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几个误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42:34 336 人看过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日渐突出,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也给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带来灾难和不幸,这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999年6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当》,并于1999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政府的大力关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探讨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几个误区。发现并走出这些误区,在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生存因素

当前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研究上,忽视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生存因素。生存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权,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庭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国家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还有许多的人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尤其是的低收入和无收入的贫困人口,在各类犯罪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差别不大,都处于很低的层次,因而,曾经有较大时间的抵犯罪率,但处于目前社会转型时期,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生存需要因素上的犯罪出现大幅度增长是很正常的情况,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这从司法实际中的案件上也得到了印证。

我们认为,不应该忽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的生存因素,古语说的好民以食为天,犯罪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但都不能与生存因素相比。忽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的生存因素,是很危险的,必然会导致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上的偏差。所以,对于那些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未成年人来说,解决他们的温饱和教育问题才是第一位的,也是避免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根本途径。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不懂法

很多人在谈到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时,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总是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不懂法,他们缺少法律知识,是法盲,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因而,做出了犯罪行为,如果我们加强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他们懂法就会知法、守法,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的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但这并不是导致他们犯罪的根本原因。我们大家都知道,法律是维系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但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却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事实上,抛开极特殊的情况,几乎所有的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的,是不应该的,是违背道德的,但却依然故意去实行。所以,我们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法,而是道德上的原因。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归结为不懂法,从未成年人本身来说,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犯罪的根源的表现,是一种不负责任、推托责任的托词。而对于研究这一问题的人来说,是走进了一个很大的误区,没有发现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因而,由此出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就十分令人怀疑。

我们认为,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制教育,当然是必要的,但是这不能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方法和对策。事实上,我国法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条款,即可能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消极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对策在于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三、我国教育体系目标的设定上的误区

有一项调查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问到中小学生将来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国的中小学生的答案是,将来要做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作家、诗人,而外国的中小学生的答案更我的是,推销员、司机、工人等普通人。可能有的人会感到高兴了,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真有场所,有理想、有抱负,外国的中小学生太没有出息了,可是,先别高兴的太早了,看一下实际情况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们的中小学生有多少成了科学家、作家呢?成为普通人的应该是绝大多数。因而,有人指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除了极少数人,大家都是失败者。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目标定位的一个误区,这使我们的学生因目标过高而对前途失去信心,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把学习当成了苦差事,对教育产生了抵触。这不是增加大学的招生数量能够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普通教育应该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其目标设定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普通的、合格公民,这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目标的符合实际的定位,而高等教育的目标才是培养所谓的精英,只有这样,普通教育才会为未成年人所接受和认可,从而减少普通人的失败感,减少对教育的抵触情绪,增加成功感,才会培养出合格的普通公民,才会超越有效地降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实现教育的本来的目的。

