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死亡认定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1 18:22:19 495 人看过

劝酒者负不负刑事责任要视情况而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是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并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而劝他人喝酒,致人死亡,他的行为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但他应该对对方的死亡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对于劝酒死亡赔偿多少钱

对于劝酒死亡赔偿多少钱在法律上并没有统一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劝酒致人伤害、死亡案件,劝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劝酒者或请客者才构成侵权。即:

其一,有强行劝酒的行为;

其二,劝酒者有主观故意或在主观上有过错;

第三,喝酒者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比如酒精中毒丧命或因酒致人受伤、致残;

第四,这种损害结果与劝解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2: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侵权责任相关文章
  • 民法典劝酒民事责任如何认定
    一、民法典劝酒民事责任如何认定劝酒者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是对事故发生具有过错责任的情形,有以下情形的,需要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强迫性劝酒,明智对方身体原因不能饮酒强迫其喝酒的;2、一起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家中或者其他地点导致发生事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二、一般的民事赔偿范围是什么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
    2023-06-19
    196人看过
  • 劝酒致人死亡怎么赔偿法律责任
    饮酒人身亡,下列几种情形,劝酒者要担责。1.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必要劝阻。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2.如果对方原来就患有疾病,酒后诱发身亡的,责任又该如何承担如果没有尽到劝阻义务,劝酒者承担次要责任。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加深,需承担同等责任。3.没有把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把对方送到小区门口,其在上楼过程中摔伤,各方又如何承担责任劝酒者应当承担妥善安置和救助醉酒者的义务,如果撒手不管,则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酒后劝酒不成斗殴民警怎么处理?(一)打架若造成对方轻伤及以上,不仅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还要承担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若是轻伤以下,要赔偿别人的医药费等损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2023-07-21
    355人看过
  • 喝酒后死亡的劝酒者是否要担责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但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明知对方已超过自身饮酒的最大限度,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而劝酒的,需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5-10
    111人看过
  • 酒聚会所导致的死亡责任认定
    聚会喝酒发生了有人死亡的情况,要根据其他一起喝酒的人的情况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负责任。1、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2、如果发生强迫性劝酒、恶意劝酒、灌酒者和未能保证喝酒者安全,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3、同行人尽到了提醒、劝阻、通知家人、照顾、护送义务,同行人是无过错的,不需要进行赔偿。聚会饮酒出现人身伤害,同聚餐的人需要负责任吗?相信喝酒已经在大家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尤其是无论在任何场合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是刚过年回来上班的,所以回家一定也喝酒了,但是很多情况下喝酒容易误事是真的,而且聚餐喝酒更是容易造成伤害,那聚会饮酒出现人身伤害,同聚餐的人需要负责任吗?一般来说,喝酒和吃饭的朋友有民事行为的能力,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饮酒后发生损害,他们应承担主要责任,因为他们知道可能的危险后果没有得到控制。组织者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仍取决
    2023-07-10
    201人看过
  • 酒类责任与劝酒
    残疾赔偿金
    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并且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劝酒也会侵权吗在酒桌上,别人不胜酒力你仍然力劝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你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共饮者,如果明知或应当知道醉酒人身体状况不适合过量饮酒而故意劝酒、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未尽到对醉酒者的安全保护义务等,上述行为均可能构成侵权。此外,重并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
    2023-08-04
    431人看过
  • 劝酒喝死了有法律责任吗?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但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典》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由此加深,则需承担侵权过错责任。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对于那些喝多了已经丧失自我照顾能力的人还要自行回家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在酒后尽到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如果明知其独自回去会有危险而放任该行为发生,那么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
    2024-04-23
    293人看过
  • 劝酒致死的侵权责任如何规定的
    关于劝酒致人死亡的规定是,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醉酒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当事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当事人以醉酒不知情为由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被侵权人的家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劝酒、陪酒使人喝伤、喝死,是需要赔偿,这不仅是善良风俗和基本道德的要求,更是于法有据的。尽管大多数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都比较谨慎,往往组织调解结案,而不愿意作出判决结果。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着:“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劝酒哪些情况下要赔偿律师表示,饮酒人身亡,下列几种情形,劝酒者要担责。1.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必要劝阻。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
    2023-03-23
    155人看过
  • 劝酒死亡赔偿多少钱?
    法律综合知识
    一、对于劝酒死亡赔偿多少钱?对于劝酒死亡赔偿多少钱在法律上并没有统一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劝酒致人伤害、死亡案件,劝酒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劝酒者或请客者才构成侵权。即:其一,有强行劝酒的行为;其二,劝酒者有主观故意或在主观上有过错;第三,喝酒者有损害结果的发生,比如酒精中毒丧命或因酒致人受伤、致残;第四,这种损害结果与劝解行为存在因果关系。二、《民法典》对于侵权责任赔偿的规定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
    2024-01-21
    56人看过
  • 酒后驾车意外身亡劝酒的有责任吗
    一、酒后驾车意外身亡劝酒的有责任吗1、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身亡,劝酒者有以下情形的,就要承担责任:(1)、驾驶者知道自己要开车不喝酒,对驾驶者进行劝酒,造成酒驾者不得不喝的,劝酒者要承担责任;(2)、劝酒者明知当事人喝酒,放任当事人驾驶机动车离开,没有进行劝阻的,要承担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劝酒要承担责任的情形第一种情况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感情深、一口闷”“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干了这杯!”……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经喝多了,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第二种是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其喝酒。譬如,对方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大量饮酒会诱发此病的发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劝酒需要承担责任。第
    2023-04-20
    150人看过
  • 劝酒致死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一、劝酒致死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在以下情况下,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2、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同饮者没有将醉酒者送到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则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
    2024-01-12
    245人看过
  • 酒店饮酒死亡事件: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
    具体应当分情况。看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否与饭店有关。第一、如果是饭店的饮食导致其死亡的,那么饭店就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二、如果是共同饮酒人劝酒,则也要分情况。如果共同饮酒人明知该人无意识,或明知其有诱发性的疾病,仍旧强迫性的劝酒,则共同饮酒人承担法律责任。在饭店摔倒饭店的责任如何认定一、在饭店摔倒饭店的责任如何认定1、在饭店摔倒饭店应给予赔偿。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2023-07-16
    130人看过
  • 醉酒伤人致人死亡,如何认定刑责
    一、醉酒伤人致人死亡,如何认定刑责醉酒伤人致人死亡的具体刑期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判定,醉酒的犯罪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醉酒人是完全刑事责任人吗醉酒的人犯罪还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是完全刑事责任人。根据《刑法》规定,这里说的“醉酒”,是指生理醉酒,即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出现精神失常的情况。在醉酒状态下,行为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减弱判断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并不会丧失辨认和控
    2023-04-19
    147人看过
  • 喝酒喝死人责任认定
    一、喝酒喝死人责任认定喝酒喝死人责任认定根据情况分析:强迫劝酒的人。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喝酒可能对对方身体造成伤害的情况下仍劝其饮酒的人。共同饮酒后未劝阻饮酒者驾车离去。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人。醉酒者丧失意志的情况下,共饮者有安全护送的义务。上述这些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喝酒后死亡一起喝酒的赔多少钱喝酒后死亡一起喝酒的赔多少钱法律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来说,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据死亡受害人年龄确定的赔偿年限,年限一般为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三、喝酒免责承诺书有效吗喝酒免责承诺书是无效的。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
    2023-05-22
    120人看过
  • 车祸后一个月死亡,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交通事故导致伤者一月后去世,肇事者负刑事责任要看具体情形:1、如伤者去世与交通事故直接相关,那么可以认为是交通事故死亡。2、如伤者去世是自身疾病原因或者治疗不当,不能认为是交通事故死亡。3、如认定为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者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4、如认定为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者负事故同等及以下责任,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赔偿责任不能免除。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车祸死亡能赔多少出车祸死亡能赔多少,应以实际情况而定。其中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
    2023-07-04
    184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对于一般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行为人实施了非法行为。 二、存在损害事实,即在客观上造成他人财产损害或者精神损害。 三、非法行为与损害后果... 更多>

