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离婚开庭对方不出庭是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的,如果有两次传票传唤依旧拒不到庭的,是可以拘传到庭参加诉讼的。第二次离婚的起诉地点是跟第一次离婚的起诉地点是一样的。
一、第二次离婚开庭对方不出庭怎么办
第二次离婚开庭对方不出庭是需要有被告准确的地址并通知到了其本人,本人因种种原因不出庭应诉。如果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出于不愿离婚等目的,接到法院的传票,就是不到法庭出庭应诉。对于这类离婚案件,分两种情形处理:
本人确不愿出庭参加诉讼,但以书面的形式向法院陈述意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3条之规定,可以依法缺席判决处理。
二、第二次离婚在哪里起诉
第二次起诉离婚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法院管辖问题是相同的,离婚诉讼的法院管辖原则上是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存在以下情况的,则采用特殊的地域管辖:
1.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被告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次起诉离婚开庭适用普通程序的在六个月内做出判决。当庭宣判的,会在宣判后十日内送达判决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
对方不出庭,如何应对第二次离婚起诉?
50人看过
-
起诉离婚第二次开庭需要多长时间,起诉离婚第二次对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378人看过
-
第一次起诉离婚对方不出庭,第二次起诉还需要缴费吗?
400人看过
-
起诉离婚第一次开庭双方可不可以不出庭
368人看过
-
第二次起诉离婚能判离婚吗,对方没有出庭
79人看过
-
起诉离婚第一次开庭离不了第二次能离掉吗
186人看过
-
起诉离婚第一次开庭原告没有出庭,第二次开庭法院迟迟不出庭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14当事人应该到法院核实相关情况,法院有告知的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提问者必须清楚一点,如果遇有以下情形,法院有权做出延期审理或者暂时中止审理的决定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
2022年第二次起诉离婚对方不离不出庭要怎样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61、会依法通知被告应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者答辩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并签名或者捺印确认”。 2、对一方以下落不明起诉离婚的案件,法官可能会通过电话与被告沟通开庭时间,若联系不上对方可能会适用公告送达程序,国内公告送达程序期限为60天,公告期限届满,视为送达,确定开庭时间后,若对方依然不到庭
-
第二次起诉离婚被告不到庭,而且有第三次开庭被告人不出庭,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2-01-27因为离婚案件涉及人身财产关系,所以一般不会缺席判决,但是不排除以下几种特殊情形:1、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被告(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决。但如果是关于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可以拘传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2、被告不到庭可
-
-
第一次起诉离婚对方不出庭怎么办我要离婚,对方不出庭法院会判离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8可直接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对方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