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遗失物和遗弃物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8 09:34:53 400 人看过

如何区分遗失物和遗弃物。比如小王扔掉一件衣服,就属于抢占。丢失的财产是不小心丢失的,但原意仍然是想要的。比如,小王扔掉一件衣服,里面藏着一条金链。这条金链丢了,找到它的人得不到所有权。我国立法对遗失物的定义和构成要件没有明确规定,但不影响专家学者对遗失物的广泛讨论。学者王健先生认为“遗失物是指无主无主的动产”,目前这一定义已为民法学者所接受。因此,遗失物的构成要件如下:1。必须是所有权人的动产。必须在没有占有的情况下捡起。占有人失去占有权。遗弃物的概念是物权人为了消灭权利而遗弃的客体。遗弃物原本有其所有人,但所有人不仅丧失了对该物的占有,而且放弃了对该物的所有权。遗弃物属于无主物。如果李思买了一部新手机,他立刻觉得旧手机又丑又破,然后就扔掉了。这时,旧手机被遗弃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0: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占有相关文章
  • 遗忘物盗窃和遗忘物侵占怎么区分
    盗窃遗忘物是区别于侵占遗忘物的,其行为方式不同。盗窃遗忘物是指以秘密窃取的方式来获得遗忘物,而侵占遗忘物是指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一、非法占有他人钱财是怎么定罪对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定罪一般是按照侵占罪进行定罪处罚。而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且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且对于侵占罪的规定则是,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进行处罚。侵占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
    2023-06-27
    202人看过
  • 在我国遗弃物遗失物是什么意思
    遗弃物,在民法中的定义就是无主物;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拾得遗失物是指发现且实际占有该遗失物,是发现与占有两者相结合的行为。拾得遗失物为事实行为,拾得人有无行为能力在所不问。一、善意取得遗失物可以取得所有权么善意取得遗失物不能取得所有权。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二、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有什么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有: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
    2023-03-22
    469人看过
  • 处理遗失物和遗忘物的技巧
    收到遗失物,应当查找遗失物丢失人,请其认领。或者存放遗失物品招领处,待人认领。公安机关收到遗失物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归国家所有。公安机关可以拍卖、变卖遗失物,所得价金缴国库。拾得遗忘物应当归还失主,如果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遗忘物与遗失物处理方法的突然改变遗失物与遗忘物处理方法是,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如果拾得人有发布公告招领的,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五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
    2023-07-06
    82人看过
  • 如何追回遗失物
    首先,需明确的是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但是,若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该如何处理?按《民法典》第312条的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拾得人与权利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处理规则是: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费用,但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遗失物人发出悬赏广告,愿意支付一定报酬的,不得反悔;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同时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自有关部门发出招领公告之
    2023-06-15
    190人看过
  • 什么是遗弃物与遗留物
    1、什么是遗弃物?(一)无主物遗弃物的含义1、无主物是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等。无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无法明确所有人,而不是指讼争之物2、弃物就是原来的物权人放弃了对该物的所有权。(二)无主物遗弃物的法律规定(1)根据中国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中国境内地下、内水、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以及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等,均归国家所有。因此,不得将上述财物视为无主物而任意侵占。(2)遗忘物、遗失物、漂流物不是无主物,它们只是暂时脱离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控制。如果拾得遗忘物、遗失物或者打捞漂流物后拒不归还原主,则是非法占有行为。(3)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不是无主物,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如盗窃犯偷得的赃物,走私犯贩运的货物等,本来就是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应依法没收上缴国库,或者返还原
    2023-02-23
    189人看过
  • 遗失物如何返还
    法律综合知识
    一、遗失物如何返还如果你发现了遗失物,想要返还,以下是一些建议:寻找失主信息:检查遗失物上是否有失主的联系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如果有,尝试联系失主。交给相关部门:将遗失物交给当地的警察局、失物招领处或相关的管理部门。他们可能有合适的程序来寻找失主并归还物品。发布信息:你可以在社交媒体、当地社区论坛或相关网站上发布关于遗失物的信息,以便失主能够看到并与你联系。保留相关证据:在归还遗失物之前,尽量记录一些关键信息,如发现遗失物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等。这可能对后续的处理有帮助。妥善保管遗失物:在找到失主之前,妥善保管遗失物,确保其安全和完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五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在遗失
    2024-01-06
    350人看过
  • 如何区别盗窃还是遗失物
    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者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物品和货币是盗窃的主要对象。货币有明确的价值单位,在认定盗窃数额时,不致发生分歧和困难。但物品则由于其种类繁多,性质复杂,认定其价值时较为
    2023-03-17
    208人看过
  • 如何处理遗失物与遗忘物的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公检法等相关机构在接收遗失物后,应立即展开积极而细致的调查寻找遗失物丢失者,并邀请其前来对遗失物品进行认领;或是依照规定将遗失物品妥善保管于遗失物品招领处,等待有识之士前来认领。在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的六个月内,若仍无人前来认领该遗失物品,则依据相关法律程序,视为无主之物,最终收归国有。同时,公检法等相关机构在此情况下有权对遗失物进行拍卖或变卖,所获收益将全额上缴国家财政。对于拾得人而言,若在发现遗忘物之后未能及时归还给失主,在数额达到一定程度后且仍不肯主动交出来的,便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被认定为侵占罪。《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五条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2024-08-09
    175人看过
