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遗嘱签名存争议兄妹四人对簿公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01:10:11 240 人看过

中国法院网讯母亲去世以后,按照遗嘱,财物应由长子张刚来处理,但老人的其他子女张飞、张翔和张梅(以上均为化名)却对遗嘱的真实性存在异议,拒不交出财物。张刚无奈将弟妹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遗嘱的有效性、合法性,并要求被告交出母亲生前财物和陵园寄存证,母亲住院后的费用清单及余款。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开庭审理之后,判决遗嘱有效,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原告诉称,母亲于2008年12月16日去世,生前曾由他人代笔留有遗嘱一份,本人与被告多次协商未果,被告拒不交出母亲的遗留物。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及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判决。

被告辩称,母亲生前从没说过有遗嘱的事,我们认为遗嘱不是我母亲的本意,字迹不是母亲的,遗嘱是假的。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被告母亲生前于1999年3月28日由贾女士代笔并作证人、王女士作证人留有遗嘱一份,内容为:对于其住房由长孙居住,对于其财物由大儿子张刚作主,别人无权干涉。本人签字,证人王秀兰、贾文霞签字。遗嘱一式三份,由立字人、证人各保存一份。现原告持遗嘱复印件诉至本院要求确认遗嘱的真实性。庭审期间,原告提供证人王女士、贾女士到庭证明书写遗嘱的过程。王女士提供了遗嘱的原件。

法院认为,代书遗产应由二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的遗嘱。本案涉及的遗嘱系代书遗嘱,其形式符合法律要件。被告虽对遗嘱中遗嘱人的签名提出异议,但未提供有效的证据予以反驳,故被告的抗辩意见不予采纳。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其母亲生前的财物及相关的物品的诉请与本案不是同一个案由,可另行起诉解决。据此做出以上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06: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遗嘱人相关文章
  • 老父亲遗体被捐赠兄弟俩对簿公堂
    弟弟将父亲遗体捐赠,哥哥认为此举侵犯了其人格权,将弟弟诉至法院,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本网今日获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一审的终审判决,驳回了王某长子的诉讼请求。王某生前自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收站领取了《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填写了申请人的详细情况。后王某因脑出血于2008年9月在敬老院去世。当晚,王某的子女将其遗体送至遗体接收站,进行了遗体捐献。之后,遗体接收站自王某遗体中取出三节小指骨交与其家人。王某的遗体被捐赠时,其长子不在场,因此长子认为其弟擅自做主将父亲的遗体捐赠,未对其履行告知义务,是对其人格的侮辱和歧视,侵犯了其与父亲之间的亲属权、对父亲遗体的告别权、祭奠权,降低了社会公众对其人格的评价,起诉要求其弟赔偿精神损失。一审法院判决驳回长子的诉讼请求,长子不服提起上诉至二中院。二中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生前领取了《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填写了申请人的相关情况,并将
    2023-06-07
    277人看过
  • 擅自捐献父亲遗体亲兄弟反目对簿公堂
