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服一审赔偿金额的上诉状,给您提供以下内容:上诉是当事人的权利,对一审的行政赔偿金额不服,二审提出上诉可以
(1)提起上诉。诉讼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一审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都有权提起上诉。提起上诉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的上诉状形式。上诉可以直接向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也可以通过一审法院提起,实践中多采用后者方式。
(2)上诉的受理。二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经审查认为诉讼主体合格,未超过法定的上诉期限,应当予以受理,并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被上诉人,被上诉人应在收到上诉状副本后10日内提出答辩状。
(3)上诉的撤回。二审法院自受理上诉案件至作出二审裁判之前,上述人可以向二审法院申请撤回上诉。撤回上诉应提交撤诉状。撤回上诉是否准许,应由二审法院决定。经审查,法院认为上诉人撤回上诉没有规避法律和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符合撤诉条件的,应当准许撤诉。不准许撤回上诉的情形有:发现行政机关对上诉人有胁迫的情况或者行政机关为了息事宁人,对上诉人做了违法让步的;第二审程序中,行政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而上诉人因行政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而申请撤回上诉的;双方当事人都提出上诉,而只有一方当事人提出撤回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确有错误,应予以纠正或发回重审的。原则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有权自由选择救济途径,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在选择行政复议后,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仍可以再向法院起诉。该原则是我国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基本准则,说明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强制把行政复议程序作为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前置条件,行政复议并非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
对一审的行政赔偿金额不服,二审提出上诉可以吗
93人看过
-
高空坠物法律赔偿的依据有哪些
171人看过
-
被公司辞退,应该赔偿多少,赔偿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226人看过
-
如何确定假一赔三的法律依据及赔偿数额
370人看过
-
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状的范本有哪些
419人看过
-
离婚时如何确定赔偿金额的法律依据?
195人看过
行政赔偿主要方式: (1)支付赔偿金。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支付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 更多>
-
对赔偿的数额不服的上诉状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5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提高残疾赔偿金的依据是哪些,残疾赔偿金的法条依据有些啥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的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序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
-
申请国家赔偿的依据是哪些,有哪些法律依据澳门在线咨询 2023-04-06按照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具体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
-
法律上赔偿精神损害的哪些依据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2目前如果你是正常理赔程序,保险公司一般都是交强险内精神损害抚慰金不给赔付的。要你按照正常的赔付次序赔付。那么精神损害抚慰金就会到商业险里面进行赔付。而商业险精神赔付是不赔的。但是如果你通过司法诉讼的话,按照高院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是优先获得赔偿的,这个时候是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那么保险公司是不能进行免陪的。综上,如果你要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如果你是伤者的话,你就起诉保险公司,如果你是车主,你
-
有哪些法律依据?精神和物质赔偿的赔偿额度怎么计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9法律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具体数额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由法官根据过错程度、赔偿能力、当地生活水平等酌定,属于法官自由裁量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