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证明造假的法律后果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9 15:42:40 329 人看过

离职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职工已经自原单位离职,与原单位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很多企业会要求员工入职前提供离职证明,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查明原告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是假的,那么,员工属于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且不用向劳动者支付任何补偿。

而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离职证明造假的风险

1、即使按假的离职证明你被录取了,新单位给你交社保是就会发现你的社保截止日和你的离职证明日期不符合。

2、一般用人单位招聘比较重要的岗位都会进行背景调查,一个电话就会知道真相了。

3、用人单位也会对你的诚信产生怀疑。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四)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2: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离职证明相关文章
  • 造假制假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制假造假售额在5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刑事责任:犯本罪的,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罚倍以下罚款;伪劣商品罪的处罚情形如下: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罚倍以下罚款;销售金额50万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度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罚倍以下罚款;销售金额200一万元以上的处15年度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罚款以下的罚款或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该罪的量刑由销售额决定。制假造假是种什么行为制假造假是种违法行为,严重就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19
    220人看过
  • 假土地证的法律后果
    违法,造假土地使用证违法的,土地使用证是确认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严重的要付刑事责任。土地证上的使用权对是指什么意思土地使用证是没办法出让的,是我们通过出让这种方法获得了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后再去办理土地使用证的,随后可以再转让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意思就是向国土资源部交了土地出让费以后,国土资源部把国有土地使用权交给当事人使用的一种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
    2023-07-05
    164人看过
  • 离职承诺书没有离职证明有法律效果吗
    没有离职证明,原单位又不能或者不肯补充出具离职证明,当事人不得已,只能出具离职承诺书,该承诺书是有法律效果的。离职手续,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也可以与单位协商,如果单位有违法的,可以直接离职。如果单位故意刁难,可以去劳动局申诉。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
    2023-02-28
    327人看过
  • 伪造离职证明违法吗,离职证明必须要开吗
    一、伪造离职证明违法吗伪造离职证明违法。造假如果被单位发现是有很严重的后果的。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根据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二、离职证明必须要开吗离职证明必须要开。离职证明作用,是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按照正常手续办理离职。证明是自由人,可以申请失业金或应聘新的职位。可以凭此转你的人事关系、社保、公积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内的;(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三)用人单
    2023-06-27
    223人看过
  •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法律后果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是无身份证制作权的人制作虚假的居民身份证;“变造”,指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在真的居民身份证上进行变更,改变姓名、年龄等事项内容。“居民身份证”,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印制、管理、颁发的,发放给境内的年满16周岁中国公民以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2条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第3条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
    2023-05-05
    68人看过
  • 开假的入院证明后果
    一、开假的入院证明后果病假条是医学诊断证明书,是医学证明文件,根据《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由执业医师亲自诊查之后,根据患者病情治疗需要出具。任何单位代开病假条都是违法行为,代开的病假条属于虚假证明,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通过第三方代开病假条的,一经查实,应按旷工处理。二、病假证明与休假证明的区别有哪些病假证明:1、证明直接找医生开,需要有医院公章。2、医院医生开了证明如果写明周一的时间,那么周一周二都就算病假。3、病情重不重,只能够根据医生的诊断判断,通常医院都会出具诊断证明的,只要你在那里就诊的,如果有朋友就会更方便些。休假证明书:1、医生根据病情开具休假证明书。2、患者持病历(或手册)及休假证明到专科分诊处,经护士核对无误后盖专科标记章。3、患者持盖有专科标记章的休假证明书到门诊楼一层询问处,加盖休假证明章。4、急诊科开具的休假证明书在急诊科分诊台盖章。5、感染性疾病科开具的
    2023-06-16
    110人看过
  • 抵押贷款造假离婚的后果
    用假离婚证抵押贷款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以欺骗的手段获得贷款的,会被立案追查。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办假离婚证贷款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1、用假离婚证买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有人可能会问,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我本人去办的,我还会有刑事风险吗这个真不好说。有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
    2023-07-10
    321人看过
  • 身份证件伪造、变造、买卖的法律后果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伪造证件根据犯罪情节轻重程度和证件类型,一般处以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变卖、买卖身份证件表现为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该罪对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明确的阐释,对于不同犯罪情节下的刑罚进行了界定,司法实践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界定。其中,该刑法明确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的情形一般被处以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一般会被处以小于三年的有期徒刑,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中国对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判刑标准中国对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判刑标准:自然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2023-07-01