    王刚与王强系亲兄弟。2008年9月,两人的父亲去世。王刚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赶到医院想见见父亲的遗体时被院方告知遗体已被王强捐献,谁也不能见了。随后,王刚将亲兄弟王强诉上法庭,称王强侵犯了其亲属权、对父亲生死情况的知情权、对父亲遗体的告别权、祭奠权,请求法院责令王强向其出示父亲的死亡证明、生前遗嘱和志愿捐献遗体申请表的原件,并且判令王强赔偿其精神损害3万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王刚诉称,2008年9月28日下午,父亲在老庄子敬老院去世,当晚8点原告才接到妹妹的电话得知父亲去世的情况。王刚当晚赶到协和医院想见父亲遗体时被告知父亲的遗体已经被王强捐献了,现放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遗体接受站,泡在药水里谁也不能见了。由于父亲与王强生活在一起,关于父亲的死亡原因、遗嘱内容、如何捐献的遗体等真实情况,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王刚认为,关于父亲的丧事处理等大事情,理应由父亲的亲生子女五个人
    2023-06-07
    313人看过
  • 兄妹为争房产对簿公堂法官:财产处理需明确
    张先生和高女士育有四女一子,因生前未对房产做出明确处理,引起其子女为争房产对簿公堂。原审法院判决将房屋按照法定继承予以分割。被告不服提起上诉,青岛中院二审当庭调解不成功,若继续调解不成,将对此案择期宣判。在我国第二个老年节来临前夕,9月29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涉老维权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继承纠纷案件。张先生、高女士两位老人共生育四女一子,两位老人先后去世,在即墨市龙泉街道某某村留有房屋一处。因对该房产继承问题协商未果,老人的四女儿(原告)到法院起诉要求按照法定继承。老人的儿子(被告)认为,1976年老人已经将涉案房屋中的两间半分家给了他,并有证人出庭作证,另外两间半老人也口头说其百年后由儿子继承,故涉案房屋应由其全部继承。其他继承人均同意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继承。原审法院判决将房屋按照法定继承予以分割。一审宣判后,老人的儿子不服,提起上诉,请求改判涉案房屋二分之一为其分家所得,另二分
    2023-06-08
    270人看过
  • 四姐妹为争精神病弟弟监护权对簿公堂
    在平凉街道十八街坊拆迁基地,拆迁经办人遇到了一起稀罕事——四姐妹争相要求照顾身患精神病的弟弟。居住在该街坊的大姐坚持一直是自己在照顾患病的弟弟,而三个另住他处的妹妹却众口一词声称大姐本身也患有精神疾病,不适合照顾弟弟,应该由他们担任照顾弟弟的责任。到底大姐是不是精神病患者?应该由谁来照顾弟弟?经办人也懵了。这个难题最后交到了杨浦区法院巡回法庭的手里。弟弟入手解真相法官明白,这是一起在拆迁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权进行争抢的典型案例。个别人只看到监护权是一种财产权利,而忽视了监护权所带来的义务和责任。这种片面的认识,是对被监护人极不负责的态度。巡回法庭立即召集社区法官、律师、街道干部组成了调解小组。在调解小组的协商会上,四姐妹均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谈判屡陷僵局。调解小组工作人员决定从弟弟着手,解开事实真相。社区法官、律师等首先来到弟弟所在的精神病院,趁弟弟神智较清楚时,
    2023-04-22
    243人看过
  • 父亲去世留两份遗嘱三子对簿公堂
    对先后两份遗嘱,弟兄3人各持意见。丧失了第一份遗嘱中继承优势的老二将老大、老三告上法庭,请求判令其继承父亲名下房产一套,合法继承父亲遗产总额。12月25日,媒体从兰州中院获悉,该案一审作出宣判,曹先生城关区延寿巷房屋一套由老大继承并所有;老大给老二、老三各给付16.6%房屋评估补偿款、各给付存款35120元。宣判后,兄弟三人均表示不服,提起上诉。老二认为,2008年2月1日,父亲曾亲笔书写便条一张,称:延寿巷住房是由老二夫妇出钱购买,产权属于老二夫妇,这足以说明房屋产权的归属,同时房屋产权证及购房发票均由自己保管,不具有遗产性质。但自父亲去世后,老大保管着老人生前的全部银行存款,企图独占全部遗产,这一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曹家老大却对此持有异议。2013年2月8日,当父亲在医院住院期间,由亲戚郭某打印了一份遗嘱,并由亲戚郝某在病房逐条读给父亲听,遗嘱为:延寿巷房屋的50%由大儿子全部继承;
    2023-06-08
    422人看过
  • 父亲去世母子同住为争房产对簿公堂
