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19:32:54 179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九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后果严重的认定标准是: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量刑规则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1: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有哪些惩罚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有哪些惩罚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第三款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过失损毁文物罪如何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体可参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释解,这里不再赘述。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损毁,在这里是指由自己的过失行为如失火、过失引起爆炸、过失污损、过失摔破等致使珍贵文物损坏和毁灭。所谓造成严重后果、则是指造成国家特别珍贵的文物损毁或者损毁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
    2023-04-18
    490人看过
  • 失职罪下珍贵文物损毁的判决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从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国家机关的文物保护工作受到破坏,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从而损害了国家机关的日常活动。犯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怎么处罚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应按如下规则予以处罚: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07
    413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怎样的
    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三十三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机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工常活动。3、客观要件本罪
    2023-03-22
    354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能判多少年?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一般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毁损一般的文物,不构成本罪。所谓珍贵文物,是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级文物,三级文物要确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一、盗墓涉嫌什么罪名盗墓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罪一般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具体量刑如下:1、犯本罪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3、情节法定加重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会被人民法院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3-15
    27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怎样构成失职,为什么是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啊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7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和其职务要求的文物保护、管理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不尽职责。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馆藏珍贵文物不按《文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设备和措施不符合防火、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能判多少年?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25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判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 2022年哪些条件会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1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为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上行为人表现为过失;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构成特殊后果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30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害罪的要素是: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文物管理制度; 2、客观要素,犯罪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不履行职责和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损失,后果严重;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素,本罪主观为过失。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什么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3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犯罪构成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2、行为人存在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且后果严重的行为。 3、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应为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