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私企上班10年没签劳动合同没上保险怎么办?
在私企上班10年没签劳动合同没上保险可以通过协商或者是通过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对此进行经济赔偿。私企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因为未缴纳社保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等。
1、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当然,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只是有败诉的风险;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
3、如果请专业人士指点,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二、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什么?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在当代的社会,如果在私企上班的话,也是需要按照我们国家法律规定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应当及时的告知用人单位,然后由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否则需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
-
在私营企业上班没签劳动合同就不受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吗?
478人看过
-
劳动仲裁没签合同没给上保险
91人看过
-
没签劳动合同但是一直上班交五险怎么办?
74人看过
-
农民工没签劳动合同怎么上保险
165人看过
-
在单位上班两年没交保险怎么办
206人看过
-
上社保没签劳动合同
453人看过
-
私人单位上班没有买社会保险签了劳动合同, 签了劳动合同, 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26【1】私人单位上班没有买社会保险,签了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休产假时发足工资,要求单位为劳动者补交社会保险费。如果单位不同意支付产假工资,不同意为劳动者补交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2】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
-
上班10年,没有签劳动合同,现在要离职,我该怎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16第一、如公司没有交社保,可以要求补缴社保的。 第二、如公司一直没有签合同,也是违法的,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第三、如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要承担赔偿金的,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两倍。如果是劳动者提出辞职,可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不续签,违法。 第四、如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公司还要支付失业保险金的。 第五、如果公司有加班行为,还要按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以及加付赔
-
-
劳动合同上没有签订保险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8根据《劳动合同法》,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有无法律效力,只有用人单位具体如何利用劳动力这一个标准。只要有了用工的事实,就建立了劳动关系,且这种劳动关系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实践中可参照的凭证包括: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支付的工资、各类保险购买等报酬凭条、花名册或者相关记录;用人单位为其招聘的劳动者颁发的工作证件以及其他具备身份证明效力的相关证件;劳动者在被用人单位面试时填写的面试登记表等相关表格记录文件;
-
上班没签合同没交保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12上班时间需要符合法律规定,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不得超过40小时,超出部分是加班,你可以要求加班费。 不签定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证据方面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即可,比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装、工作往来信息、同事证言等. 不缴纳保险或不足额缴纳保险属于违法行为,你可以要求单位补缴或作相应经济补偿。否则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