    #侵权责任
    相关咨询
    • 劝酒喝死亡有没有民事赔偿责任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5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依法应受到保护。A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知晓过量饮酒对身体危害,其对自己放纵饮酒的行为应承担主要责任。B等6人与A的共饮行为致使A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没有履行共同饮酒该负有的善意的、必要的注意义务,对A过量饮酒导致身亡的后果,主观上存在过失,构成了过失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二十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
    • 醉酒人死亡,劝酒人是否负有民事赔偿责任?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依法应受到保护。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知晓过量饮酒对身体危害,其对自己放纵饮酒的行为应承担主要责任。王某等6人与张某的共饮行为致使张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没有履行共同饮酒该负有的善意的、必要的注意义务,对张某过量饮酒导致身亡的后果,主观上存在过失,构成了过失侵害生命权的侵权行为。王某等六人对张某的醉酒死亡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即次要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
    • 劝酒刑事责任是什么劝酒需要负法律责任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28
      劝酒在以下情况中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首先,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其次,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后,酒后驾车
    • 劝酒过敏致死刑事责任如何处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15
      据你说的情况,本案不属于刑事案件,校长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最后见到死者不是构成犯罪的条件或因素,不能因此而追究责任。如果在赴宴饮酒过程中,其他参加宴席的人没有尽到适当的安全保障义务,比如明知教师酒精过敏或酒量不行,还不断劝酒,导致该教师饮酒过多死亡,其他参加宴席的人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共同赴宴的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还体现在,如该教师大量饮酒后,神志不清,共同赴宴人没有妥善照管,导致发生意外。
    • 劝酒过敏致死是否属于刑事责任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18
      据你说的情况,本案不属于刑事案件,校长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最后见到死者不是构成犯罪的条件或因素,不能因此而追究责任。 如果在赴宴饮酒过程中,其他参加宴席的人没有尽到适当的安全保障义务,比如明知教师酒精过敏或酒量不行,还不断劝酒,导致该教师饮酒过多死亡,其他参加宴席的人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共同赴宴的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还体现在,如该教师大量饮酒后,神志不清,共同赴宴人没有妥善照管,导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