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故意损坏财物罪也是和经济犯罪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只要需要对财产数额进行认定的,那都需要适当的考虑到当地的人均收入和经济发展速度来确定,所以由国家立法部门统一规定故意损坏财物罪的价值认定标准是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
一、敲诈勒索罪一般多长时间判刑
敲诈勒索罪一般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二、刑事一审案件审理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
故意毁坏自己的财物构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448人看过
-
多人故意毁坏财物案件需要开几次庭审?
97人看过
-
拆迁引起的故意毁坏财物案件如何处理
124人看过
-
刘三军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一案
228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报案材料
162人看过
-
怎样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之故意毁坏财物罪构成要件
261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案件破解方式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7-27没问题。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
故意毁坏财物案报请逮捕的条件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2《刑事诉讼法》81条 逮捕的条件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
-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有何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8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涉嫌杀人、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强奸等八种严重暴力性质、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的犯罪,才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施其他犯罪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不属于上述严重暴力犯罪,不构成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办案部门会责成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犯错的未成年人严加管教看护,而且刑事责任虽能免,但民事责仍
-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可以立案吗/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怎么判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2你说的这种情况是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还是因民事纠纷引起损害行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不能一言概之。因问题不清,只能按题目意思回答。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况严重的,构成,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毁坏财物如何定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认定2022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5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一般是从下列要件认定本罪: (1)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在主观方面应表现为故意; (4)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