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才算经济诈骗行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产,才算经济诈骗行为。经济诈骗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我国现行法律上所讲的经济诈骗主要分一般诈骗、合同诈骗和金融诈骗。认定行为人是否有经济诈骗的行为,主要看是否满足犯罪四要件标准,也就是客体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
1、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2、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3、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
4、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5、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6、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公司诈骗员工是否有责任
1、看具体情况定。如果员工知道该公司从事的是诈骗活动而参与该诈骗活动的,员工要作为团伙诈骗的从犯或者主犯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不知情的,一般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金额,此时将会按照诈骗罪来进行一定的处罚。而我国《刑法》第266条当中已经明确了规定的诈骗罪的量刑的幅度和量刑的标准,而诈骗数额较大,实际上主要指的就是3000元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经济诈骗转换为经济诈骗
336人看过
-
要骗了多少钱才算经济诈骗
194人看过
-
经济诈骗罪常见行为
483人看过
-
什么样行为才算诈骗罪2024
463人看过
-
那么经济合同诈骗是怎么样的行为呢?
356人看过
-
行为人诈骗多少钱才算诈骗
317人看过
-
经济诈骗有哪些行为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30《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怎样定性为网络经济诈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28关于如何定性为网络经济诈骗问题一般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从实践中区分合同诈骗罪与经济合同纠纷。 1、看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 认定为合同欺诈行为主要看行为人采取欺诈行为的目的是否以欺诈他人钱财为目的,并且要考虑到诈骗行为与合同未实际履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行为人在签
-
我国何为经济诈骗?经济诈骗罪怎么处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4何为经济诈骗解释如下: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具体参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
行为人要怎样才会算是诈骗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22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第二,行为人侵犯的可以是公民的财产权益;第三,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第四,行为人只需要是一般主体即可。
-
那么经济合同诈骗是怎么样的行为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09经济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对方财产为目的,通过伪造合同、虚构单位或者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方式进行的诈骗。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无效票据或者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为担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