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轻刑化问题

一提到轻刑化就会想到对未成年人犯罪判处缓刑的问题,实际上对未成年人犯罪决不能一缓了之,犯罪作为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受到刑罚的严厉处罚,未成年人也不能例外,但由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在处理上从轻、减轻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我国现有的司法资源有限,应付正常的司法任务,已经是超负荷工作。从社会分工来说,犯罪现象就像疾病,医院的责任是治病而不预防,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能是处理犯罪,而不是预防犯罪。我们认为,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该加大非刑罚处理的力度,我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应当从立法上予以完善,设立一些简便的非刑罚处理方式,例如,坠条件的不起诉方式等等,使犯罪的未成年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五、关于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经过刑事处理后,又重新犯罪的问题,在初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实际上,这类情况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能较好地解决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问题,就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客观地说,未成年人犯罪后,各个方面环境条件使他们很难重新融入社会,而这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而重新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们认为,对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罪犯应该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以教育为月,惩罚为辅的原则,预防其再一次走上犯罪道路,而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各界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对那些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未成年人来说,更是如此,社会应该为他们创造生存、就业和受教育的条件,避免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走向犯罪的道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4日 07: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未成年犯罪相关文章
  • 走出预防职务犯罪的误区
    目前职务犯罪预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基础和工作实践上还没形成扎实的理论体系和固定的工作模式。全国各地在开展这项工作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做法和模式,同时在理论和思维观念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笔者认为目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预防部门的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各单位无关;与检察机关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就是寻求到了“保护伞”;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在扩张权力等等。开展职务预防犯罪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误区,笔者认为一是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接纳,一些同志对此理解不深;二是我们的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不到位;三是我们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四是某些部门单位领导的法制观念淡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的。特别是单靠检察机关来开展这项工作是不
    2023-06-11
    307人看过
  • 前罪与未成年人累犯问题探讨
    不会。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犯罪是经常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如果年满十六周岁的,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前罪是犯罪分子在未成年时犯的,而后罪是成年后犯的,是不会构成累犯的。缓刑犯能否构成累犯的研究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缓刑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又犯当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不是累犯对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甚至理论界始终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笔者发表的第一篇小稿(2000年发表于省法院所办刊物)就是商讨这个问题的,以后又好几次在《人民法院报》等处看到对同类案例定性分析文章,这些文章均持否定论,认为不构成累犯,与笔者的观点相左。否定论的论据来自于法律条文本身。先看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
    2023-08-07
    45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监狱押解问题
    该段内容讲述了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由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惩罚,并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主要是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监狱应与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条件。同时,未成年犯年满十八周岁,剩余刑期不超过两年的,仍可以留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由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惩罚。在执行刑罚时,应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主要是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监狱应与国家、社会、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为未成年犯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犯年满十八周岁,剩余刑期不超过两年的,仍可以留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剩余刑期。 合 作 共 育 : 监 狱 如 何 与 学 校 、 社 会 共 同 助 力 未 成 年 犯 改 造 ?合作共育是监狱如何与学校、社会共同助力未成年犯改造的重要实践方式。在未成年犯的改造过程中,家庭、
    2023-09-11
    465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未遂自行中止的刑罚问题
    未成年人强奸案件应当依法考虑的法定情节有初犯、自首、立功、从犯、胁从犯、未遂、预备犯、中止犯等。应当将法定情节作为确定量刑幅度的主要依据,再考虑酌定情节。既不能将法定情节作为唯一的量刑标准,忽视酌定情节,也不能强化酌定情节而弱化法定情节,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终合考虑。未遂犯是犯罪的一种形态,具体是因为实害结果没有发生,所以产生了未遂的情况,一般未遂犯相比较既遂犯而言,量刑要轻一些。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十六、将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修改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
    2023-07-07
    482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问题的特点是什么?
    未成年犯罪问题的特点是什么?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犯罪主体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二)从犯罪手段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罪犯作案的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所谓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所谓智能化,一是指未成年人在犯罪中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例如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二是实施高科技犯罪未成年人越来越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犯罪,例如网络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反侦察能力不断增强,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
    2023-04-19
    488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与累犯:法律问题分析
    不会。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犯第一个罪的时候未满十八周岁,即使犯第二个罪时已满十八周岁,也不构成累犯。未成年人构成累犯说法是否成立未成年人构成累犯的说法目前还不成立。1、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一般累犯,但可以构成特殊累犯。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特殊累犯比一般累犯有更高的水平,因为未成年人甚至不能构成一般累犯,未成年人自然不应构成特殊累犯;2、没有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是否构成累犯,可以通过分析条款内容和比较特殊累犯得出结论。从目前的法律来看,未成年人构成累犯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但公安部门仍将严厉打击未成年人多次犯罪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2023-08-17
    24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背后,谁在教唆?——老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处理问题
    老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处理具体如下:教唆别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18岁以下人员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不犯教唆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对教唆犯的处罚,75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应该怎么定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犯定罪要满足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间接正犯。2.必须有教唆行为,教唆行为的实质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如果教唆犯实施
