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引发“单位拼命救死人,家属拼命埋活人”等荒唐现象的法律法规,肯定不是良法,更谈不上为实现善治提供基础和保障
前不久,北京阜外医院麻醉科医师昌*勤在手术室里晕倒后医治无效死亡,却因死亡离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而无法被认定为工伤。死者的遭遇被媒体披露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关于工伤认定问题这已不是第一次。
根据现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但实践中,这一条款常常导致两种现象:对于仍然存有一线生机的伤者,家属可能为了索赔而在48小时内放弃治疗;对于已经明显没有生存希望的伤者,用人单位可能为了避免经济赔偿而想方设法拖延治疗。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毫无疑问,像这样频频引发“单位拼命救死人,家属拼命埋活人”等荒唐现象的法律法规,肯定不是良法,更谈不上为实现善治提供基础和保障。只有回归捍卫职工权益、倡导尊重生命的立法本意,法律才不会和人性“撞车”,司法权威才不会与社会伦理“死磕”。
一方面,认定工伤的基本标准不应是死亡时间,而是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否和工作有关。只要职工的死亡与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存在相关性,不论抢救的时间有多久,都应该被认定为工伤,获得应有的赔偿。
另一方面,之所以出现“48小时”的规定,实际上是立法者担心工伤认定的标准完全放开,会无限制扩张工伤赔偿的范围,从而增加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方面的压力。但实际上,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不在于人为将“48小时”作为工伤认定的量化标尺,而应在死亡与工作因果关系的强弱程度上设置合理标准,从而使工伤认定在职工的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的赔偿压力之间达到平衡。
此外,关于工伤认定的标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工伤认定需要不断调整和细化。因此,除了在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上,应明确将因果关系作为工伤认定的原则性标准外,最高人民法院还应通过颁布司法解释、发布典型案例的方式,使工伤认定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不断丰富、立体、人性化,让每一个劳动者真正感受到良法善治的温度。
-
恶意讨薪罪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关系
132人看过
-
工伤认定之路:关注群众权益维护
400人看过
-
在劳动关系中发生工伤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411人看过
-
农民工工资权益维护:建议与实践
220人看过
-
工伤认定后的权益如何维护?
262人看过
-
民间借贷的权益与维护:权益保障建议
431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伤残军人劳动法关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1、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
-
-
工伤认定后, 员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应该如何维权自己的权益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4员工和单位因为工伤的问题产生纠纷,那么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依据《劳动争议条件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
-
工伤关系的定义和界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18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只要 一、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要点:1、工作时间 2、工作地点 3、工作原因 工作时头部受伤仍属工伤。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事情受到事故伤害的; 要点:1、工作时间前后 2、工作场所内 3、工作前的预备性或工作后的收尾性工作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
怎样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受伤职工的权益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24工伤员工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