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分原则的内容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或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处分原则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享有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当事人是与案件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诉讼的过程及结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只有当事人才是处分权的享有者。
(二)当事人处分权行使的范围包括对程序利益的处分和实体利益的处分。
1、在程序方面,当事人对诉讼的进行和终结有决定权。
2、在实体方面,当事人自主决定审理的对象和范围。
二、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具体体现
(一)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方式,表现为积极处分和消极处分。
原告提起诉讼、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撤诉;被告承认原告的请求、提起反诉等,都是行使处分权的积极形态。一审判决后,当事人不提起上诉、执行时效期内不申请强制执行,都是对自己权利的消极处分。
(二)处分权的行使贯彻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处分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程序的全过程,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当事人都有权处分其权利。
1、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或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2、诉讼开始后,当事人有权以撤诉的方式结束诉讼。在诉讼中,原告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增加诉讼请求或放弃诉讼请求;被告可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以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以提出反诉;
3、一审的判决作出后,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启动二审程序,并确定上诉审理的范围。二审程序开始后,当事人也可以撤诉的方式终结诉讼;
4、当事人在诉讼中还可以通过和解的方式和申请法院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5、法院作出的裁判生效后,在义务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时,是否通过执行程序来加以实现,原则上也由当事人决定。
(三)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
首先,法院审判权对当事人处分权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不是当事人绝对的自由处分。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不得违背法律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在确立处分原则的同时,还确立了国家干预制度,具体表现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实施处分权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进行审查。例如,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应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应经人民法院审查认可,方才有效。
其次,为了使处分原则能够在民事诉讼中得到正确的贯彻和实施,人民法院首先应当明确处分原则在诉讼中的重要意义,并为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提供保障。
-
区分原则在民法典中怎么体现
132人看过
-
探究处分原则的具体体现方面
395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
250人看过
-
无罪过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40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的具体原则
166人看过
-
民法典的协作履行原则的具体体现
124人看过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为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和进行辩论等。... 更多>
-
民事诉讼自认原则的体现在哪些方面?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0民事诉讼自认原则效力体现在对当事人和法院方面,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自认的效力不仅约束当事人,而且对法院也有约束力。
-
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的具体应用与解决方法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30辩论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就争议事项在法院的主持下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辩论原则被视为中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民事诉讼活动。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辩论。法院有责任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当事人辩论的范围可以包括程序和实体方面的内容。(二)辩论权是当事人进行辩论的基本权
-
绿色原则在《民法典》中有哪些体现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19绿色原则贯穿于《民法典》的总编与分编中,比如说: 《民法典》总编第九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民法典》合同编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
-
民事诉讼法适用规则的具体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30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要理解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其相互之间。 2. 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其中财产关系是指基于物质财富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基于债权、物权、知识产权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人身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