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互联网上公然侮辱国家功臣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1 15:50:20 463 人看过

原标题:跟帖辱骂已故氢弹之父于敏男子惹众怒被拘15天反称不堪网络暴力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坐标,是祖国天空最闪耀的星座。每一个英雄人物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我国的《英雄烈士保护法》也庄严宣布任何人都不能有侮辱、诽谤英雄烈士人物的言行,否则就将受到严厉处罚。

但是,总有一些三观不正的人,以为网络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空间,可以随意发泄不满和胡说八道,甚至用恶毒的语言对英雄烈士、模范人物进行人身攻击。

可惜,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容不得这些目无法纪的人乱喷。日前,江西男子彭某就因在网上跟帖辱骂刚刚去世的我国“两弹一星”功臣于敏,激起无数网友和社会各界公愤,被公安机关查获并处以15天行政拘留。

人们为什么对彭某的行为怒不可遏呢?原因就是他侮辱了一位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于敏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数十年隐姓埋名,投身到祖国的核武器事业中,对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国内外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人们爱戴敬仰的大科学家,前几天刚刚不幸离开了我们,终年93岁。然而,就在大家深切缅怀于敏先生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时,彭某却在网上的跟帖留言中发出了刺耳的杂音,公然辱骂于敏先生。

本来,一位叫“简直难搞”的网友发言,表示“如果不是搞氢弹,诺奖稳稳的。不过对于中国来说,一堆的诺奖,抵不过一个于敏”,意在赞扬于敏先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毅然放弃自身的个人事业,而秘密投身于国家核武器的研制领域中来,并且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谁也没想到,彭某却以“vindictive1086”的网名在后面跟帖发出骇人之语:于敏们这样的人都应该早点死去,祸害整个世界。

彭某的这番话顿时在网络炸开了锅,引发众多网友们的强烈抗议和反对,大家纷纷对彭某这种极其错误的言论提出了严厉谴责,不但向平台举报了他的有害信息,还希望有关部门查找并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彭某自认为躲藏在网络后面,无人在身边就可以胡言乱语,可令他想不到的是,江西警方很快就找到了位于鄱阳县的他,并将他绳之以法。

经过警方的耐心教育,彭某终于慢慢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通过社交媒体发出了一段自我反省的话。

不过,这段话怎么看都让人感觉,彭某将自己描绘成“潮水般的网络暴力”的受害者,花了很大力气讲述了网友对他严正声讨带来的“惶恐不安”,称网友们“极其不堪的辱骂”甚至让他“一度崩溃”。

与倾诉自己受到的“潮水般的辱骂”比,彭某仅将自己的行为定位为“浅薄”,是因为没有做到“谨言慎行”。这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所谓反省,并没有找到犯错的思想根源,老实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无论如何,彭某已经为他的错误承担了代价,这个教训也会让他以后牢记在心,那就是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发帖留言也要遵守互联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千万不能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以免触碰法律的红线和社会的底线。

纵观彭某的“反思”也好,“道歉”也罢,有一句话他说得不错,就是“反对网络暴力,共建和谐网络”,这大概是他在受到众多网友声讨他后的最大感受吧。

可是,此时正饱受“辱骂”的彭某有没有想过,当初他如此不敬地侮辱诽谤已故的于敏先生时,不但严重地损害了于先生的声誉,也极大地伤害广大网友们的爱国情怀。

而胡某的这一切,又算不算极其不堪的辱骂呢?算不算网络语言暴力呢?是不是对和谐网络的破坏呢?

