩子偷东西被抓了也没事,我又不进去偷,没有证据证明是我偷的,即使被警察抓了我不承认,警察拿我也没办法。有了这一念头后,王轩便教唆两名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前往便利店盗窃,由他和另一名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销赃,最终赃款由王轩分配。经王轩的教唆和事先的踩点,两名未成年人摩拳擦掌地准备着夜间的盗窃计划。当天凌晨,两名少年共同前往镇上的便利店,将卷帘门撬开进行盗窃,事后将赃物交给前来接应的王轩。在第一次作案得手后,王轩又教唆他们进行了两次踩点盗窃行为,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7万余元。案发后,为了掩瞒犯罪事实,王轩还让三
    2023-03-20
    319人看过
  • 教唆他人去死算犯法吗
    刑事责任年龄
    教唆他人去死违法。帮助自杀,是指他人已有自杀意图,行为人对其在精神上加以鼓励,使其坚定自杀的意图,或者给予物质上帮助,使他人得以实现其自杀意图,或者受已有自杀意图者的嘱托而直接将其杀死。教唆自杀行为。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如教唆对象为无责任能力人,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教唆未达到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杀害他人,由于行为的实施者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所以行为者实际上是教唆者的“工具”。此教唆者在理论上称为“间接正犯”,被教唆者实施的行为应视为是由教唆者本人实施的。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一、教唆犯罪的证据是什么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
    2023-03-07
    120人看过
  • 教唆他人肇事逃逸算犯罪吗?
    一、教唆他人肇事逃逸算犯罪吗?教唆他人肇事逃逸算犯罪,根据我们国家《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也是属于犯罪当中的一种。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是指以下情况: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2、尚不构成犯罪,是指交通事故未达到以下情形:(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
    2023-04-20
    264人看过
  • 教唆他人自伤自残算犯罪吗
    一、教唆他人自伤自残算犯罪吗教唆他人自残是什么罪名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1、如果教唆导致他人自残,造成致人轻伤、重伤,则构成故意伤害罪;2、如果造成致人死亡,则构成故意杀人罪。教唆他人自残怎么判1、如教唆对象为无责任能力人,教唆者应以故意杀人罪的间接实行犯对待;2、如果是邪教教唆他人自残,按照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犯罪集团】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
    2023-04-03
    231人看过
  • 教唆他人抢劫是不是犯罪
    教唆他人犯罪的,一般认定为教唆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从轻或者减轻对教唆犯的处罚。教唆犯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属于间接正犯。一、教唆杀人如何判刑教唆他人杀人应当按照故意杀人罪判决,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杀人的判刑,具体如下:1、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2、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轻或者减轻对教唆犯的处罚;3、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二、最新教唆犯如何量
    2023-06-25
    148人看过
  • 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根据法律规定,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认定规定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主观上是行为人具有故意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通过宣扬吸食、注射毒品后的感觉等方法,非法实施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一、什么叫吸毒场所?第一,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毒品交易的牟利性,这是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根本区别。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是与其他吸毒人员之间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否则就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第二,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是行为人为自愿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场所,而后者是行为人通过引诱、教唆、欺骗的手段使原本没有吸食、注射毒品意愿的产生吸毒念头并吸食毒品。二、本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
    2023-03-05
    112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是否属间接犯罪
    不属于。因为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一、教唆罪的成立,应具备下列四要件1.须有教唆之故意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实行,为教唆者所能预见,倘不能预见者,则非故意,对于其犯罪行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过失之行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谓为教唆罪。2.须有教唆之行为教唆罪在客观上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之行为,其方法如何,法律并无加以限制。在解释上,认为须能达到教唆之目的为已足。举凡以言语、文字或
    2023-06-19
    238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和犯罪的哪个重
    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谁判得重要依据具体的案情确定,如果教唆人在杀人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样重。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须根据犯罪人在犯罪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区分。对于主犯而言,主犯须承担其组织、指挥或参与的全部犯罪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而言,其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而言,其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加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教唆犯而言,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若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罪与暴力犯罪,谁更重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
    2023-03-22
    290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教唆犯的犯罪中止
    教唆犯要成立犯罪中止,是以教唆犯中止本人的犯罪意图和犯罪行为为已足,还是要求制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或有效防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可能导致的犯罪结果,在理论界素有争议。我认为,教唆犯成立犯罪中止应以自动有效制止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或有效防止被教唆者犯罪行为可能发生的犯罪结果为必要条件。因为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及其所造成的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教唆犯教唆完毕以后,其作为犯罪结果发生的原因力已经在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想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使本人的教唆行为失去作为犯罪结果发生的原因力的效果。而要消除这一原因力的作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制止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根据共同犯罪所处的不同阶段,教唆犯成立中止的具体要求如下:1、在被教唆的人预备实施所教唆的犯罪时,教唆犯必须积极制止被教唆人的犯罪预备行为,劝说其放弃犯罪意图并阻止其着手实施。2、在被教唆的人已经进入实行阶段后,教唆犯必须阻止被教唆人继续
    2023-04-30
    428人看过
  •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属于共同犯罪吗
    一、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二是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属于共同犯罪吗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属于共同犯罪,教唆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只要实施了唆使他人的犯罪的行为,就属于犯罪行为而构成犯罪,不论他人是否接受和是否实施。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
    2023-06-20
    385人看过
  • 共犯罪嫌疑人是否包括教唆犯
    教唆犯是否是共同犯罪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同关系。但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2、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种情况下不构成共同犯罪,即只对教唆犯单独定罪量刑。教唆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
    2023-07-05
    429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效力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婚
    词条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重婚
    相关咨询
    • 教唆过失犯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0
      狭义的共犯,指教唆犯和帮助犯。实行犯简称正犯。共犯成立犯罪必须以正犯成立犯罪为前提。 共犯的处罚根据,在于共犯通过正犯者间接地侵害了法益,即处罚共犯者,是因为其诱使、促成了正犯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法益侵害行为。共犯的违法性由来于共犯行为自身的违法性和正犯行为的违法性。 (1)甲唆使乙杀害自己的,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甲不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2)乙按照被害人甲的请求对甲实施重伤行为,乙成立犯罪
    • 教唆他人打人成轻伤构成教唆犯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08
      教唆他人打成轻伤是构成教唆罪的;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 过失犯罪教唆犯个人简述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0
      会有教唆犯。最高院2000年《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里明确了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等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致被害人死亡,以共犯论处。这就是过失犯罪的教唆犯教唆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因此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包括3层含义:1各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这里表现为教唆者帮助其产生或决定犯意)2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结果3都对共同犯罪所引起
    • 过失犯罪无教唆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2
      过失犯罪无教唆的前提的话,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
    • 过失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故意也可以构成教唆犯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7
      教唆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因此必须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包括3层含义:1各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这里表现为教唆者帮助其产生或决定犯意)2共同犯罪人都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结果3都对共同犯罪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被教唆人若没有犯罪的故意,就不是教唆犯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