    329人看过
  • 学术造假后果要负法律责任吗
    学术造假可以构成科技人员的违规行为,依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和相关规定处罚。一、安全员挂靠是否会判刑?会判刑。挂靠后的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则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会判刑。证书挂靠是典型的违规行为,市场监管局和各建筑主体、相关行业执法部门,都有权力进行查处,轻则吊销资质,纠正违规行为,如果因挂靠证书导致出现责任事故,还要严肃追究挂靠单位和个人的刑事、民事责任。二、不能拒收现金是哪条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视性措施排斥现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整改。整改期限届满后仍然存在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三、监管谈话是什么处罚不算是处罚。监管谈话一般是指有权监管部门对被监管对象的违规或者涉嫌违规行为进行规劝或者批评的行为。一般在证券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对金融证券业的监管时常用。或
    2023-03-21
    304人看过
  • 医生伪造医疗证明的后果
    一、医生伪造医疗证明的后果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工伤出院需要医生开哪些证明工伤出院需要医生开的证明:1、误工费的证明:需要全休多久,而不是注意休息2、护理费的证明:住院期间需要几人护理及护理的天数3、营养费的证明:需要加强营养补充及营养的种类、费用4、后续治疗费的证明:后续治疗及治疗的时间、费用5、关于辅助器具费用:辅助器具及辅助器具的种类、价格三、工伤需要什么证明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工伤需要以下证明:1、属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统计范围的伤亡事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具体的结论批复2、因工作紧张突发疾病,应提交工作紧张的证明材料3、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提交
    2023-04-14
    304人看过
  • 轻伤造假的后果
    经济犯罪
    一、轻伤造假的后果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涉嫌虚假诉讼的,那么后果是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二、伪证罪怎么处理刑法30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
    2023-06-06
    126人看过
  • 未明确说明的法律后果
    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保险人未履行对一般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时,应当赔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因此产生的实际损失。保险人对保险条款的说明义务,不因保险合同条款是对保险法规定内容的合同化而免除。“责任免除条款”中包含有通常人不易理解的专门术语时,保险人对其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等所作的解释与说明,应当达到通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否则该“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合同未履行的法律后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的法律后果具体如下: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此外,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责任。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3、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一时履行不能
    2023-08-18
    182人看过
  • 传谣造谣的法律后果
    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假冒伪劣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
    2023-04-01
    457人看过
  • 职务发明创造的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一、专利权人有哪些专利权人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也就是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人类型专利权人包括三种类型:1、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2、发明人、设计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
    2023-06-22
    325人看过
换一批
#常用证明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 离职证明的作用是用人单位防止就业人员同时兼任两分以上工作,减少公司机密泄露的几率或其他特殊需要;新单位担心你和原单位还有未了结的涉及... 更多>

    #离职证明
    相关咨询
    • 2022年离职证明造假会有什么后果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1
      劳动者持假的离职证明欺骗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用人单位为此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劳动者的法律责任。使用伪造企业的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有离职证明造假犯法吗离职证明违法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1
      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查明原告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是假的,那么,员工属于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要求确认劳动合同无效,且不用向劳动者支付任何补偿。
    • 如果人们进行离职证明造假将会有什么后果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
      劳动者持假的离职证明欺骗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用人单位为此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劳动者的法律责任。使用伪造企业的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离职证明时间造假会有什么危害后果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0
      离职证明造假,新单位在缴纳社保费用时会发现日期不对,不过既然你造假了,就把日期造到你真正离职那天 新单位(雇主)与您签订合同时,会提到如乙方学历等其他资料造假,甲方有权立即终止劳动合同,切不必支付任何赔偿 还有如果新的单位即使没有揭发你,也不要以为躲过了,实际上这在影响楼主日后的升迁和加薪等问题,总之,希望楼主工作顺利。
    • 离职证明造假犯法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9
      离职证明造假犯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