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界定合同的无效性
1.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意思表示不真实。
双方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
3.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
二、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影响有哪些
合同无效会影响合同的效力。被确认为无效合同后,其效力自始无效,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回归到合同订立前的原始状态,因无效合同产生的收益,属于不当得利,需要返还。因无效合同带来损失的,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赔偿损失,双方都有责任的,则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因为无效合同从开始就无效,所以返还财产就是使当事人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谁的财产就应当归还给谁。如果标的物已消耗、损坏或灭失,或者已被善意的第三人合法取得而不能返还时,则可用赔偿经济损失的办法进行抵偿。
2.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那么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是指承担因自己的过错责任而造成的损失,即指双方当事人按照责任主次、轻重,分别承担经济损失中与自己责任相应的份额,而不是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也不是平均分担损失。
3.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是故意的,就应当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出于故意的,那么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给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同时,在追缴故意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时,要注意保护非故意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非故意一方的合法财产是不能追缴的。
-
合同中的公平性如何界定?
362人看过
-
合同无效认定:举证责任如何界定?
480人看过
-
如何判定抵押房屋合同转让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118人看过
-
合同无效后定金罚则的适用性如何?
438人看过
-
安置房屋合同的无效性是如何确定的?
271人看过
-
合同的无效性和可撤销性如何区分?
139人看过
-
无效保险合同的责任如何界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12无效保险合同的处理是:保险合同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对于无效行为取得的保险费应当予以返还,对于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一般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
-
倒签合同的无效性如何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6倒签合同无效的情形为: 1、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的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
-
无效合同的管辖区域法律如何界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未作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无效合同纠纷只能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依民诉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而不能适用民诉法第二十四条,即不能依合同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其理由是,如果将无效合同纠纷的地域管辖依有效合同来确定,就会产生程序性裁定与实体判决之间的矛盾。即在确定管辖进行程序性处理时,推定合同有效,而在实体处理时却又判定同一合同无效,从而形成
-
对于合同如何进行无效性的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5-28强制性规定一般以三种情况出现。第一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直接规定了违法行为的效力。第二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但引致或结合其他法律条文,其他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该违法行为效力。第三种情况:强制性规定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违法行为的效力,也没有引致到其他具体的法律条文中,更没有其他法律条文对其效力予以明确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