    父亲去世留下一处房产,母子二人共同居住。因对房产所有权产生父亲去世留下一处房产,母子二人共同居住。因对房产所有权产生争议,母亲史某将儿子小许诉至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要求继承此处房产。史某诉称,1980年,父亲许先生生前所在的工作单位将位于门头沟区的某处住宅分配给其居住使用。1993年,该房屋参加了房改,由儿子小许出资8200元用于交纳购房费用后,许先生于1995年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2006年,许先生因病去世后,由于儿子小许没有住房就与母亲史某许一同居住在这所房屋内。此处房产是其与丈夫许先生的共同财产,现许先生已亡故,而且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多种疾病,而且小许与其共同居住期间非但没有恪尽赡养义务,而且还对其进行打骂。因此,请求继承此处房产。小许辨称,购买此处房产的资金全部是其出资的,而且其也无其他住所,故不同意史某的诉讼请求。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小许为购买此处房产出资8200元,但并不能
    2023-06-10
    240人看过
  • 旁系亲属包括祖父母、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
    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等。直系血亲是指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之间的关系。直系血亲除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直系亲属的范围直系亲属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其直系亲属的范围也有所不同。在刑事法律关系内,直系亲属的范围被做了限定,只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其他都不属于直系亲属;在民事法律关系内,直系亲属的范围就比较大了,广义的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区别如下:直系血亲是指直接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其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实践中的继承、过户等,说的直系亲属,一般来说也说的是直系血亲。直系姻亲可分为两种:一种指配偶的直系血亲;另一种指直系血亲的配偶。前者譬如公婆、丈人、岳父母以及未形成抚养教
    2023-07-16
    416人看过
  • 私取母亲存款去投资母女对簿公堂求是非
    留钱给儿子治病,女儿却将钱取走挪作他用,母亲一气之下将女儿告上法院。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宣判。今年66岁的陆倩共生育有四个子女。前些年,旧房拆迁得了数十万元的补偿费。陆倩是某印刷厂的退休工人,加上得到的拆迁费,日子本该过得很滋润,可唯一的儿子却因犯罪被判了十四年,现在监狱服刑且身患重疾。陆倩一心想着给儿子治病,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宁愿去捡垃圾也要把钱都花在儿子身上。特别是儿子病重后,陆倩更是着急,四处托人找关系想把儿子从监狱里赎回来。几个女儿对此颇有微词。2008年6月21日,女儿沈月林偷偷将陆倩存折内的43800元取走用于投资。陆倩一直蒙在鼓里,直到急用钱时才发现存折上的钱被取走了。经询问,女儿沈月林承认钱是她取的,陆倩遂要求沈月林归还上述钱款,沈月林认为母亲陆倩还有其他存款,已够其日常开支所需。取出来的钱早已用完,现没有能力归还。为此,母女俩屡次发生
    2023-06-07
    240人看过
  • “亲”兄弟对簿公堂法官依法明算账
    家住四川省青川县观音店乡的李某和易某本为堂兄弟,两家向来和睦,在2008年大地震后也互相帮持着重建了家园,在外人看来,两家人亲如一家,李某与易某也好似亲兄弟。2010年4月,易某欲购买汽车跑运输,无奈资金不够,只好向大哥李某借款。为了帮助易某,李某自己在信用社贷款2万元后悉数借予易某,易某出具了借条一张。时隔两年,信用社向李某催要贷款及利息,李某情急之下向易某催要借款,哪知易某确拒不归还,无奈之下,李某将其告上法庭。四川省青川县人民法院木鱼法庭在办理该案过程中,了解到原、被告本在同村居住,且系亲属,两家人艰难困苦时互相帮助,亲如一家,易某拒不偿还借款系案外原因。在法官居中调解时,为两兄弟理清了债务关系,最终,被告易某同意偿还原告李某借款2万元。
    2023-06-08
    421人看过
  • 三姐妹因借条对簿公堂
