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行的户籍制度
所谓户籍就是指人在出生后需要出生登记以便于政府管理和统计,那么现如今我国的户籍制度是怎样的呢?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规定: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二、如何实现新户籍制度的实施
(一)户籍自愿原则
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其实首要的是要尊重公众的意愿,要让公众自愿参与。群众愿意将户口放置在哪里就放置在哪里,而不能人为的要求其将户口必须迁至哪里。这是实现户籍改革成功的首要保障。
(二)解决户口迁移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人口出现的现状就在于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超过负荷,大城市入户条件不合理,而中小城市落户难等一系列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实现新户籍的改革。对于户籍制度而言不能笼统的实施要循序渐进,分类实施,只有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才能实现新户籍制度的突破。
-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如何的
378人看过
-
最新的户籍制度有什么改革
121人看过
-
南京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新政
190人看过
-
四川省户籍改革最新政策四川户籍制度改革意见
119人看过
-
户籍制度改革的依据
317人看过
-
户籍制度改革详细说明
393人看过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国户籍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户籍,也就是农村户口;另一种是非农户籍,也称城镇户口。... 更多>
-
成都新生儿入户户籍制度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6办理条件:计划外出生的子女(包括已婚无计划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入户。(仅适用于在中国大陆出生的新生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成公法[2017]190号)《成都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成都市户籍登记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公发[2017]190号)。
-
新型户籍制度的主要改革内容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7请参考以下内容: 最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 【改革重点】 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主要任务】 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原则把握】 一要尊重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意愿,群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何时进城,都要让群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
-
2020年最新全面户籍改革如何调整户籍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长久以来,我国的二元化户籍机制都被视为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很多人因为户口种类分别,享受的公共资源也就分别。通常说来,非农户口人群可享用的公共资源要远胜于乡下户口人群。这样的状况将在2014户籍规则改革后逐渐消除。此次户籍规则改革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各方好评,很多人都把这次改革视为促进社会平等的有效手段。在户籍改革最新政策出台后,一位专家表示,这不仅是国家促进社会平等的表现,同时也将有利于增进
-
大连市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6大连市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人才、人口政策,发挥户籍管理制度在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大连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连市行政区域内调、迁入人员的户籍管理,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市及县(市)、区公安局(分局),是同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户籍工作主管部门。各级组织、人事、劳动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门应协助公安机关共同做好本办法的实施。 第
-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全文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29六、建立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机制 结合户籍转移,系统建立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一)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处置机制。 1.对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的,允许自转户之日起3年内继续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农房的收益权或使用权。在承包期内允许保留林权。鼓励转户居民退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对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