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0 14:41:22 345 人看过

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

【二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一、各级工伤鉴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1、一级工伤鉴定标准

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更多内容。

2、二级工伤鉴定标准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3、三级工伤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4、四级工伤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等更多内容。

5、五级工伤鉴定标准

五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等更多内容。

6、六级工伤鉴定标准

六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撕脱伤后头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遗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不正常);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一拇指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丧失等更多内容。

7、七级工伤鉴定标准

七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cm2,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cm2;颈部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全身瘢痕面积≥30%;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等更多内容。

8、八级工伤鉴定标准

八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面部烧伤植皮≥1/5;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等更多内容。

9、九级工伤鉴定标准

九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等更多内容。

10、十级工伤鉴定标准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等更多内容。

二、三级伤残鉴定标准

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1)重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严重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七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三次以上;

(3)严重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

(4)严重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5)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6)偏瘫或截瘫(肌力3级以下人

(7)大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2、头面部损伤致:

(1)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低视力3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低视力2级;

(2)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低视力3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低视力3级以上,另一眼盲目4级以上;

(3)双眼盲目4级以上;

(4)双眼视野接近完全缺损(直径小于5°);

(5)上、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或折断16枚以上,无法安装义齿或修补,容貌损毁,咀嚼和语言功能障碍;

(6)重度张口受限,容貌损毁,进食和语言功能严重障碍;

(7)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8)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9)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廊严重畸形;

(10)面部瘢痕形成75%以上,容貌损毁和器官功能障碍。

3、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4、颈部损伤致:

(1)瘢痕形成,挛缩,颈部活动度完全丧失,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2)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5、胸部损伤致:

(1)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粘连或胸廊畸形,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2)心功不全,心功正级伴器质性心率失常;或心功1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6、腹部损伤致:

(1)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2)一例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中度障碍;或双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7、盆部损伤致:

(1)女性双侧卵巢缺失,萎缩完全丧失功能;

(2)大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8、会阴部损伤致:

(1)阴茎完全缺失、萎缩或严重畸形,完全丧失功能;