    2023-07-12
    42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中的寻衅滋事罪判决问题
    未成年寻衅滋事的判刑标准:1、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对寻衅滋事不承担刑事责任,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管教,必要时,政府也可以接受教育;2、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别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未成年寻衅滋事要判多久1、首先需判断未成年寻衅滋事是否构成犯罪,我国刑法规定针对不同的寻衅滋事行为需情节严重,或造成公共秩序混乱,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才构成犯罪,若行为不构成犯罪,则根据行为情节判断是否需要受到行政处罚。2、其次,若行为满足犯罪条件,还需判断未成年人的年龄,年龄在16岁以下的不予刑事处罚,法院会依情况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能由政府收容教养;年龄已满16岁未满18岁的,会在该罪的法定刑种类及幅度下根据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该罪的法定刑为五年以下有
    2023-07-03
    13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及有关问题探讨
    随着全球性的犯罪低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遏制及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刑事法律所关注的焦点。基于未成年人不同于成年人独特的身心的特点,各国刑事立法在确定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也都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对其在刑事责任的承担上做出了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规定。我国法律界习惯将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罪犯统称为未成年人犯罪。随着治安状况日益严竣,未成年人犯罪也正在不断地增加,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正确刑罚,已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法第三十八条又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两条规定明确了对未成年犯刑罚的方向。并针对未成年犯的适用罚金刑、缓刑、减刑、假释与累
    2023-06-11
    110人看过
  •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犯法律责任问题
    根据素材,未成年人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将被判处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将处罚款五日以下或拘留五百元以下。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予处罚,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有的未成年人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将被判处五日至十日的拘留,并处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将处罚款五日以下或拘留五百元以下。另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未 成 年 人 打 架 有 法 律 责 任 吗 ?打架斗殴是一种不良行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打架斗殴情节轻微的,使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聚众斗殴罪处罚。如果打架斗殴造成轻伤以上,则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被
    2023-10-04
    430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成年与未成年的区别
    根据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者年满十八岁后,将按照实施犯罪行为时确定的标准进行犯罪年龄的认定,但仍将按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十六岁以下的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未成年时犯的罪,成年后仍然有法律后果或者继续犯罪的,只追究成年后的刑事责任。在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结束后,如果犯罪者已经年满十八岁,则犯罪年龄将按照实施犯罪行为时确定的标准进行,仍将按照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处理。同时,十六岁以下的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未成年人未成年时犯的罪,成年后仍然有法律后果或者继续犯罪的,只追究成年后的刑事责任。 未 成 年 人 犯 罪 如 何 追 究 刑 事 责 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已满十二周
    2023-09-28
    375人看过
  • 性侵犯针对未成年人的严重问题
    构成强奸罪,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唆未成年的,会从重处罚。根据《》第条,【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强奸未遂与强奸终止的区别我国《刑法》第二十三、第二十四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没有把犯罪完成,即犯罪分子主观上所追求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中止可
    2023-07-03
    466人看过
  • 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吗?
    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吗?民法典包括未成年犯罪问题。(1)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他同样不承担其他的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我国设立有工读学校和收容教养所,其适用对象就是有危害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2)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可以追究行政责任。从警告到开除,不同级别的行政处分适用于不同危害程度的违法行为。一旦被学校开除,正常受教育的机会就会被剥夺,自己以后的职业技能技术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求学就业的道路更加艰难。(3)未成年人的家长应当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承担财产赔偿责任。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财产赔偿的结果就可能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物质环境,甚至还可能动摇其家长培养教育的信心。(4)法律还赋予了其他公
    2023-04-13
    169人看过
  • 未成年几个人打一个人什么罪
    对方如果构成轻伤或重伤,打人者需负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如果在轻伤以下,则需受到治安处罚。如果构成轻伤以上,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而追究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由未成人的监护人承担。一、未成年动手打人怎么处理未成年人动手打人,不满十四周岁的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受到拘留、罚款的处罚。如果对方伤得比较重构成了刑事责任,未成年人致人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当事人也需要依法承担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未成年帮人砍人犯法吗?不管年纪大小,砍人属于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只不过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要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因为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要负有民事侵权责任,未成年人属于无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责任由监护人承担。三、未成年杀人怎么
    2023-03-14
    5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犯罪
    相关咨询
    • 几个问题有关犯罪未遂问题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8
      犯罪中止,需要有五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从犯罪预备到犯罪呈现出结局之前的过程; 二是自动性,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 三是客观性,就是客观上要有中止的行为。 四是有效性,就是没有发生犯罪人希望发生的犯罪结果。 五是彻底性,就是彻底的放弃了正在进行的犯罪。《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两个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构成犯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2
      建议和对方协调解决,必要时可以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
    • 请问走私毒品罪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05
      未成年人走私毒品被抓罪行是否成立有以下两种情况: 1.不满十四周岁走私毒品的不构成犯罪,有行政机关处罚,家长严格管教; 2.十四周岁以上有该行为的,构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在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
    • 关于招聘未成年人犯法问题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6-30
      犯法。参照法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和个
    • 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
      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06
      未成年上网规定有: 1、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进行分类,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应当进行适龄提示和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 2、未成年人游戏登录时间会被控制,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未成年人不得登录游戏账号进行网络游戏服务。 3、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进行直播账号注册也不得进行主播服务。 4、其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