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中谁是实行犯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1 19:23:39 380 人看过

计算机犯罪中的犯罪行为中操作者是实行犯。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包括有窃用计算机服务类罪、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罪、盗窃计算机数据罪、滥用计算机类罪。

一、网络犯罪侦查的途径

侦查途径有网络监控、滤网、数据跟踪、计算机系统勘查、电子数据分析与鉴定等,后一阶段的侦查措施则是传统的取证手段,如讯问、询问、辨认、实地勘验、物理搜查等。网络犯罪是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刑事侦查的途径有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辨认;通缉等。

二、盗别人号违法吗

盗取游戏账号是犯法的。

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不确定性、虚拟性等特点,加上犯罪成本较低、手段隐蔽,客观上为其他类型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部分不法分子掌握网络技术后,明知他人将利用技术成果实施犯罪,仍为犯罪分子制作犯罪工具。

由于青少年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比较熟练,容易因为心智不成熟或受人蛊惑、引诱和法律意识淡薄,而不把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看做违法犯罪行为,导致青少年实施网络犯罪的比例逐渐增加。

三、网络受骗请问在哪里报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13: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计算机犯罪相关文章
  • 计算机犯罪是以什么为侵害客体的犯罪行为?
    一、计算机犯罪是以什么为侵害客体的犯罪行为?1、计算机犯罪是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信息系统为侵害客体的犯罪行为谓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2、计算机犯罪分为三大类:(1)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如行为人针对个人电脑或网络发动攻击,这些攻击包括“非法访问存储在目标计算机或网络上的信息,或非法破坏这些信息;窃取他人的电子身份等”;(2)以计算机作为攻击主体的犯罪,如当计算机是犯罪现场、财产损失的源头、原因或特定形式时,常见的有黑客、特洛伊木马、蠕虫、传播病毒和逻辑炸弹等;(3)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的传统犯罪,如使用计算机系统盗窃他人信用卡信息,或者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存储、传播淫秽物品、传播儿童色情等。二、计算机犯罪侦查重点有哪些?计算机犯罪侦查重点包
    2023-08-05
    490人看过
  • 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如何量刑
    一、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如何量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规定处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
    2023-05-24
    128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
    计算机犯罪
    刑事侦查学、侦查程序、侦查讯问学、刑事科学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公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网络安全技术与监察、计算机犯罪侦查与取证等。本方向限招理工类考生。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全面系统掌握侦查学、法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打击、控制、防范信息网络犯罪的能力,能在公安、司法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的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023-06-06
    467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愈演愈烈
    计算机犯罪
    黑客破网,黑客漏网任何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我们都要关注三个方面:犯罪分子、系统安全、法律制裁。对犯罪分子,我们有切肤之恨;对系统安全,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痛;对法律制裁,也许我们有更多的无奈。计算机犯罪愈演愈烈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犯罪愈演愈烈。以下是三个典型的计算机犯罪案件。案例一:1994年4月,赵某有目的的多次登录到深圳市某证券营业部网络服务器,于4月29日和5月24日两次实施犯罪行为,同时趁机操纵自己的帐户吞吐股票,进行非法获利活动。5月25日,当他又一次登录某证券营业部,但修改数据未成功时,即预感大事不妙,当天下午,他便踩碎网卡毁掉证据。赵某的两次作案,共虚增可用资金220多万元,调用94万多元入市,制造市场个股虚假行情,严重破坏了证券交易规则。同时,给某证券营业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4.6万多元(以当日收市价计),而他所操作的帐户共非法获利1.5万多元。案例二:1989年,
    2023-04-25
    201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怎么判刑
    法律综合知识
    所谓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
    2024-05-15
    33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可能是胁从犯吗
    胁从犯构成共同犯罪。被胁迫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被胁迫人构成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共同犯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1、主犯。(1)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3)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2、从犯。(1)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
    2023-03-13
    423人看过
  • 实行犯中犯罪中止的条件具体是什么
    实行犯中犯罪中止的条件: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2、或者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4、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5、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一、共同犯罪的终止如何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部分共犯欲中止犯罪,要成立犯罪中止,不仅仅中止自己的行为,还要阻止共同的犯罪行为达到既遂,此种情形下,其它共犯人不成立犯罪中止,而是构成犯罪未遂或犯罪预备。二、怕别人发现构成犯罪中止吗只要是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那就是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行为人成立犯罪中止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时间条件:中止行为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或实行阶段,既遂之前。(2)主观条件: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放弃了自认为可以完成的犯罪,中止犯罪的动机不影响。(3)客观条
