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追诉时效是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1 14:50:52 364 人看过

教唆犯的追诉时效要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性质和情节来进行判断,但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审判或者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教唆犯是什么意思

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例如,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如果甲教唆乙杀人,甲便是教唆犯;如果甲教唆乙盗窃,甲则是间接正犯(刑法第17条第2款)。

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则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不成立共犯,但教唆犯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教唆行为的形式没有限制,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示意性的动作。教唆行为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劝告、嘱托、哀求、指示、利诱、怂恿、命令、威胁、强迫,等等。但如果威胁、强迫达到了使被教唆人丧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则成立问接正犯。

教唆行为必须是唆使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的犯罪的行为,让他人实施完全不特定的犯罪的,难以认定为教唆行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较为特定的犯罪,即使该犯罪的对象还不存在,而是以出现对象为条件的,也不失为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就具体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作出指示。

必须有教唆故意。教唆犯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一般来说,教唆犯认识到自己的教唆行为会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故意进而实施犯罪,认识到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发生。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22: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教唆犯相关文章
  • 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定是教唆犯吗
    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一)、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因为只有他以个人承担刑事责任。(二)、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三)、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教唆犯和从犯哪个判刑更重不一定,因事而异。(一)教唆
    2023-03-31
    158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属于教唆犯?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如果构成了犯罪的,可以认定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属于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本身是一种犯罪行为,它又不是一种有具体罪名的犯罪,因为在我国没有教唆罪的规定。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教唆犯罪没有自己单独的、完整的犯罪构成。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人,因此对教唆犯就应当结合被教唆人的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罚,从而使教唆犯成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在我国法律中,有关教唆犯的规定被认定共同犯罪,也表明了以共同犯罪的定罪与处罚原则处理教唆犯罪有关问题的原则立场。但是全面考查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及司法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却可以看出教唆犯和共同犯罪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首先、从教唆人教唆内容的针对性程度出发,区别出确定性教唆和非确定性的教唆。确定性教唆系教唆人有其明确目的、唆使他人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这种教唆在教唆前教唆人已有达到自己特定目的的计划,被教唆人只是教唆人实现
    2023-06-28
    141人看过
  • 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教唆侵权的诉讼时效
    一、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教唆共同侵权构成要件有:1.主体的复数性共同侵权行为区别于单独侵权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其主体构成上的复数性。复数性,是指共同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而单独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为一人。2.过错的共同性共同性,是指特殊侵权行为的加害人主观上存在共同过错,即加害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者过失。3.结果的同一性同一性,是指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损害后果。换言之,数个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只有一个,而且各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责任的连带性连带性,是指共同侵权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有权请求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损害赔偿责任,任何加害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赔偿责任。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人或者数人向受害人清偿全部责任后,免除其他加害人对受害人的民事责任。二、教唆侵权的诉讼时效教唆侵权可适用于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
    2023-03-29
    350人看过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
    (1)教唆者的成立要件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2)教唆他人犯罪《现代汉语词典》对于教唆的解释是指怂恿、指示。而犯罪就是教唆行为的内容。笔者认为
    2023-04-25
    473人看过
  • 连续犯和继续犯的追诉时效多久?
    根据《刑法》第89条规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由此可见,连续犯和继续犯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由于连续犯和继续犯的具体特征不同,各自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也不同。连续犯以连续实施数个相同行为为目的,每一个行为都可单独构成犯罪。所以,连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指最后一个犯罪行为成立之日。继续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因此,继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持续状态结束之日。根据法律规定,继续犯必须是基于一个犯罪事实,主观故意的进行犯罪,只能有一个犯罪行为。继续犯是持续的对同一个受害人进行侵害,继续犯的犯罪行为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不能间断。一、继续犯的特点是指什么?继续犯也叫持续犯,是指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一个犯罪行为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继续犯的特点是不法行为和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仅仅
    2023-06-22
    156人看过
  • 教唆未遂判多久
    刑事责任年龄
    一、教唆未遂判多久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应当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在认定教唆犯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是要把教唆他人犯罪与向青少年灌输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区别开来,在认定教唆犯时严格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2、是要把教唆犯与以教唆的方式实行的犯罪区别开来,在认定教唆犯时严格划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所谓以教唆的方式实行的犯罪,是指刑法分则把某些教唆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这一犯罪,虽然也采用了教唆的形式,但由于我国刑法鉴于这些行为的特点及其严重的危害性,已经将其规定为独立的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因而在认定教唆犯的时候,就不能将这些犯罪混同于教唆犯罪。3、是要把教唆犯与教唆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区别开来。教唆犯教唆的对象
    2023-06-11
    365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犯罪需要关多久
    一、教唆未成年犯罪需要关多久教唆未成年犯罪依法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并且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极大的主观恶性。因而相关法律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应从重处罚。当然,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的,教唆者属于间接正犯,应当对其单独按照所教唆的犯罪论处。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怎么处理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
    2024-01-16
    245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教唆人该判多久?
    教唆他人犯罪的,依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予以处罚。教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从重处罚。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具体罪名来定罪量刑,并且要从重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照教唆人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一、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吗如果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刑事犯罪行为时,构成刑事犯罪的,被教唆人在犯罪行为中起到帮助的作用,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但教唆犯与被教唆人也并不都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从定义上看,其教唆的行为必须是针对一定的对象而言的,该对象需要符合一般的主体资格且并无犯罪意图,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了其犯罪的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但仍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主体不适格,或是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
    2023-02-23
    318人看过
  • 教唆犯是什么
    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一、教唆罪取证方法有哪些教唆罪的取证方法如下:1、确认是否有犯罪动机;2、要有证人、证词,包括录音、录像、通话记录、手机短信息等直接有利的证据,彼此互相印证;3、必须具有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才能算是教唆行为。二、共同犯罪中揭发同案犯是否会轻判共同犯罪中揭发同案犯可以轻判。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可以分为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和组织犯。教唆犯是指以各种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人。三、教唆犯是主犯还是从犯教唆犯是指通过劝说、引诱、教唆、鼓励、贿赂、威胁等手段,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者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
    2023-06-26
    418人看过
  • 什么是教唆犯?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一、教唆他人犯罪成功属于共同犯罪吗?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教唆他人犯罪成功的属于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区别是什么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的区别如下:1、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犯罪集团是指3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无论是团伙犯罪、集团犯罪,还是黑社会组织犯罪,均是共同犯罪。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以
    2023-06-20
    239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
    犯罪嫌疑人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至十年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期限则是二十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2022-06-22
    216人看过
  • 刑罚追诉时效是多久?什么是刑罚追诉时效期限?
    一般情况下,下,起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起计算。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连续实施几种独立的犯罪行为),起诉期限从最后一种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开始计算。3、犯罪行为处于持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期限】犯罪经下列期限不再起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刑罚追诉时效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刑罚追诉时效灭失的期限应是:1、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
    2023-08-05
    272人看过
  • 教唆犯教唆后会怎么判
    对于教唆犯,我国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若被教唆人犯罪的,教唆人同样应当按照其所犯之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主观上是故意实施犯罪的心态。一、教唆犯应该如何定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的人没有
    2023-03-28
    162人看过
  • 教唆犯与教唆罪的区别
    教唆犯与教唆罪的不同两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第一,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并不依传授的是何种犯罪的方法而改变;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的罪名,也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依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罪名和法定刑而确定。第二,两者侵犯的犯罪客体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自己固定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它不以其所传授的犯罪所侵害客体为转移;而教唆犯罪并无固定的客体,其实际侵犯的直接客体应依照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而确定,也即取决于被教唆犯罪的性质。第三,犯罪对象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中的对象并不要求必须是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而教唆犯罪中的对象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不构成共同犯罪,那就如同利用精神病人为工具、利用他人的合法行为、利用他人的过失行为等实施犯罪一样,构成间接实行犯,而不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第四,两者行为内容不
    2023-06-12
    22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教唆犯
    词条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更多>

