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08:11:35 203 人看过

近年来,我国地震、雪灾、旱灾、洪灾等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农业自然灾害成为影响农民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事实上,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不仅仅是农民负担的一种私人成本,也是一种社会成本,政府对于农民救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欲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光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科学发展的目标出发,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的财产安全,释放农业风险管理的外溢效应,实现风险分散的公平与效率,最终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与进步。

一、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建理念

目前我国农民最大的问题是,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究其原因,除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抗灾能力脆弱等之外,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救助体系缺乏明晰的构建理念,使得政府、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定位不科学。这在农业保险上表现得最为直接:要么过于依赖政府,由政府包办;要么完全依赖市场,主张完全市场化、商业化。然而,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源有限,农民的实际补偿水平与受灾损失程度往往不成比例。那么完全依赖市场又是否可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看,农民投保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投保率低下;另一方面,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过高,使得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承保。

进而言之,一个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促进农民科学发展为构建理念,使农民基本生存得以保障、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个人发展得以促进的救助体系才是人性化的、可持续的。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保险公司为主体、农民适当负担的农业保险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生产引导、技术支持、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等措施的落实,可为促进农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建路径

组织管理立体化。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组织系统,是一个包括政府的专业机构、公益性社会团体、农民互助组织等在内的立体化管理体系。政府层面,纵向而言包括中央及地方灾害救助组织机构,例如国务院或省级政府所设立的灾害救助委员会及其各成员单位;横向而论,包括中央及地方的灾害应对指挥部、决策的专门执行机构、灾害的救助中心等。要建立以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依靠群众,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原则,组织、协调政府机关与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民兵预备人员以及志愿者积极参与的灾害救助体系。

