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性上,票据上有多个票据行为时,例如有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行为,各种行为都独立发生效力,互不影响,其中任何一个行为无效,并不影响其他行为的效力。所谓票据行为的独立性是指一张票据上存在有多个票据行为时,每个票据行为都独立地产生各自的效力,互不影响,这也是由票据的无因性原理所决定的。
各票据行为虽然在同一票据上进行,但发生票据的基础关系各自独立,票据虽然流通,但基础关系并不流通,各票据行为实质上是单独完成的。为了保证票据的流通性,不可轻易地让票据行为之一影响全部票据行为的效力,必须保证各票据行为独立,切断不良票据行为的风险扩散放大,保证票据交易的流通和安全。
票据行为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票据行为能力上的独立性。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票据上签章的,其签章无效,但是不影响其它签章的效力。
(2)票据行为代理上的独立性。无代理权而以代理人名义在票据上签章的,应由签章人自己承担票据责任;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的,应当就其超越权限的部分承担票据责任。
(3)票据行为瑕疵上的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票据伪造中,票据上有伪造签章的,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并不因此受影响。
(4)票据行为保证上的独立性。被保证人的债务即使无效,保证人仍然要承担担保责任。需要指出,票据行为尽管具有独立性,但在责任上却具有连带性,即凡在票据上签章的人即为票据债务人,他们对票据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票据行为的独立性的效力表现为:
(1)各票据行为独立发生,不因一票据行为发生而当然发生其他票据行为,如出票行为不必然发生承兑行为。
(2)各票据行为均独立生效,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生效而当然生效;如出票行为有效不产生背书行为当然有效;
(3)各个票据行为一般也仅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无效(除出票行为无效可以导致其他附属票据行为无效外),不因其他票据行为无效而当然无效,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名,票据伪造或票据上签名的伪造,不影响其他真实签名的效力;
(4)被保证人的债务即使无效(因记载事项欠缺的除外),保证人仍要负担保证责任。
-
什么是票据保证的独立性
319人看过
-
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与独立性
156人看过
-
票据背书的连续性是指什么
347人看过
-
浅析票据纠纷中票据行为的无因性
229人看过
-
什么是票据行为,票据行为包括哪些
296人看过
-
什么是银行汇票?银行汇票属于什么性质的票据?
274人看过
票据行为是指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进行,以发生、变更和消灭票据关系,确定和实现票据上的权利和义务为目的的法律行为。 票据行为一般包括出票行为、背书行为、承兑行为、保证行为和付款行为。在票据行为中,有关当事人应当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票据所记载... 更多>
-
票据独立性的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4票据独立性的效力:票据行为的独立性的效力表现为: (1)各票据行为独立发生,不因一票据行为发生而当然发生其他票据行为,如出票行为不必然发生承兑行为。 (2)各票据行为均独立生效,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生效而当然生效;如出票行为有效不产生背书行为当然有效; (3)各个票据行为一般也仅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无效(除出票行为无效可以导致其他附属票据行为无效外),不因其他票据行为无效而当然无效,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
-
票据行为的内容什么是票据行为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07票据的行为是以票据权利义务的设立及变更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广义的票据行为是指票据权利义务的创设、转让和解除等行为,狭义的票据行为专指以设立票据债务为目的的行为。 根据《票据法》第三条,票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欺骗票据承兑罪是指什么样的行为?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91、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 2、客观要件:在向银行申办贷款的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手段。只要行为人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有虚构事实、掩盖真相的情节,或者在申请贷款过程中,提供了假证明、假材料,或者不如实填写贷款资金真实用途,以骗得贷款的顺利审批的,都属于“欺骗手段”。 3、主体要件:通常是贷款人,但若担保人、银行职员等帮助贷款人出谋
-
票据独立性具体如何产生的,票据效力的内容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4票据独立性的效力:票据行为独立性的效力如下:(1)每个票据行为都是独立发生的,其他票据行为当然不会因为一个票据行为而发生,比如出票行为不一定发生承兑行为。(2)所有票据行为独立生效,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生效而自然生效;如果出票行为有效,背书行为当然有效;(3)所有票据行为一般只因自身原因无效(除出票行为无效可导致其他附属票据行为无效外),不因其他票据行为无效而无效而无效。如果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
-
行政复议机构独立性具体指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05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正式启动《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这是《行政复议法》实施14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该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14年来,行政复议制度本应起到化解纠纷矛盾的作用。但因为受案率低,公信力不高等问题,在多位行政法学者看来,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