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保全的关键在于保全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在证据保全过程中,有条件的最好能全程录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4条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关于证据保全的方法,《民事诉讼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实践中要根据证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书证,要尽可能提取原件,提取原件确有困难的,可提取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加以保全;对物证,可通过勘验笔录、拍照、录像、绘图、复制模型或者保持原物的方法保全;对视听资料,可通过录像、录音磁带反映出现的形象或音响,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贮存的资料加以保全;对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可采用笔录或者录音的方法加以保全,并力求准确、可靠,保持其原稿或原意,笔录经本人核对盖章后,正式附卷加以保存,不得损坏或未经批准而销毁。
总之,对证据的保全,要做到不变质、不损坏、不丢失,力争保持证据的原样或原意,以充分发挥其证明效力。保存证据的材料,由人民法院存卷保管。
-
证据保全方法的公证证据保全
396人看过
-
法院证据保全的方法,法院证据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420人看过
-
保全劳动诉讼证据的方法
241人看过
-
证据保全包括哪些证据保全方式
442人看过
-
可以进行证据保全的情况和证据保全方法有哪些
188人看过
-
调查证据的分类方法
493人看过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保全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难以执... 更多>
-
保全医疗事故证据的方法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2-13为了防止特定证据的自然消失、人为破坏或以后难以取得,从而在收集时、诉讼前或诉讼中用一定的形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加以妥善保管,以供证明主体分析、认定案件事实时使用的一种措施,通常被称为证据保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1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然而,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医疗事故从发生到诉讼是
-
诉中,保全裁定下来后各类保全的期限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冻结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查封期限届满后,财产续行查封需经相关申请执行人依法提出续封的申请,才能继续保全,否则将自动解除。
-
离婚案中的各类证据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4离婚案中的各类证据如下: 1、证明原、被告是夫妻关系的证据; 2、证明婚姻关系破裂的证据; 3、证明由一方抚养子女为宜的证据; 4、证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共同财产的证据。
-
诉前证据保全的方法与实践河北在线咨询 2025-01-18一、什么是诉前证据保全 诉前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二、诉前证据保全的实施程序 ㈠如果证据若不及时收集或者固定,有可能自然灭失、人为毁灭或者以后难以取得,利害关系人必须及时申请诉前证据保全。 ㈡诉前证据保全必须由利害关系人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始。在
-
确保保全电子证据真实性的方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30如何确保保全的电子证据真实性 对电子证据进行公证保全具有更高价值,通过公证保全确保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和完整性,使其具备预决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电子证据保全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要求: 1、证据方法的合法性; 2、证据程序的合法性。 法律应对电子证据的证据方法和程序作出相应规定。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容易泄露个人隐私等,因此在电子证据保全过程中,合法性具有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