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第22条劳动者违反服务期限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业主提供的培训费用。如果雇主和工人就服务期达成一致,雇主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赔偿金不得超过服务期未完成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用,根据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不影响劳动者在服务期内劳动报酬的提高
第23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
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雇主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员工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第25条的规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本法第22条、第23条规定的情形除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关于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执行保证金等形式。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模式,考虑到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结合国外劳动合同违约责任方式的规定,应以持续履行和损失赔偿为主,辅以预防和补救措施,如禁令和声明。违约金和定金模式不适用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场合。持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或具体履行,是指当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另一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其义务的方式。特别是当单位违约时,应首先承担持续履行的责任,承担劳动合同违约责任,这对于在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应注意的是,只有在业主违约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履行。如果工人违反合同,雇主通常不能调用实际绩效系统。这是因为劳动合同具有个人依赖性。如果强迫劳动者提供劳务,就等于对债务人的人身自由进行强制,,这与现代社会尊重人格、保护人身自由的基本价值观相违背
相关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的培训费作了严格规定,以补偿员工违约金:
I.培训费:指“由雇主出资为雇员提供的各种技术培训(指有货币支付证书的情况)”的费用。关键是公司要拿到证书,它是员工各种技术培训的支付货币证书。如果培训费是真实的,则还应“根据劳动合同期限平均分摊出资额,并根据员工履行的合同期限逐步支付”
-
遭遇劳动合同违法行为,如何应对?
175人看过
-
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行为对赔偿金的影响
65人看过
-
劳动监察机构如何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戒?
91人看过
-
合同违反是否需要进行赔偿?
315人看过
-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承担,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
137人看过
-
劳动合同对劳动权益如何进行保护?
487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反劳动法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3企业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是违反劳动法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
请问违反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如何进行确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6《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了四种标准补偿: (1)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 (2)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
-
劳动合同无故解雇赔偿如何进行核对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25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经济赔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违反合同是如何违法行为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3-08-31不是违法行为,是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
对合同纠纷如何进行反诉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8民事诉讼中,被告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告在诉讼过程中增加的诉讼请求损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提起反诉。反诉的当事人限于本诉的当事人的范围,要求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或者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