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适用什么法律
关于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规定如下: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具体如下:
1.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并进而对其作出裁判时,必须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2.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除了依据法律、法规之外,还应依据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审判活动。
3.法院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民事法律规范审理案件。
二、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多少
我国相关法律中所规定的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行政诉讼有共同被告吗
行政诉讼,可以有共同被告。如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等。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第四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
行政诉讼法律原则:法律适用要领
25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则
267人看过
-
行政诉讼如何适用刑事诉讼的法律解释
422人看过
-
法律适用对行政诉讼结果的影响
250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行政诉讼的适用方式
80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但不能都适用
157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行政诉讼与行政活动的法律适用区别是什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1行政诉讼与行政活动的法律适用区别如下:1、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的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理行政案件,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的活动。这样行政诉讼中只有人民法院才是法律适用的主体,才有权适用法律。而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只是诉讼当事人之一,在行政诉讼中无权决定对法律的适用,即不能最终依法确认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因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地有什么区别?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7行政复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律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法》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区别 1、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一般由原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受理,特殊情况下,由本级行政机关受理。 2、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的范围,应当适用行政
-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中绝对不能适用的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4《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
保监会行政复议书行政诉讼适用法律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为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复议办法》、《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监管职责规定》等有关
-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如何适用法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是通过解决行政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制度,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但前者是行政性的,后者是司法性的,它们的程序、方式、法律后果存在着差异: 1、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我国法律、法规对当事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的规定,除行政复议前置和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定的情形外,还赋予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