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构成本罪,客观上必须同时有以下三个要求:
1、造成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必须客观发生;
2、行为人必须执行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本罪属于结果犯,故意行为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
本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刑法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刑法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认定?
382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客体要件,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
429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是危险犯还是过失犯
312人看过
-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377人看过
-
过失犯罪致人死亡的判决时间
45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子女的影响
268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的哪些情形,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概念,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标准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2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认定标准: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郡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
-
情节轻微的过失致人死亡犯什么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22一是看被告人过失程度的严重性。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言,虽然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发生在主观罪过上都表现为过失,但行为人过失的程度是可能存在差别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刑法另有规定的致人死亡的过失犯罪的界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4刑法第233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一规定揭示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其他犯罪的法条竞合关系。 因为有的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已经包含了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如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爆炸罪、医疗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交通肇事罪等。这些犯罪是本罪的特别法条,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在这些犯罪中过失致人死亡的,不在意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法律依据:
-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犯罪一样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6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过失杀人罪的规定,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而非过失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2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