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量刑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31 11:42:44 475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毁坏尸体罪要怎么量刑的

构成毁坏尸体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侮辱尸体罪,是指以暴露、猥亵、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损害尸体的尊严或者伤害有关人员感情的行为。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风尚。主体是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尸体而故意进行侵害。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二条规定,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谩骂侮辱侵犯了什么权

一般辱骂行为侵犯了对方的名誉权,构成民事侵权责任,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的、侮辱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杀的,因受侮辱导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实施侮辱行为等,构成侮辱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侮辱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侮辱罪情节严重的标准如下:

1、多次捏造事实侮辱被害人;

2、捏造事实造成被害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

3、捏造事实侮辱被害人造成不良影响的;

4、侮辱被害人导致精神障碍或被害人自杀。侮辱罪是指利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开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别的方法公然侮辱别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别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22: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少数民族相关文章
  • 侮辱少数民族的著作在哪里举报
    一、侮辱少数民族的著作在哪里举报(一)12318举报非法出版物可以进行举报。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主要受理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艺术品、网吧、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的群众举报。公众可直接登录网站,填写举报信息。文化部将安排专人在后台进行处理,并视具体情况进行直接查处或交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进行查处。(二)12318举报受理范围根据有关文化市场法律法规,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受理对以下领域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1营业性演出活动2歌舞娱乐和游艺娱乐等场所经营活动3艺术品经营活动4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活动5互联网音乐、互联网游戏、互联网动漫文化活动6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其他文化经营活动二、、著作权侵权去哪里举报?可以向向市新闻出版或执法局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要求侵权者赔偿损失。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
    2023-03-21
    153人看过
  • 侮辱少数民族如何处罚
    侮辱少数民族怎样处罚侮辱少数民族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侮辱少数民族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处治安管理的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按刑法要求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七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6-03
    122人看过
  •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判决书是否有用
    一、什么叫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如何认定(一)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区别1、犯罪客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个人的人格和名誉;而本罪侵犯的则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主要是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侮辱、诽谤行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还可以采取口头、动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则是特定的人
    2023-04-01
    446人看过
  • 少数民族是否受到足够保护?侮辱罪的判决标准
    侮辱少数民族的量刑标准是: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了侮辱诽谤罪能判多少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犯侮辱罪与诽谤罪的量刑标准是一样的,即侮辱或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诽谤罪因一般情况下系自诉案件,需要自行收集证据,鉴于自诉人证据收集能力没有公权力作为依托,所以即便客观事实可能构成犯罪,但查明的法律事实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所以多数情况下自诉人自诉难以得到法院支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023-07-08
    185人看过
  • 少数民族歧视作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对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立案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一般是指,在出版物中,行为人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该犯罪过程中,必须具有恶劣的情节,出现严重的后果,这样公安机关才可以进行立案追诉。贪污贿赂犯罪如何立案贪污贿赂犯罪立案标准有:(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构成贪污罪应具备哪些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
    2023-07-10
    94人看过
  • 犯了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会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了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五十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2-28
    135人看过
  • 我国刑法对出版歧视少数民族作品罪的立案规定?
    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所谓造成严重后果,是指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引发骚乱、致使民族矛盾激化、引起民族冲突的等等。我国刑法对辩护人毁灭证据罪的立案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追究。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023-07-25
    284人看过
  • 司法实践如何正确认定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
    (一)本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犯罪客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个人的人格和名誉;而本罪侵犯的则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主要是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侮辱罪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侮辱、诽谤行为也可以采取出版作品等文字方式,但还可以采取口头、动作等方式。而本罪只能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犯罪对象不同,本罪侵犯的是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而侮辱罪、诽谤罪侵犯的则是特定的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4、犯罪主体不同,侮辱罪、诽谤罪的主体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本罪的主体则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5、
    2023-03-16
    407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关于毒品犯罪的罪名数量是多少?
    我国刑法规定有12个毒品犯罪罪名。(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非法持有毒品罪;(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5)走私制毒物品罪;(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10)强迫他人吸毒罪;(11)容留他人吸毒罪;(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包含哪些?《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
    2023-07-06
    65人看过
  • 构成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最新立案标准?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最新立案标准是:本罪是行为犯,并不以实际上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只要实施了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行为,即构成本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行政处罚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进行刑事立案的标准为:行为人出版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的作品,具有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该如何立案我国刑法对出
    2023-03-15
    442人看过
  • 2024年侮辱罪量刑标准
    法律综合知识
    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侮辱妇女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
    2024-04-25
    248人看过
  •  侮辱国徽罪是以何种标准定罪量刑的?
    侮辱国徽罪定罪标准包括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构成该罪、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在公共场合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且该行为侵犯了国家对国旗、国徽的管理制度。刑法中侮辱国徽罪的定罪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构成侮辱国徽罪,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2.行为人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在公共场合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3.该行为侵犯了国家对国旗、国徽的管理制度。如何判断是否构成侮辱国徽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99条第2款的规定,侮辱国旗、国徽罪是指“故意污秽国旗、国徽,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国旗、国徽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根据《刑法》第277条第2款的规定,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人民团体正常活动,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或者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判断是否构成侮辱国旗、国徽罪,需要满足以
    2023-11-18
    152人看过
  • 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一样,是民族平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安宁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团结问题,要求各民族互相支持,互相尊重,要求一切国家工作人员都是要严格遵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严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犯罪论处,给予刑事处罚。出版机构在出版物中理应加强宣传民族团结的内容,更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近年来有个别出版单位在出版物中刊载带有侮辱、歧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影响了民族团结。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1、必须有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行为。所谓出版是指一切被编印出来供人们视听、阅览的物品,如书籍、书刊抄本、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挂历等等。所谓刊载,应作广义的理解,其含义应等同于出版,也即指出版物的出版
    2023-03-17
    324人看过
  • 分析侮辱少数民族的行为的本质和意义
    侮辱少数民族是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侮辱少数民族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治安管理处罚,即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情节严重的,按照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侮辱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侮辱罪。行为人以暴力或者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不真实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时,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属于亲告罪,告诉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才会处理,但如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
    2023-07-03
    27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全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多少不一,分布地区很广,又有聚居、散居等等区别。 所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都需要按照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情况,采取统一计算人口和统一分配应选代表名额的办法。... 更多>

    #少数民族
    相关咨询
    • 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属于什么样的民事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10
      根据《刑法》第250条的规定,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情节不好,产生严重后果的,不能立案追究。
    • 我国刑法对出版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以刑事形式确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1
      根据《刑法》第250条的规定,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情节不好,产生严重后果的,不能立案追究。
    • 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的期限到底多久?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30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或者。
    • 侮辱罪在我国的量刑标准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21
      1、《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刑法》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
    • 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1-05-19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煽动民族歧视、民族仇恨罪一样,是民族平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安宁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团结问题,要求各民族互相支持,互相尊重,要求一切国家工作人员都是要严格遵守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对严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以犯罪论处,给予刑事处罚。出版机构在出版物中理应加强宣传民族团结的内容,更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近年来有个别出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