(2)双侧睾丸缺失、萎缩完全丧失功能。

9、外阴、阴道损伤致授痕挛缩,阴道严重狭窄,功能严重障碍。

10、肢体损伤致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11、皮肤损伤致授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0ic以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3: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二级医疗事故相关文章
  • 哪些属于二级乙等医疗事故
    我们口中常说的医疗事故其实是分级别的,那么今天我们来谈谈二级乙等的医疗事故,是怎么定性的,又有哪些具体的医疗事故可以称之为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呢?首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二级乙等医疗事故指的是在医院的医疗过程中将这个病患造成了中等程度上的残疾。或者是患者有器官身体内部组织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从而导致了某些生理机能发生了障碍的这些情况都可以称之为二级乙等医疗事故。那么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病患的医疗事故的受伤的程度上来说,这个医疗事故呢还可以细分,细分就可以分之为二级的甲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乙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丙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丁等医疗事故。那么这个具体的分级标准呢下面我们将说道:虽然说这个医疗事故是可以分之为二级的甲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乙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丙等医疗事故、二级的丁等医疗事故。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是二级乙等的医疗事故,那么这个二级乙等的医疗事故我们具体来说呢,有哪些具体是事故可以将其称之为
    2023-02-20
    113人看过
  • 医疗事故二级乙等怎么赔偿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应当赔偿以下种类的费用:1、医疗费;2、误工费;3、住院伙食补助费;4、陪护费;5、残疾生活补助费;6、残疾用具费;7、丧葬费;8、被扶养人生活费;9、交通费;10、住宿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是具体的赔偿标准和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判断。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
    2023-08-03
    300人看过
  • 怎么对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进行认定?
    一、怎么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植物人状态临床上所见到的植物人状态多是颅脑手术中的失误、药物中毒、长时间的脑缺氧或长时间的休克状态等。2、极重度智能障碍智能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智能必须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因问题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能力。智能障碍可表现为全面性或部分性的智能减退,程度严重时称为痴呆。除先天性智能障碍之外,智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经常遗忘,计算力削弱,理解力减弱,对周围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综合,对主要
    2023-05-02
    182人看过
  • 事故分级等级划分标准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10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下国家监督、10人以下重伤、10万元以下的国家监督事故。交通事故分级标准标准交通事故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交通事故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交通事故级伤残的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
    2023-08-06
    198人看过
  • 关于三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规定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关于三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规定: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轻度智能减退;2、癫痫中度;3、不完全性失语,伴有神经系统客观检查阳性所见;4、头皮、眉毛完全缺损;5、一侧完全性面瘫,对侧不完全性面瘫;6、面部重度异常色素沉着或全身瘢痕面积达60%—69%;7、面部软组织缺损大于20cm2;8、双眼球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150ms(毫秒),矫正视力0.05—0.1,视野半径
    2023-04-19
    283人看过
  •  【事故等级划分】划分事故等级的标准
    这段内容描述了一起事故的处理情况。虽然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但造成了1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处理方式也不同,包括市级、县级、省级和国务院处理。一、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没有造成任何直接经济损失,所有问题都已得到妥善处理。二、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三、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四、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五、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以上各条件为或的关系。符合一项即可定性。 事 故 等 级 划 分 标 准 :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篇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
    2023-09-12
    186人看过
  • 医疗事故等级按照哪些标准划分
    一、医疗事故等级按照哪些标准划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二、医疗中事故的等级怎么划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
    2024-01-25
    384人看过
  • 最新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情形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在日常的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情形。根据不同的情形医疗事故有不同的等级之分,等级不同赔偿标准也不同。那么,最新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情形及赔偿标准是什么?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1、植物人状态;2、极重度智能障碍;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5、四肢瘫,肌力0级,临床判定不能恢复。赔偿标准1、医疗费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2)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3)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4)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
    2023-06-01
    412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一级甲等解析
    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死亡。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处理方法是什么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复印封存病历资料要及时。发生医疗纠纷后,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保管、复制或封存病历资料,法律术语叫证据保全。病历资料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属于书证的一种。病历资料不仅可以证明医患关系的存在,也是全部诊疗过程的证明,是判断医院是否应对患者的身体或健康受到伤害承担责任的重要甚至是惟一的证据材料,在医疗纠纷的解决中作用至关重要。第二步,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当患者到医院就诊,医患之间就存在了医疗契约,医院的医疗行为会因为没有适当地
    2023-07-02
    173人看过
  • 医疗事故等级与伤残等级不一致
    2007年7月31日,卫生部以第32号令的形式公布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把一级医疗事故划分为两个等级,即: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标准》把二级医疗事故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和二级丁级医疗事故。《标准》把三级医疗事故划分为五个等级,即: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丙等医疗事故、三级丁级医疗事故和三级戊等医疗事故。《标准》对四级医疗事故没有再划分等级,规定的标准是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并列举了16种情形。《标准》将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为一至十级:(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2023-02-28
    400人看过
  • 医疗事故及医疗事故的等级划分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的新条例和原办法对医疗事故的界定最明显的差别有两点,一是对医疗事故的界定,二是对事故主体的限定:1.原办法和新条例对医疗事故的界定最明显的差别是,前者规定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是导致功能障碍,后者规定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新规定的医疗事故概念的外延明显比原来宽,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都属于医疗事故。过去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的造成人身损害但没有造成功能障碍的医疗损害,现在可以定为医疗事故。条例规定:损害后果不一定要达到相当程度,比如,拔错牙齿也属医疗事故,当事人可以要求医院赔偿。2.事故主体不限医生,条例规定:医疗事故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比如,在病人治疗过程中,因为医疗设备出现问题,导致病人受到损害也属于医疗事故。根据对患者
    2023-02-16
    298人看过
  •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应该怎么赔偿?
    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
    2023-06-20
    377人看过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
    2023-06-01
    277人看过
  • 医疗事故的定义及等级标准
    一、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误诊采取治疗措施不当导致病员智力、身体不同程度损害或漏诊延误时机造成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二、医疗事故的等级标准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三、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
    2023-02-15
    117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事故分级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二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因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技术方面的过失,直接造成患者的残废,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由于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技术方面的过失虽未直接造成患者的死亡,但患者的最后死亡与其有一定的关系的。... 更多>

    #二级医疗事故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效力,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标准如何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医疗事故等级中比较严重的医疗事故。那么,怎么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标准有哪些?认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依据有哪些?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一级乙等医疗事故的认定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的规定,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
    • 医疗事故二级乙等伤残培偿标准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25
      《标准》将一级乙等医疗事故至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对应的伤残等级为一至十级: (1)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一级伤残,赔偿指数100%; (2)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为二级伤残,赔偿指数90%; (3)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为三级伤残,赔偿指数80%; (4)二级丙等医疗事故为四级伤残,赔偿指数70%; (5)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为五级伤残,赔偿指数60%; (6)三级甲等医疗事故为六级伤残,赔偿指数50%; (7)三级乙等
    • 医疗事故一级乙等什么意思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2-15
      按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并细分为甲等和乙等,具体如下: (一)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 (二)一级乙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植物人状态 2、极重度智能障碍 3、临床判定不能恢复的昏迷 4、临床判定自主呼吸功能完全丧失,不能恢复,靠呼吸机维持 5、四肢瘫,肌力
    • 医疗事故引发三级乙级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7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标准是实际费用; 二、误工费标准为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3、住院伙食补贴标准是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贴标准; 四、三级丙等医疗事故的其赔偿标准。
    • 什么是三级乙等医疗事故?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2
      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造成患者下列情形之一的: 1、脑叶缺失后轻度智力障碍; 2、发声或言语不畅; 3、双眼结构损伤,较好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了解一下三级戊等医疗事故规定是什么gt;120ms(毫秒),矫正视力0.6,视野半径50°; 4、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 5、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31dbhl(分贝)或一耳听力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