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犯抢劫罪几年可以缓刑在刑事审判中,抢劫罪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被判定适用缓刑。缓刑的适用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犯罪分子所犯之罪应当仅仅涉及到拘役,或者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微刑事案件;
其次,必须得证明行为人的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再次,需要确认行为人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悔过意图,并且将来不再会存在再次实施犯罪的风险;
最后,还需要考虑到缓刑对于其居住社区的影响,确保其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然而,由于抢劫罪的最低法定刑期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抢劫罪并不适用于缓刑制度。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如具备减轻处罚的情节,同时也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才有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重犯抢劫罪判几年缓刑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犯有抢劫罪且刑期在三年以上者,不符合缓刑条件。而对于刑期在三年以下者,缓刑才适用于此类情况。
另外,若被告人多次进行抢劫行为或者涉案金额巨大,将面临最高长达十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之严厉惩罚,并且还须承担相应的罚金或财产被予以没收的后果。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抢劫罪是不适用于缓刑的,因为其最低法定刑期超出了缓刑的范畴。根据缓刑制度,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属于轻罪类别并且情节轻微,同时表现出真诚的悔悟态度和没有再次犯罪的潜在风险,以及不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等诸多因素都得到充分考虑之后,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如果抢劫罪具备减轻处罚的情节并符合上述所有缓刑要求的话,那么也依然存在获得缓刑判决的可能性。
-
抢夺罪从犯可以缓刑吗判几年
334人看过
-
要判多少年抢劫罪可以缓刑?
487人看过
-
抢劫罪可以减刑几次吗一年
265人看过
-
对于抢劫罪犯,是否可以给予缓刑?
194人看过
-
抢劫罪缓刑后可以减刑吗
162人看过
-
抢劫罪犯罪如何缓刑
311人看过
-
抢劫罪可以犯缓刑吗,有谅解书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5有抢劫前科再犯敲诈罪,有谅解书也不能能减刑。《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
-
怎样认定抢劫罪?对犯抢劫罪可以判处重刑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05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对犯抢劫罪可以判处重刑的情形: 1.入户抢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特别巨大的; 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
犯抢劫罪可以判一年以上几年以下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11《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抢劫罪犯罪的刑期是几年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6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抢劫初犯是不是可以缓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3-07-18谅解书实际上对判缓刑的作用并不大,能否判处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受害人的谅解只是判处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也就是说,即使受害人不谅解,如果犯罪人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也可以依法判处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