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评价罪犯时,并未做到真正的理性。我们仅从表像就对罪犯做出了否定性的评价。至于他是什么动机、目的等因素,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这个过程中,立法者、司法者、被害人及其家属、普通的民众似乎都得到了他们所认为的正义,而罪犯的正义又有谁来帮助其实现呢?
传统的刑罚理念不是着眼于纠纷之解决,而是一种为了惩罚而惩罚的报应主义的体现。这种刑法理念不符合刑罚罪应有的精神,即使是罪犯犯了罪,仍应当赋予其改过自新、重归社会的机会。传统的刑罚实施只考虑了对罪犯的惩罚,而忽略了对罪犯惩罚后其再社会化的改造,所以说传统的刑罚理念在预防犯罪这方面来说是极为失败的。
我们憎恨杀人犯、强奸犯是因为我们在作出这个判断之前,我们把自己潜在地放在了罪犯的对立面,而我们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天然地站在被害人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而做出的判断,而这种判断本身就不是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之上,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带着某种偏见。在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我们大部分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我不是在批评大家不理性,因为连我自己有时也无法摆脱感性的冲动,毕竟我们人类还是感情动物,与生俱来的保留了上天的恩赐,即感性和冲动的欲望。
我们做这样的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针对个人人身、健康的)犯罪是一种及其危险的行为,我们在评价业已完成的犯罪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将自己想想成为犯罪的受害者。因为人类天生的具有悲悯弱势的本性,而这一本性在评价犯罪时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对于杀人犯的憎恨,源自我们害怕或者假定自己成为被杀害的对象,为此我们感到了切身的来自犯罪的威胁。而这种切身的威胁感迫使我们做出感性冲动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求严厉惩罚杀人犯,甚至是剥夺他的生命。
当感性的民意左右了立法、司法的意志,真正的正义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正义也仅仅是一种已经偏离了正义本质的带有偏见的正义。我们所有以正义名义的参与人此时就扮演了真正的杀死罪犯的凶手,也许其罪不至死。
-
关注孕妇罪犯,维护公平正义
79人看过
-
维护正义的五个基本原则
250人看过
-
死者的权益由谁来维护
446人看过
-
房屋被侵占,谁来维护?
177人看过
-
造谣谁来定义犯罪怎么判
303人看过
-
幼儿离婚权益谁来维护?
387人看过
预防犯罪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或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这包括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两个方面,前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后者从微观角度出发。具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锁好门窗、保管好贵重物品、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减... 更多>
-
渎职犯罪的法官怎么维护司法公正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9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向上级法院或当地检察院控告。《法官法》第三十二条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贪污受贿;(三)徇私枉法;(四)刑讯逼供;(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
由谁来承担的维修养护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8除房屋租赁合同另有约定外,公有房屋维修养护责任由出租人承担。出租人应当每3~5年进行一次房屋完好状况检查;对房屋的结构、水落管、外墙粉刷、避雷装置以及走廊、扶梯间外门窗每年检查一次;电梯、水泵(产权属于自来水公司的除外)应定期保养;下水管道、污水管道应巡回疏通;屋顶水箱每年检修清洗两次。公有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自然损坏的,由出租人按规定的修理负责修复。承租人发现房屋自然损坏的,应及时报修。
-
共同犯罪的含义是正确的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1不正确。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法律规定及法学理论上,都不是以共同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为前提的。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会有一个过程,包括犯意的提出、犯罪的准备、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等。只要行为人积极主动参与了其中的一个过程的,虽然最终行为人没有参与具体的犯罪行为的实施,但仍然构成共同犯罪,只是因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在量刑时会有所区别。另外,如果是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虽教唆
-
自来水的漏水归谁来维修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4协商不成想办法收集相关证据,然后到法院起诉,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就可以受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不懂程序上的问题,可以委托我们专业律师代理,帮您争取最大利益。若需法律帮助,建议加微信详细解答。
-
无障碍设施的保护和维修责任谁来负?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27对于无障碍设施损坏无法及时修理的问题,《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无障碍设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保护无障碍设施,损坏或故障立即修理,确保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没有保护或及时修理无障碍设施,无法正常使用的,由相关主管部门命令限期修理的使用者人身、财产损害的,无障碍设施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必须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