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外学校接受教育一般是不能享受扣除的。如果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等。
一、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
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
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赡养老人支出方面,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
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二、专项扣除是什么意思
专项扣除的全称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指的是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继续教育、大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是在计算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五千元起征点和“五险一金”等,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子女教育,可以按照每个子女1000元每月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
纳税人在继续教育期间可以按照400元每月进行定额扣除。
纳税人如果是独生子女,可以按照2000元每月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如果是非独生子女的,则需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每月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1000元。
住房贷款利息按照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
三、个人所得税申报子女教育每年扣除多少
个人所得税申报子女教育每年扣除1到2万元。目前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由于我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度,也就是说,儿童教育支出更多地体现在非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特别是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早期教育支出。纳税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费用,按每个子女每年1至2万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学前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涵盖小学生学习。
-
境外员工能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268人看过
-
孩子没有抚养权,能否在学校接受教育?
446人看过
-
员工外派到境外是否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490人看过
-
外地生是否能在本地享受高中教育?
422人看过
-
南京民办学校教师可享受生育保险
176人看过
-
民办学校是否受到教育局的监管?
373人看过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 1、一对夫妻依法生育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依法累计只生育(包括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但不再生育的; 3、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子女死亡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的; 4、夫妻依法... 更多>
-
原校长擅自更改教育办法违法行为,学校的教师能否在其学校接受索赔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管理体系:1、学校食堂由伙食委员会(由理事会、学校行政人员、食堂会计组成)管理,伙委会负责食堂经营方案、管理制度的制定,研究食堂的重大事情,形成决议,审核食堂帐务。2、学校总务处直接管理食堂事务,落实伙委会决议,保障食堂正常运转,向伙委会负责。3、食堂设事务长一名,全面负责食堂事务,并兼采买;设炊事班长一名,负责食堂具体事务安排,员工分工协调,菜食的安排搭配,加工安排;设保管兼卫生组长一名,负
-
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是否有权扣款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01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提交纳税人、子女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信息。纸质或电子表可直接提交扣缴单位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由单位办理。
-
怎样起诉受教育权学校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7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享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和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如某一个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他就丧失了受教育权;如果缺乏教育的物质保障或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也可能
-
纳税人不能享受教育附加扣除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22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享受扣除及办理时间如下: 子女教育的扣除及办理: 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子女在这个期间以外的不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
少年犯是否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2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适龄少年因违法行为或犯罪终止学业的,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负责对少年犯管制的相关部门应提供条件保障适龄少年完成义务教育,以保障少年在被解除措施后能够迅速地回归社会,最大限度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少年犯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