    法律综合知识
    小妹拿着欠条要大姐还钱,大姐却说欠条是二妹写的,签了她的名字,与她无关。二妹说,欠条是自己写的不假,是大姐不会写字,自己只是帮忙代写的。结果,为了这1万元钱,三姐妹对簿公堂。原告老三说,2009年1月,大姐找她借款3万元,因大姐不会写字,就找二姐帮忙写借条,二姐还帮忙在上面签了大姐的名字。2010年间,大姐还了2万元,可拖欠的1万元却一直没还,所以她就向法院起诉,要求大姐、二姐还这1万元。庭审中,大姐说自己没向老三借过钱,欠条不是她写的,也从没让二妹帮忙打过借条。借条上没有我写的一个字,怎么能凭这样的借条找我要钱?老大说,此前她确实还过小妹2万元,但这2万并不是小妹所说的3万元中的2万。被拉上被告席的老二觉得特别冤枉。她说,当年只是因为大姐不会写字,才帮忙打借条、帮大姐签名的。我一分钱没落到,怎么最后摊上官司了呢?老二说,这笔债务原本跟她没有任何关系。近日,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溧水法院认为,
    2022-04-17
    64人看过
  • 为争遗产,关系复杂三代人对簿公堂
    正值壮年的陈某意外死亡,母亲、继父、生父、女儿与妻子为争夺遗产打起了官司,争夺的焦点为继父是否为合法继承人,颇为复杂的债权、股权是否在遗产范围之列。日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法院对这起遗产继承纠纷案做出了一审判决。30岁的陈某与妻子韩某经营着一家建陶企业,韩某任董事长,拥有公司80%的股权,陈某拥有公司10%的股权。在陈某去世前,因公司急需用钱,妻子韩某借给公司170万元。2006年夏天,陈某意外死亡。陈某去世后,一家人为分割遗产闹起了纠纷,多次协商未达成一致。母亲、继父、生父、女儿作为原告将陈某的妻子韩某告上法庭,要求分割陈某的遗产:房屋两套、债权85万元、公司股权。被告韩某辩称,陈某的遗产只有一套房屋,第二套房屋是陈某去世后,被告用个人款项购买,不应列入遗产范围;陈某在去世前曾与被告有分割财产的协议,说明股权属于被告的个人财产,不应列入遗产范围;被告不承认有债权;陈某的母亲与父亲离婚
    2023-04-25
    363人看过
  • 遗赠与遗嘱打架受赠人与继承人对簿公堂
    同一个人生前立下的和如果相互抵触,到底哪一个有效?这难免会导致受赠人和继承人之间的财产之争。不久前,在万宁发生的这样一起纠纷,经法院两审终审,订立在先的遗赠协议,使没有资格的“外人”分得了3万元遗产。生前曾给保姆立遗赠协议家住万宁的刘老先生,妻子去世后因年事已高有病在身,于1991年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照料他生活起居的保姆李女士。李女士一直悉心照顾刘老先生,刘老先生深表感激。2000年初,他与李女士签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李女士尽生养死葬的义务,他将自己的一套住房在其去世后遗赠给李女士。此后,双方到当地公证机构对这份协议进行了公证。遗赠协议签订后,刘老先生一直与李女士一起生活。4年后给孙子立下遗嘱然而4年之后,刘老先生暗自改变了主意。2004年2月,刘老先生要求公证处撤销当初的公证书及遗赠扶养协议。应他的请求,公证处出具公证书,撤销了此前对遗赠扶养协议所做的公证书。2005年11月,刘老先生
    2023-06-14
    411人看过
  • 母亲病逝花费多兄妹五人争不休
    五个原本感情很好的同胞兄弟姐妹,却为母亲的医疗和丧葬费对簿公堂,势同水火。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了这起案件,就他们各自应承担的费用作出判决。已过世的老人是阿德等5人的母亲。1991年—2002年,老人随女儿阿英生活,并由她负责赡养。到了2003年,老人又跟随阿顺生活,由阿顺负责赡养。从2006年开始,老人身体每况愈下,先后两次住进医院。2007年10月,老人过世。前后共花去医疗、丧葬费4万余元。这些钱主要由阿德、阿智、阿玉、阿顺等4人承担,阿英也出钱为母亲买过一些药品。阿德等人讨论认为,父母的房产由阿英和阿顺两人继承,那么两人应该多承担一些母亲的医疗、丧葬费,阿英应承担其中的35%,而这笔钱已由阿德、阿智先代其支出了,阿英应将钱归还两人。这一方案遭到阿英拒绝。因协商不成,4人将阿英起诉到桂林市秀峰区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审理后,驳回了4人的诉
    2023-06-07
    205人看过
  • 父亲立遗嘱日后要妹妹签名确认吗
