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各地都开始进入了大量征地拆迁的阶段,而这个过程中,被拆迁人肯定是想获得更多的补偿,
“两套户口”引发征地补偿纠纷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吴某、曾某等5人的上诉,维持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法院驳回其起诉的一审裁定。
法院审理查明,吴某(女)、曾某等5人现均系防城港市港口区公车镇垭港村张皇楼组村民。吴某、曾某系夫妻关系,其余3人系吴某、曾某二人的子女。
吴某原是张皇楼组人,1981年与白沙村流量组的曾某结婚,户口迁往流量组,先后生育的三个子女也落户在该组。1991年5月,曾某以户主身份与流量组签订农业土地承包合同。1999年第二轮土地承包中,流量组对承包地作适当调整时,曾某又以户主身份续签了承包合同。
1999年,吴某的父亲以户主身份与张皇楼组续签了农业土地承包合同,但合同中没有明确承包人是哪些。
2003年11月,吴某一家将户口迁到吴某父亲家中。
法院另查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防城港市有关部门开始征收城市郊区农村土地。1993年、1996年及2003年,防城港市港口区国土局、防城港市国土局等单位先后与张皇楼组签订征地协议,除留用地外,所有的土地全部征收。除青苗补偿费用直接支付给农户外,张皇楼组共收取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1100余万。
张皇楼组收取上述征地款项后,支付给有承包地的本组村民每人3.8万元,有常住户口的村民每人3.3万元。
在这一过程中,吴某一家五口虽多次请求分配相应份额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但张皇楼组以吴某系外嫁女、曾某系外村人、吴某一家五口户口不在本组为由,只分给吴某1万元。
因此,吴某一家起诉到港口区法院,请求判令张皇楼组支付土地补偿款、安置补助费等共计16万余元。
港口区法院审理后,一审裁定驳回吴某一家五口的起诉。
吴某一家不服,上诉至防城港中院。
庭审焦点
两套户口何去何来
两次庭审中,吴某一家共提供了19项证据,包括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表、村委会证明、证人证言及农业承包合同书、征用土地协议书等。证明吴某与曾某于1981年11月结婚,婚后所育三个子女均具有张皇楼组集体经济成员身份,有权取得相应的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吴某一家认为,张皇楼组拒绝给付上述款项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张皇楼组的说法则与吴某一家的截然相反,并提供证据证明。1981年,吴某与曾某结婚后,已将户口从张皇楼组迁往港口区公车镇白沙村流量组,婚后生育的三个子女的户口也在流量组。1982年春,张皇楼组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吴某的父亲作为户主,与张皇楼组签订的农业土地承包合同,仅仅代表其家庭成员共九人,不包括吴某家的五口人。
1993年,原防城县地产公司征用土地时,只付给总金额的44.19%,直至1996年、2003年,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接管后使用该片土地时,才分别补齐所欠的55.81%的款项。2003年11月,吴某一家五口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取批准,未经张皇楼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把五人的原户口注销,又迁回张皇楼组,企图分取该组集体征地补偿款。
因此,张皇楼组坚持认为,吴某一家无权染指涉案土地款项。
裁判要旨
成员资格e;分配资格
两审法院认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相关条款规定,土地补偿费是因征用集体土地补偿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费用,这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只限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因此,享有分配资格的人在确定征地补偿分配方案后发生争议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案中,吴某一家认为其系张皇楼组集体组织的成员,但没有提供1993年原防城县地产公司征用土地时,与张皇楼组签订有家庭承包合同或作为张皇楼组的农村组织成员的证据。其提供的吴某父亲作为户主代表于1991年5月与张皇楼组签订的农业承包合同,并不能证实包括吴某一家五口包括在内。况且,1981年11月,吴某与曾某结婚后,已将户口迁往流量组。1991年5月,曾某作为一家五口的承包方代表,与流量组签订农业土地承包合同,1999年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又代表一家五口续包了流量组田地。
两审法院另认为,吴某一家所提供的2003年11月13日常住人口登记卡,只能证实吴某一家五口的户口是在张皇楼组土地被征用以后才迁入。
因此,两审法院认为,吴某一家五口既未在张皇楼组取得承包地,也没在张皇楼组集体经济组织征地协议签订时或补偿费分配讨论时成为张皇楼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应裁定驳回吴某一家五口对张皇楼组的起诉。
编后余思
警惕此类纠纷
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紧靠城市郊区的土地被大量征用,由此引发的征地补偿分配纠纷也日益突出。
这些纠纷,一部分是因为一些妇女出嫁后(即俗称的外嫁女),她们为了能够农转非或分得土地征用补偿费,往往不愿把户口迁出,或嫁出去后,为了分得土地征用补偿费,又把户口迁回原籍,纠纷也由此产生。
现实中,由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问题具有矛盾的特殊性和对象的广泛性,而外嫁女的身份复杂,使得该类案件涉及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村民自治决议效力、法律适用等诸多问题,案件审理难度很大。如果不及时依法协调处理,容易引起大量群体性纠纷。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征地补偿分配纠纷也将越来越多。而在这个提倡和谐、强调保护农民利益的社会里,人民法院无疑可以发挥有力的定纷止争作用,引导社会朝着更正常、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本案裁决结果,或许对类似案件的解决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农村征地补偿纠纷民事纠纷解决办法?
129人看过
-
政府拖欠征地补偿款怎么办?如何解决?如何解决征地补偿纠纷
454人看过
-
政府裁决化解征地补偿纠纷
214人看过
-
提交证据解决征地补偿纠纷
392人看过
-
征地补偿纠纷及解决方式是怎样的?
328人看过
-
有没有解决农村征地补偿纠纷的方法?
245人看过
征地补偿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一般是六个月。我国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超过诉讼时效虽可提起诉讼,但所主张的权利可以不受法律保护。... 更多>
-
如何解决征地纠纷? 征地补偿纠纷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111、补偿标准争议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
征地补偿问题,征地补偿款纠纷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0征地补偿款独占纠纷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1)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2)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
-
如何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如何解决征地补偿款的归属纠纷及如何应对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6如何解决征地补偿款纠纷?可以参照下列内容: (1)土地补偿费的归属纠纷。一般情况下,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的归属不易发生纠纷,容易引起纠纷的通常是土地补偿费的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第1款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0条的规定,如果村内有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则它们之间就可能因征收补偿费的归属发生争议。 对于此种争议
-
2022年因征地补偿发生纠纷怎么解决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01、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办事处)和村、组予以公告,并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意见。 2、对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市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市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3、征地补偿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拒不领取征地补偿
-
为解决征地补偿纠纷有哪些途径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27征地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 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2.征地纠纷行政诉讼,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 3.征地纠纷中的民事诉讼,进行起诉处理; 4.征地补偿协调裁决,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5.征地纠纷听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