制度保障法制化。一是着力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环境下,以制定单独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法》为核心,以农民为本位,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科学、完备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法律制度。尤其要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重点发展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要注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差异性,各地因地制宜,根据抗风险能力的不同和地区、保险对象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保险手段。另外,还应当设计和开发符合当地农业风险和保障需要的保险产品、尝试研发新险种、建立农业保险补偿基金和再保险基金、建立合作保险社、互助保险基金和巨灾损失基金等。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考虑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构建新型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以互助合作为原则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为依托逐步发展农村福利事业,最终建立城市农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础建设科学化。随着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从农民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水、路、气、电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科学化程度低的瓶颈。为此,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化,为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退耕还林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等。二是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三是提高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健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作为贷款担保资金,确保银行贷款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健全完善国家、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和鼓励,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风险管理系统化。应根据灾前、灾中和灾后的不同情况,建立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综合管理防范体系。一方面,建立复合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灾害预防制度。针对同时发生的不同自然灾害进行同步监测和预警的立体交叉型系统,对自然灾害进行早期预报,提早防范;与此配套,建立灾害预防及救助准备制度,包括灾害预防及救助组织的建立与业务工作的开展制度,灾害监测、预报、灾情发布制度,灾害预防及救助物资、器材的储备及检查制度等。另一方面,建立综合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及应对救助制度。对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通过整合后的组织和社会协作,对灾害进行全过程管理;与此配套,在灾民安置方面,采取政府集中安置与投亲靠友相结合、临时安置与永久安置相联系的方法;在灾民补救方面,采取政府救助与社会募捐、亲友资助与保险赔付相结合的办法化解风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5日 07: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灾害救助相关文章
  • 中央发布自然灾害救助补助标准
    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灾群众维修损坏住房。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自然灾害房子倒塌国家补偿标准自然灾害房子倒塌国家补偿标准如下:1、一般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0.83万元;2、困难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1.23万元;3、五保户、低保户一级危房,户均补助2.23万元;4、五保户二级危房
    2023-07-02
    83人看过
  • 自然灾害等级评估体系
    按照自然灾害的重大程度从重到轻依次分为I、II、III、IV这4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启动条件从死亡人数、紧急转移安置或需紧急生活救助人数、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数、干旱造成缺粮或缺水困难需要救助人数等方面作出了规定。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一)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二)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三)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四)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本标准作为各地区、各部门报送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023-07-19
    427人看过
  • 福泉市自然灾害救助管理规定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福泉市民政局制定的《福泉市自然灾害救助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11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四十一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福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九年十一月十日福泉市自然灾害救助管理规定福泉市民政局第一条为确保灾区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根据《贵州省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办法》、《福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救助管理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自然灾害,是指因干旱、洪涝、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造成的损害。第四条自然灾害救助应当坚持专款专物使用、重点使用、无偿使用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五条自然灾害救助应当实行现金救助、实物救助和其它服务形式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年受灾情况
    2023-06-07
    400人看过
  • 自然灾害救济措施
    国家减灾委员会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协调开展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海宁市丁桥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各行政村(社区):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灾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救灾职责,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省、嘉兴、海宁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要求,现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丁桥镇人民政府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主题词: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抄送:市民政局丁桥镇人民政府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发海宁市丁桥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目标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灾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救灾职责,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
    2023-07-20
    122人看过
  • 西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办事指南
    一、受理部门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二、部门职责因灾造成灾民生活救助工作,安排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采购、管理、调控救灾储备物资,协调救灾物资调拨和使用。组织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捐赠及其它专项捐赠。三、办事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办、国办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意见》、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西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西藏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四、适用范围发生在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农牧民群众。五、救助条件凡是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农牧民群众,均可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六、救助程序受灾群众救助申请程序:1、个人申请;2、村委会公示评议;3、乡(镇)人民政府核定;4、报县级民政部门核查审批,发放灾民救助卡;5、报地区行署、拉萨市民政部门审批、备案。七、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
    2023-06-07
    413人看过
  •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包括
    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包括:1、社会救助最根本的目的是扶贫济困,保障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救助法治化是维护并实现困难群众基本权利的核心内容之一;2、当前我国社会救助法治缺失,而以公法和私法为主要架构的二元法律结构体系对于社会救助的规范相对贫弱。社会救助法治进程必须形成合理健全的社会救助立法机制,寻求公法私法外的社会救助法的生存空间和价值张扬,建立相对独立的子系统;3、要规范公权对社会救助的干预,适当配置权力,切实依法行政,防止权力异化;通过立法培植中间力量,尽快推进并实现社会救助的多元化和社会化。要规范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规划和体例,尤其防止制定错位的下位法来实施上位法的现象。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
    2023-08-12
    92人看过
  •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有条件限制吗