如果彭某早知道正确的答案,相信他先前跟帖时一定不会说出如此“惊人之语”。也愿所有的网友都能以彭某的经历与教训为借鉴,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共同努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18: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网络暴力相关文章
  • 在网上遭受侮辱,报警有效吗?
    可以报警。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的权利在网络上也受到保护。网上被骂不仅当事人的人格受到侮辱,名誉更是受到了破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被人欺负被打报警有用吗被人欺负被打报警有用。公安机关会对打人者处于行政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方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构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
    2023-07-03
    396人看过
  • 宁阳警方破获首例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案
    近日,宁阳警方破获首例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案。3月12日,宁阳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在互联网上对其侮辱,无端进行人身攻击。接警后,宁阳警方迅速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自今年2月份开始,互联网百度-宁阳吧中多次出现匿名发帖,发帖和回复内容均对报案人进行无端辱骂,明显带有人身攻击。经过民警的侦查,成功将违法嫌疑人李某锁定。据李某供述,其与受害人是同事关系,因工作中的琐事,多次与受害人发生争执。李某为泄私愤,不是通过正常途径反映问题,而是利用互联网百度-宁阳吧,多次在贴吧中匿名发贴、回复辱骂、侮辱受害人,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无法证明发帖人为其本人,才多次实施了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明文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较重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罚款。日前,宁阳警方已经依法对李某拘留十日并处五百元罚款。在此,警方提醒广大网民文明上网、文明
    2023-04-24
    393人看过
  • “人肉”在互联网上是违法的吗
    1、互联网上的“人肉”是否违法,是否违法根据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国际联网接入渠道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互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隐私。第十八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计算机教学,不得篡改他人信息,不得以他人名义发送信息,不得侵犯他人隐私。事实上,人肉搜索引擎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隐私问题,因此可能带来泄密、侵犯隐私等问题。二。利用信息网络审理侵犯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的有关规定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转载主体根据其性质和影响范围承担的注意义务;(2)转载主体的明显程度转载信息侵犯他人人身权益;(3)转载信息是否有实质性修改,文章标题是否有添加或修改,造成内容严重不一致,误导公众的可能性。第十一条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以诽谤、诽谤的方式损害公众对经营单位的信任,降低社会对其产品、服务的评价,经营单位要求互联网用户
    2023-05-02
    156人看过
  • 公然发东西侮辱他人侵权吗
    侵权。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特殊的情况的,有另外的规定。一、侵犯名誉权的认定条件有哪些1、被告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首先应确定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实践中,侮辱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暴力行为,语言侮辱,文字侮辱,其他方式。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因此,只有在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诽谤是以书面、口头等捏造事实来丑化他人人格。其特点为:陈述的事实是虚假的,以语言、文字、漫画或者其他方式进行,
    2023-02-10
    91人看过
  • 如何证明公然侮辱他人
    1、对于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可以提供其侮辱他人的录音录像,行为人自身的供述等证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一、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的主要特征1、行为侵犯的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宪法第三十八条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是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名誉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
    2023-06-20
    190人看过
  • 怎么才算公然侮辱他人
    刑事责任年龄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一般表现为漫骂、羞辱他人的姓名,对他人的姓名进行有损人格的恶意解释,以使他人的人格、名誉受到损害。一、侵权行为可以立案吗可以。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是什么?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二)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
    2023-04-11
    132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络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用捏造事实或者无端谩骂等方法诽谤他人或者侮辱他人的行为,并会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网络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实施网络暴力者情节严重的会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最高判处三年的有期徒刑等。网络暴力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网... 更多>

    #网络暴力
    相关咨询
    • 在互联网上侮辱诽谤公司能构成犯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3-10
      在互联网上侮辱诽谤公司能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互联网侮辱诽谤管辖权在哪里呢?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3
      确认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时应以网络行为的最终目的地、网络犯罪行为实施地、网络犯罪行为结果地作为合理依据。 1、网络行为的目的地。 网络行为必然具有目的性。因此,行为的目的可以作为确定管辖的联结点。如果行为人使网络上的特定人得到信息数据,并希望他人访问该网页,或者有意向特定的目标发送信息、数据,这种积极的、主动的接触目的与目标所在地构成直接故意的关联。这种直接故意的关联,可以推定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接
    • 公然侮辱罪真的存在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9
      1、不存在公然侮辱罪,但侮辱罪存在公然侮辱的情形。所谓“公然”侮辱,是指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
    • 在我国公然侮辱和诽谤会怎样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25
      可能会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上述罪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侮辱他人公然行为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5
      公然侮辱他人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格权。侵犯的对象是特定的自然人。人格权包括人格尊严以及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以侮辱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漫骂、羞辱他人的姓名。如造成严重后果,如被侮辱人自杀等情况的,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要自己到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