    #教唆犯
    相关咨询
    • 附杀人犯的追诉时效是多久,杀人犯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3
      杀人犯的追诉期间是二十年。但请不要错误理解这个追诉时效,杀人后只有在司法机关没有立案的情况下,才适用这个追究时效。如果司法机关一旦立案,就不受这个追诉时效的限制,进行终生追诉。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
    • 盗窃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如何认定盗窃犯罪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多久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1-24
      盗窃罪追诉时效要根据实际情况分下列情况:1、《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
    • 教唆犯罪教唆犯与教唆犯的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3
      客体要件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客体是统一的,也就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教唆犯罪没有特定的统一的客体,其客体就是教唆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客观要件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本质是将犯罪方法传授给他人,没有能力,年龄的限制,无论向谁传授犯罪方法罪都构成犯罪;教唆罪的本质则是教唆他人实施犯罪,对象限于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主体要件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 教唆犯的教唆犯是否有期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4
      也是有追诉期的。教唆不是法律规定的罪名,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根据所犯罪行的法定最高刑认定追诉期限。
    • 犯罪教唆期一般判多久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1
      通过威逼利诱或者是收买欺骗等等的方法,让原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了犯罪意图,去实施犯罪,教唆别人犯罪的人就是教唆犯。实行犯就是那个实施杀人行为的人。教唆犯可以按照共同犯罪来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教唆他人故意杀人的,要看其在故意杀人罪中起到的作用来对他进行处罚,如果被教唆的是一个不满18周岁的人,那么对教唆犯就应该从重处罚,要是被教唆的那个人,没有犯罪,那么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为实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