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家庭暴力应该向哪些部门求助
发生家庭暴力应该向受害者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二、家暴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1.发生家暴时,证人和证言;
2.报警记录;
3.验伤报告,医院的诊断或者是法医鉴定;
4.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的相关书证;
5.悔过书等。
三、怎么预防家庭暴力
预防家庭暴力的方式如下:
1.加强宣传教育。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反家庭暴力意识;
2.开展培训工作。妇联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3.健全心理咨询、家庭关系等指导工作;
4.组织调解工作。对于家庭纠纷,开展人民调解,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六条的规定,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章 家庭暴力的预防 第六条 国家开展家庭美德宣传教育,普及反家庭暴力知识,增强公民反家庭暴力意识。\n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n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n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
-
发生家庭暴力请求什么部门予以救助
185人看过
-
家暴事件发生后,应该向谁求助?
28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被家暴之后该向谁求助?
210人看过
-
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应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
343人看过
-
向哪些机构寻求帮助可以有效应对家庭暴力?
331人看过
-
发生家庭暴力可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
478人看过
-
发生家庭暴力后,我可以向哪些部门反映、控告、举报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
家庭暴力怎么办?向谁求助?江苏在线咨询 2023-02-19家庭暴力可以报警向警方求助;也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还可以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
请问发生了家庭暴力到哪里求助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01求助方式有以下三种: 1、马上报警,公安机关接到“110”家庭暴力报案、报警求助或者举报后,事发地公安派出所会立即调派警力到达现场,控制家庭暴力加害人,维护现场秩序,对于需要救治、庇护的被害人进行帮助。 2、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求助,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 3、社区妇联可以接待家庭暴力投诉,对家庭矛盾纠纷不激烈,没有报警的家庭
-
发生了家庭暴力到哪里求助,家庭暴力法律规则怎样维权,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2《婚姻法》 第四十三条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对加害者予以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二条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1)
-
对家庭暴力可以找哪些部门?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41.各级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救助 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另外,妇联组织作为群众组织,也有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救助妇女。 2.所在单位的救助 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所在单位。对于所在单位应理解为施暴者和受害者所在的单位。 3.国家机关的救助 此类救助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机关。狭义的国家机关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