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员落户条件:(1)落户在思明区、湖里区的,需持有本市《暂住证》或《居住证》连续满八年、参加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八年;(2)落户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的,需持有本市《暂住证》或《居住证》连续满五年、参加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五年;2.有固定职业并签订经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3.在本市拥有房屋所有权证的住所;4.无违法犯罪记录,5.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行为。
调动人员落户条件:符合市人民政府以及市组织、人事、劳动保障、教育等主管部门规定的调入或人才引进条件的本市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从外地调动、录用、招收、聘用的人员。
户籍改革:不得以购房限制落户
城区人口不满300万不得采取积分落户
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印发了《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前,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任务单。
具体为,“十三五”期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为此,《通知》要求全面放开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至于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落户政策,则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但是户籍人口比重低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指标控制,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通知》还提出,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大城市落户条件中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年限要求不得超过5年,中等城市不得超过3年。
城镇建设用地增量与“农转非”落户数挂钩
《通知》提出,要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按照以人定地、人地和谐的原则,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完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同时,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通知》要求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确保如期完成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焦点
1特大城市分区制定落户政策
《通知》还提出,特大城市要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特大城市还有核心区、环境发展区对于人口的吸纳程度不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刘宏斌分析,目前来看,特大城市因建设的不合理分布,导致人口主要集中在城中心,所以需要在疏散人口同时,进行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的结构性改变。
“比如在北京,低端产业、能源环境消耗比较大的产业就要向外转移”,他说,这必然带来城区人口的变化,所以中心区、外围区等对于人口的数字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不同劳动力结构需求也不同。
与此同时,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到城市生活的需要,“不能一刀切”,所以只能根据各个城市发展需求的不同和准备进入城市的素质、技术能力的不同,进行区别性的对待。
例如,城中心需要高素质人才,低端人才的需求可能降低;外围地区对低端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例也不一样,但是城市发展需要新鲜血液和劳动力,所以大城市不可能完全拒绝外来人口迁入,而是可能根据城市发展区域性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
2除超大城市外放宽落户条件
针对《通知》中,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的要求,刘宏斌表示,通过户籍制度改变户籍身份,将有助于农业发展和城市人口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人口的城市化比例偏低,与发达国家的60%有一定距离”,刘宏斌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城市人口不足50%,“这些还不是户籍人口,里面有2亿多流动人口,实际上户籍不在城市中”。
如果不能通过户籍制度成为“本地人”,则可能导致人口的随意流动,而目前逐步推行的居住证制度也只是暂时性政策,不能保证流动人口真正享有常住人口的权益。
再加上虽然目前有不少省会以下城市放开了落户条件,但是目前看效果并不理想,“涉及房屋、社保等多个条件”,刘宏斌说,流动人口进城落户仍存门槛。
但是进城后的非户籍人口,很难再适应过去的生活,所以需要政策让他们拥有一个“本地人”的身份标签,能够享受城市配套的子女教育、养老、失业、低保等各项福利政策。
怎样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刘宏斌说,需要各地制定细则,比如租房也可以落户,打零工或者长期就业情况,以及年工资收入等进行评判,“只要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就可以”。
3“农转非”不得要求放弃宅地
《通知》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
刘宏斌介绍,此前“农转非”过程中,部分地区发生过为了人口城镇化率,或是土地财政驱动下的急功近利做法,用强制流转土地的方式转变农民身份。
“这实际上很人性化地把自主权放在农民手中”,他说,土地等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根本,这一规定实际上表明了不能强制农民离开土地的态度,让农民能够自由处置拥有独立使用权的事物,在进城过程中,权利不会受到侵害和侵蚀。
也就是说,农民实现“农转非”后,可能依然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对于愿意放弃的,也可以通过转包等方式处置,国家需要出台详细后续配套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
厦门人才落户如何操作
418人看过
-
厦门高级技能人才如何落户
290人看过
-
厦门人才调动能落户吗
449人看过
-
厦门2022年外来人口落户
343人看过
-
技能落户厦门是终身的厦门户口吗
455人看过
-
厦门市如何办理引进人才落户
186人看过
落户指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落户某地需具备落户地规定的条件并办理一定的手续才能落户该地。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更多>
-
安溪人为什么被限制落户厦门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6外来人员落户条件:(1)落户在思明区、湖里区的,需持有本市《暂住证》或《居住证》连续满八年、参加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八年;(2)落户在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的,需持有本市《暂住证》或《居住证》连续满五年、参加本市社会养老保险连续满五年;2.有固定职业并签订经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3.在本市拥有房屋所有权证的住所;4.无违法犯罪记录,5.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行为。 调动人员落户条
-
我想要在厦门落户,咨询一下厦门落户的最新政策是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4-09-02一、厦门外来人员落户 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想要落户厦门,都是通过这个方式。只要满足以下5大申请条件,递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顺利落户厦门。 五大申请条件: 1、居住证:持有厦门市《暂住证》或《居住证》连续至少满5年(岛内必须满8年,岛外须满5年) 2、养老保险:参加厦门养老保险连续满5年以上(岛内须连续满8年,岛外须连续满5年); 3、劳动合同:有固定职业并签订劳动合同: 4、房产证:在厦门拥
-
关于厦门技能落户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19办理流程: (一)受理: 窗口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同意受理并出具《受理决定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并退回申请材料。 (二)审查 (三)作出办理意见 申报材料: (一)《厦门市技能人才落户审核表》一式三份; (二)企业申请报告(报告须明确申请理由及技能人才在本单位公示情况)及公示材料; (三)企业员工的职业资格证书
-
在厦门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浙江在线咨询 2024-05-16在厦门落户口需要的条件如下:1、在厦门购买商品房就不再享受购房入户政策,因此在厦门买商品房是不能直接申请落户的。外地人员要符合厦门购房政策和落户政策的相关要求;2、对行政区域建筑面积180平方及以下的商品房住宅实行限购政策;3、外来人员满足持有本市居住证满5年、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保满5年、拥有厦门住宅房产证,申请人所占有的份额不能低于51%的条件,那么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厦门。
-
厦门市落户政策2022辽宁在线咨询 2024-03-08厦门市落户政策2022如下:1、在厦门购买商品房就不再享受购房入户政策,因此在厦门买商品房是不能直接申请落户的。外地人员要符合厦门购房政策和落户政策的相关要求;2、对行政区域建筑面积180平方及以下的商品房住宅实行限购政策;3、外来人员满足持有本市居住证满5年、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并参加社保满5年、拥有厦门住宅房产证,申请人所占有的份额不能低于51%的条件,那么可以申请将户口迁入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