  • 什么叫遗忘物和遗失物,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遗失”指失去某物品,“遗忘”则指忘记某物品,未必失去。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在于:遗忘物一经回忆,一般都能知道财物所在位置,比较容易找回,而遗失物一般不知道失落在何处,因而不易找回。关于遗忘物的相关内容,由刑法调整;而关于遗失物的相关内容,则由民法调整。《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2024-04-30
    190人看过
  • 遗弃物和无主物该怎么处理
    一般归国家所有。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一、拾到物为遗失拒不归还会怎样?行为人拾得遗失物后拒不归还,且造成他人损失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3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等方式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在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对方付出的合理的费用。二、拾取遗忘物应该怎么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失主,找不到失主的,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失主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三、埋藏物和遗失物的区别与关系埋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
    2023-02-22
    104人看过
  • 盗窃罪如何认定遗弃物
    赃物就是指违法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赃物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1、具有证据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赃款赃物与案件真实情况的发生、发展有着客观内在的联系,因而对案件具有证据价值;同时,赃款赃物也具有民法上物的特征,即人们能够支配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实体和自然力,民法上的物基本上也可以成为赃物,其特征没有因为诉讼而发生改变。2、赃款赃物必须是行为人采用违法犯罪手段所获取的财物,它既不同于作案工具,也不是行为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更不是违禁品。一、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1、获取非法收入的手段是非法的。非法所得是以法律禁止的手段取得的。正是这一基本特征将违法所得与行为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区分开来。因为获取非法所得的渠道是非法的,即使行为人实际拥有财物,也不能取得法律承认的所有权,这也是追缴或者返还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2、非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非法收入的根本目的是
    2023-03-07
    337人看过
  • 遗失物侵占认定与遗忘物的区别
    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别是:1.占有人丧失对物的占有时的心理状态而言,遗失物占有人遗失动产时,往往是无意识的,事后也一般难以准确回忆或说明遗失发生的具体地点;而遗忘物的占有人均是有意识地将物放置于某地,事后也能准确地回忆或说明物所遗留的具体地点或场所。2.从占有变动模式上,遗失物为“占有—无人占有”模式,而遗忘物采取“占有—占有”模式。3.从法律效果上,遗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而遗忘物的拾得人或发现人不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4.受调整的法律不同。侵占遗失物的,由民法调整;侵占遗忘物的,构成侵占罪,由刑法调整。盗窃他人遗忘物算犯罪吗拿走暂时遗忘物不算盗窃,但如果财物价值较大(立案标准司法解释为1万元,有的地方规定立案标准为5000元),经催要拒不交还的的,涉嫌侵占罪。盗窃罪的成立条件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形的财产。对于偷拿自己家
    2023-07-20
    344人看过
  • 侵占遗失物与遗忘物有什么区别
    侵占遗失物与遗忘物的区别是:1、侵占遗失物往往是无意识的,而遗忘物均是有意识地将物放置于某地;2、遗失物为占有—无人占有模式,而遗忘物采取占有—占有模式;3、遗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费用或报酬请求权,而遗忘物的拾得人或发现人不享有。一、处分遗失物的基本规则是什么处分遗失物的基本规则: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2、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3、拾得人拒不返还遗失物,按侵权行为处理。4、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为他人占有时,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受让人通过拍卖或向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支付的费用。二、霸占他人财物不还怎么处理非法占有他人财务到一定金额就可以构成侵占罪,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
    2023-03-16
    295人看过
  • 民法中何为遗失物与遗忘物
    一、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2、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某处,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通俗的说遗失物的主人很难知道物品遗失在什么地方,难以找回而遗忘物的物主一经回忆较容易找回。3、我国刑法只规定侵占遗忘物,而未规定侵占遗失物,也就是说侵占罪只能是侵占遗忘物而与拾到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只能追究其民事责任。二、遗失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不过,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为遗失物。动产是否为遗失物,应具备以下条件:1、须占有人丧失占有;2、占有丧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弃占有,则为所有权的抛弃行为,将作无主物处理。占有辅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经主人同意,私自
    2023-04-13
    449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相关咨询
    • 侵占罪中遗忘物与遗忘物如何认定, 侵占罪中遗忘物和遗忘物如何区分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
    • 如何区别埋藏物与遗失物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11
      埋藏物与遗失物的区别是:遗失物须为有主的动产,须占有人丧失占有,须无人占有; 埋藏物一般为动产,须有埋藏事实,以不易被他人从外部发现为必要,埋藏物是有主物,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无主物。
    • 怎样区分遗失物无主物?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27
      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 不过,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为遗失物。 无主物是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等。无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无法明确所有人,而不是指讼争之物。 对无主物,法律没有特别时,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在法律有特别时,从其,如法律,所有人不明的埋藏
    • 拾取他人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1
      没有什么区别,侵占罪的对象就是遗失物、埋藏物和保管物
    • 遗失物遗留物遗忘物的区别都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29
      1、三者概念不同。 2、适用的法律范围不同。 3、适用的情况不同。 4、构成要件不同。遗失物是占有人确定但占有人丧失了占有的动产。遗忘物是指本应携带因遗忘而没有带走的财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对于遗失物而言,如果他不归还,可能产生民事法律上的关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