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民法典规定禁止什么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我国法律禁止的婚姻行为,是为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禁止的行为包括有以下几种: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借婚姻索取财物、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家庭成员间的虐待、遗弃。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的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二、民法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一)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2、身份权。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也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二)财产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
1、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债权。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3、继承权。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著作权中也有人身权的成份)
三、司法解释与民法典的关系是什么
司法解释与《民法典》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关系,司法解释主要是对于《民法典》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
《民法典》49条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九条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并未死亡的,不影响该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
了解一下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有何区别
156人看过
-
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466人看过
-
民法典的婚姻禁止情形
428人看过
-
禁止限制婚姻自由的行为,特别是包办买卖和干涉行为
474人看过
-
民法典明确禁止哪些婚姻关系及其干预方式
312人看过
-
干涉他人婚姻行为法律规定有哪些?
130人看过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
民法中禁止哪些行为干涉婚姻自由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18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
民法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是怎么做到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4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如何认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是否犯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5首先,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即实施捆绑、殴打、禁闭、抢掠等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行为。仅有干涉行为而没有实施暴力的,不构成本罪;仅以暴力相威胁进行干涉的,也不构成本罪;暴力极为轻微的(如打一耳光),不能视为本罪的暴力行为;暴力行为致被害人重伤或伤害致死的,应按照处理牵连犯或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论处;一贯以暴力进行干涉,其中一次或几次暴力致被害人重伤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其次,实施暴力行为是为了干
-
民法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是否干涉婚姻自由?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91、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并不干涉婚姻自由,男女双方度过离婚冷静期期限后,即可办理离婚登记。 2、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3、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
非法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区别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0非法拘禁罪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区别:(1)如果以非法拘禁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且被害人未向司法机关告发的,不宜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由于本法规定了告诉才处理的原则,在处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非法拘禁罪的想象竞合时,如果当事人未告诉,就不宜按通常的处理原则适用非法拘禁罪;如果当事人已告诉,则应按想象竞合犯处理,以非法拘禁罪论处。(2)如果以非法拘禁方法干涉他人婚姻自由,引起被害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