    父亲立遗嘱日后不用妹妹签名确认。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以及利害关系人,既不需要签字确认遗嘱,更不能作为遗嘱的见证人。遗嘱的法定类型就包括了:1、自书遗嘱;2、代书遗嘱;3、口头遗嘱;4、打印遗嘱;5、录音、录像遗嘱;6、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打印遗嘱以及录音录像遗嘱,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见证人。一、立遗嘱人不会签名应怎么办1、立遗嘱人不会写字,则不能采取自书遗嘱的方式订立遗嘱,可以通过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的方式订立遗嘱。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录音录像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
    2023-04-12
    378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嘱人
    词条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多份遗嘱,以最后所立的为准,但任何遗嘱都不能和已经公证过的遗嘱相抵触。 立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执行遗嘱时,应当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更多>

    #遗嘱人
    相关咨询
    • 四子女为争夺父亲"遗产房" 与八旬老母对簿公堂
      宁夏在线咨询 2021-01-22
      为了一套不足45平方米的房子,81岁的老母亲跟4个50多岁的子女对簿公堂。近日,福州台江法院判决,老母亲取得老伴遗留下来的房子产权。   法院审理查明,林依姆的老伴郑依伯去年去世,留下了一套位于台江的房子。郑依伯在2002年和2005年,曾先后两次立下遗嘱:将遗产交由林依姆继承。   但是老人的子女们认为,父亲十年前就患老年痴呆症,后来病情逐渐加重,到2003年已经丧失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他所立的遗
    • 为继承母亲遗产 一家人对簿公堂
      广西在线咨询 2021-01-21
      近日,许昌县法院审结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状告外公、外婆,要求继承母亲遗产的俩外孙女张甲、张乙,被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承担案件受理费610元。 家住许昌市建设路的张甲和张乙,现年9月岁,系双胞胎姊妹,2005年5月10日,其父母协议离婚。根据离婚协议,她们的父亲一次性支付其母亲5万元人民币作为补偿金,并于当日由她们的外公代领。2005年5月29日,张甲、张乙的母亲因病去世。其母亲离婚后,因
    • 为争父母遗产亲兄妹上法庭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南昌市西湖区法院日前一审判决一起继承纠纷案,按照被继承人最后的书面遗嘱,确定了各遗产继承者的应得份额。被继承人马龙俊、李桂美有三子一女,遗有大小房屋各一套,以及存款20万元。2000年,他们曾以书面遗嘱的形式对财产作了分配,但未实际分割。2007年2月,马龙俊又立下内容为“财产全权交妻子处理”的书面遗嘱。马龙俊去世后,李桂美又立下内容为“大房子老三、老四平分;小房子给大孙子。我所有的钱给老大”的书
    • 撕碎亲情争夺遗产祖孙几代对簿公堂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7
      为争多年前的遗产,祖孙几代人对簿公堂。12月2日,江西省新干县人民法院对这起继承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原告A、B、C、D对李双的遗产(原房屋1.25间)享有八分之一的份额。李双与王花系夫妻关系,共有子女E、F、G、H、I、J、K等。李双生前有二间半房屋。1990年李双病故,其妻王花1991年将房屋全部扒掉,翻建成新房。2004年2月21日被告K受其母亲王花委托,与开发商签订了《旧房联户开发承建合
    • 兄妹母亲协议内容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2
      时间所有人在什么时间约定然后每个人每个月支付多少钱怎么支付支付到什么账号或者支付宝给某一个人把这些所有的写清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