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九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后果严重的认定标准是:
1、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
2、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的。
一、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判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量刑规则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
如何判定刑法失职罪造成的珍贵文物损毁流失
71人看过
-
失职造成的珍贵文物损毁罪应该如何认定呢?
395人看过
-
哪些条件会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
166人看过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可以申请赔偿吗
357人看过
-
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法院会如何量刑?
336人看过
-
法律规定怎么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
32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怎样构成失职,为什么是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啊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7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和其职务要求的文物保护、管理职责,或者在履行职务中敷衍塞责,草率应付,不尽职责。其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馆藏珍贵文物不按《文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固定、专用的库房,设专人管理;库房设备和措施不符合防火、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能判多少年?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25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判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
-
2022年哪些条件会构成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1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客体为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制度; 3、主观上行为人表现为过失; 4、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构成特殊后果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30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害罪的要素是: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文物管理制度; 2、客观要素,犯罪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不履行职责和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坏或损失,后果严重;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素,本罪主观为过失。
-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是什么罪?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犯罪构成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文物的管理制度。 2、行为人存在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造成珍贵文物损毁,且后果严重的行为。 3、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应为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