    申请条件:本辖区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对本辖区常住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进行救助。申请材料:1.《xx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审批表》,收原件;2.《申请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收原件;3.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4.户口簿,验原件收复印件;5.受灾情况证明照片,收原件;6.申请人粮食直补账号,验原件收复印件。办理程序:1.申请人携带相关材料到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填写《荷塘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审批表》;2.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材料齐全完整、符合法定形式,则予以受理,出具回执;由村组联评小组对拟救助名单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无异议或评议不能成立的,经办人在《荷塘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
    2023-04-27
    317人看过
  • 快递公司是否收取自然灾害救援费?
    快递公司和用户之间形成的是运输合同关系,作为承运人,有义务把委托人的相关运输标的物,安全及时送达目的地。如果快递公司在运输过程当中遇到突发情况,除非是不可抗力,否则的话造成标的物毁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消费者可以向快递公司主张索赔。建立自然灾害善后补偿机制关于自然灾害善后补偿问题,目前,中央财政没有列支专项资金予以补助。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凡是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地方政府一般会对遇难者家属予以适当的资金补助,这样不但有利于善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对灾区贫困家庭而言尤为必要。目前,我国各地关于自然灾害的善后补偿标准,还没有统一的口径,现有补偿标准也因不同灾害过程和不同地域而异。在自然灾害善后补偿机制方面,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制定了明确的国家抚恤标准。例如,日本政府规定地震灾害遇难者若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抚恤金每人500万日元(约合32万元人民币),非主要劳动
    2023-07-12
    487人看过
  • 民政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
    为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2004年审定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损失情境,将民政部应对自然灾害工作设定为四个响应等级,明确工作规程如下:一、四级响应(一)灾害损失情境某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境之一的:(1)死亡30人以上,小于50人;(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小于30万人;(3)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小于10万间;或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死亡20人以上,小于50人;(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小于30万人;(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小于10万间;或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二)启动程序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
    2023-06-07
    163人看过
  • 骗取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将受到处罚
    《办法》要求市、区人民政府设立自然灾害救援物资储备仓库。市储备库按照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标准储备救灾物资,区储备仓库按照7000人紧急转移安置标准储备救灾物资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范围包括为灾区受灾群众提供食品、衣物、住房、药品等临时生活补助;帮助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过渡期的生活困难;灾难受害者的葬礼和他们家人的精神慰藉;因灾害倒塌房屋的恢复和重建补贴;为因灾害而陷入困境的人提供受损房屋维修补贴;为灾民提供冬春生活救助;救灾生活物资的紧急采购、储存和运输费用灾后紧急时期的生活救助,应当以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需要为原则,确保灾民有衣食住行和医疗;灾后过渡期,生活补助金按当年所在区最低生活标准发放,救济期限一般为3个月。本办法规定住房重建补助金发放到“所有家庭”按每户3万元、五保户5万元的标准,因灾害造成的;根据房屋损坏等级评定标准,房屋灾害损坏维修补贴标准分为两级:一般损
    2023-05-07
    300人看过
  • 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4月13日,省政府发布了《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出台预案旨在提高紧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一、我省自然灾害基本情况我省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频发,重大灾害事件不断出现,近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上升,救灾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总的来说,我省的灾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历史上除了破坏性地震,台风、洪涝、干旱、雪灾、风雹灾、火灾、病虫害灾以及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我省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二是台风次数多、强度大,每年有多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省,2004年登陆我省的14号云娜台风是1956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台风;2005年有5个台风影响或登陆我省,是1992年以来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最多的一年。三是灾害损失比重加大,2003、2004、2005年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是62.9、257.3、441.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0.
    2023-06-07
    268人看过
  • 农村房屋自然灾害补助实施规定
    具体规定是: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应主要通过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以及地方政府帮扶等方式加以解决。《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2023-07-07
    54人看过
  • 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思考
    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从1950年代建立起来的,它是在一种低水准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救助制度与我们政府今天高举民生主义大旗,倡导以人为本,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实施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极不相适应的。因此,加快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尤为显得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笔者就新型农村社会就助体系建设谈几点思考。一、坚持公平的原则农村社会救助必须充分体现公平的原则,坚持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坚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地救助一切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这是实现解决社会弱势群众的生存危机并保障其基本生活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弥补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的缺陷、保障整个社会经济与全体社会成员协调有序地发展的内在要求。二、实行低水平原则在前面我提出了我国现实执行的农村贫困标准过低,那么应该确
    2023-06-07
    373人看过
  • 国家农作物自然灾害补偿标准
    国家农作物自然灾害补偿标准如下:1、种粮直补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3、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范围内实施,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补贴234亿元支持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7、小麦、水稻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保持水平不变;8、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51亿元,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补贴35亿针对生猪养殖场、圈舍改造、良种引
    2023-08-09
    200人看过
换一批
#社会保障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灾害救助是国家或社会对因遭遇各种灾害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灾民进行抢救和援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救助,使灾民摆脱生存危机,同时使灾区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更多>

    #灾害救助
    相关咨询
    • 中央自然灾害救助补助标准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5
      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 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 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
    • 自然灾害给予国家什么补助呢?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03
      补助项目主要有六大项:灾害应急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过渡性生活救助、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内容: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
    •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二十七条具体有哪些内容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9-11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
    •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31条新规是怎样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11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22条有什么新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民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调拨、分配、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