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破产时股东只需承担其认缴的出资额,清算组应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破产后清算事务移交给法院进行审理,以破产财产承担诉讼风险。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应尽心尽力、忠诚勤勉经营,避免破产并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破产时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在公司破产清算时,股东只需承担其认缴的出资额,而无需承担超过其出资额的债务。另外,根据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清算组在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在公司破产后,清算组应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由审理企业破产案的同一审判组织进行审理,以破产财产承担诉讼风险。
对于企业破产债务纠纷,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25条的规定,企业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致使所在企业破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企业尽心尽力,忠诚、勤勉经营,杜绝损公肥私、滥用职权等不法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尽到合理的注意,尽量避免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从而防范相应的民事赔偿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有限公司破产时股东只需承担其认缴的出资额,清算组应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对于企业破产债务纠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应尽心尽力、忠诚勤勉经营,避免不法行为,减少民事赔偿风险。因此,在企业经营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至关重要,需谨慎管理,以保护企业及其股东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八十三条 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发起人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
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依照本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一)无偿转让财产的;
(二)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三)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五)放弃债权的。
-
产品责任纠纷怎么承担责任
167人看过
-
公司破产债务怎么处理股东责任纠纷
344人看过
-
农药产品责任纠纷的民事责任
149人看过
-
如何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的破产债务纠纷
414人看过
-
破产责任和破产违法责任的区别
387人看过
-
财产损害赔偿责任纠纷与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的区别
73人看过
破产责任是指有关方面违反企业破产法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破产责任表现为有关人员造成企业严重亏损、导致企业破产。企业宣告破产后,由政府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查明企业破产的责任。... 更多>
-
民法中破产纠纷是否承担违约责任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8破产方若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则要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
产品质量责任责任纠纷有法律依据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7产品质量责任纠纷属是侵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二条,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处理产权责任纠纷的方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07关于房屋产权争议问题,有以下四种解决途径:和解、磋商、仲裁及诉讼。在各方自愿参与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以私下和解的方法解决纷争。若达不成共识,则可请求第三方机构协助磋商。若已无协商可能,可依据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的条款,向特定的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如仲裁结果未能得到接受,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
离婚后财产纠纷举证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2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说夫妻任何一方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相关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