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过的遗嘱继承时按照遗嘱的内容办理继承,即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遗嘱中所列遗产。遗嘱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遗嘱有效即可。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办理遗嘱公证需要立遗嘱人亲自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关申请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公证遗嘱详细过程
遗嘱公证流程如下:
一、申请
1、立遗嘱人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遗嘱公证申请,亲自前往确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2、立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提交以下证件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件;
(2)遗嘱;
(3)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
二、受理
1、遗嘱公证由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管辖。
2、对于符合申办要求的,公证处应当受理。对于不符合申办要求的,公证处应当在三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三、审查
1、公证处应着重审查立遗嘱人的身份及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无受胁迫或者受欺骗等情况,重点审查以下事项:
(1)当事人的人数、身份、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应的权利;
(3)遗嘱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4)遗嘱内容是否完善,文字是否准确,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5)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充分。
2、询问,制作谈话笔录:
(1)遗嘱公证应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
(2)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要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
(3)公证人员询问遗嘱人时,除见证人、翻译人员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得在场。
(4)立遗嘱人是年老体弱者、危重病人、聋哑盲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弱智者的,公证人员在与其谈话时,要录音或录像。
四、办结
公证遗嘱采用打印形式,公证人员对遗嘱草稿进行审查后打印,遗嘱人核对后在打印的遗嘱上签名。遗嘱人不会签名或签名有困难的,可以盖章的方式代替在申请表、笔录和遗嘱上的签名。遗嘱人既不能签字又无印章的,应以按手印的方式代替签名或盖章。以按手印代替签名或盖章的,公证人员要提取遗嘱人全部的指纹存档。
遗嘱合法的,应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出具遗嘱公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解答法定遗产继承顺序常见问题
130人看过
-
关于遗嘱继承的问题遗嘱继承权公证书
379人看过
-
针对办理遗嘱继承公证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444人看过
-
遗产继承有什么常见问题
284人看过
-
房产证遗失后的遗产继承问题及解决方法
455人看过
-
上海房产遗产继承的常见问题
486人看过
遗嘱继承又被称为指定继承,是与法定继承完全不同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主要针对被继承人在生前订有有效遗嘱的情形。 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法定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分割程序都必须满足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这就是遗嘱继承的执行效力。... 更多>
-
-
遗嘱见证有哪些常见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29在律师作为遗嘱见证人,对遗嘱进行律师见证的情况下对下列事项应当注意: 一、首先确认立遗嘱人的精神状况,是否意识清楚,证明意识清楚的证据是什么最好提前做个全身体检。 二、确认立遗嘱人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应单独与立遗嘱人座谈,尤其是二人做遗嘱时。 三、要有两名律师共同见证 四、核实立遗嘱人的身份。 五、如果是年龄较大的立遗嘱人,立遗嘱时应全程录像、录音。 六、核实继承人情况,核实有无缺乏劳动能力
-
遗嘱继承与继赠协议的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30遗赠协议与遗嘱继承相冲突时应该先以遗赠抚养协议为准。因为遗赠抚养协议的受遗赠方已经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所以有权接受被继承人的遗产。先按照遗赠抚养协议办理之后,剩下的按照遗嘱办理。
-
继承房产的问题,遗嘱继承房产的问题,遗嘱继承后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9一、继承房产,应当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和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二、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三、法律法规依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
-
口头遗嘱见证人作伪证问题如何解决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15见证人的证明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遗嘱的法律效力,如果见证人作伪证很可能导致所见证的遗嘱无效。 另外,遗嘱见证人作假的行为属于伪造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