    2023-04-01
    196人看过
  • 网络犯罪的特点四:网络犯罪是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时下对什么是计算机犯罪理论界有多种观点,其中双重说(即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其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的定义比较科学。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犯罪,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或者放置后门程序的犯罪,就是典型的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而网络色情传播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以及网络诈骗、教唆等犯罪,则是以计算机网络形成的虚拟空间作为犯罪工具、犯罪场所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1、《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犯罪对象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侵入上述三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而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
    2023-08-18
    78人看过
  • 未实行犯罪与计划犯罪有区别吗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有区别。犯罪预备的条件:1,被告有意实现某一犯罪,只有在犯罪意图的控制下,才能建立犯罪准备;2、开展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犯罪预备活动。所谓准备工具,是指为犯罪准备的各种物品,制造条件是指为犯罪直接创造机会或条件的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预备行为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未能进展到实施犯罪。犯罪未遂的要求,首先,被告已开始实施犯罪,即已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未成功,即犯罪未达到既遂状态;犯罪失败是由于罪犯意志以外的原因,通常包括:受害者的抵抗、第三方的阻止、自然力的阻碍等。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有何区别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两者的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犯罪预备1.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即必须实施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
    2023-07-07
    213人看过
  • 犯罪预备是否实行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预备还未实行犯罪,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此时还未开始实施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什么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是什么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对于预备犯,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预备处罚的原则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8-02
    83人看过
  • 从犯罪学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
    一、从犯罪学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一)犯罪学界定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对计算机犯罪进行研究,使人们对于计算机犯罪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以便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探讨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刑事立法提供借鉴。(二)犯罪学界定计算机犯罪的标准1、有害原则。这类行为(即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为)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任何一类犯罪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犯罪概念的前提。2、同类原则。这类行为必须是和计算机相关的,并且这种相关性使它们在行为方式、危害的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具有诸多的共同特征,因而有必要将它们作为同一类犯罪来研究。3、全面原则。犯罪学上的计算机应尽可能包括所有同类行为,确保该概念的范围合理全面。二、计算机犯罪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制作、传播非法有害信息这种犯罪形式主要有利用互联网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利用互联网传播教授犯罪方法罪,利用互联网散播谣言、发出威胁引起民众恐慌
    2023-04-25
    86人看过
  •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对策
    一、计算机犯罪立法概况计算机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既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也包括利用计算机的犯罪,即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的犯罪。为了有效惩治和防范计算机犯罪,各国纷纷加快这方面的立法。自1973年瑞典率先在世界上制定第一部含有计算机犯罪处罚内容的《瑞典国家数据保护法》,迄今已有数十个国家相继制定、修改或补充了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法律。二、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不足和对策中国在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时,适时加进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条款,这就是: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7条规定的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最近,国务院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议案,提请审议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其中对利用网络进行盗窃、诈骗、诽谤等15种行为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
    2023-03-22
    181人看过
  • 强奸罪中的实行犯和帮助犯
    强奸罪中实行犯和帮助犯的界定[案情]2011年2月4日18时许,被告人王X、李X林、李XX因赌博赢了钱,相约找卖淫小姐未果。其间,被害人李X与被告人李XX在电话中相约碰头。碰头后,被告人王X提出一同吃饭。吃饭过程中,被告人王X、李X林问询被告人李XX是否搞(奸)得被害人李X,被告人李XX表明没问题。所以被告人王X、李X林在吃饭过程中积力对被害人李X劝酒,被告人李XX未加阻挠,致被害人李X醉倒。被告人李XX将被害人李X背至奉节县永安镇架空步行街611号**宾馆8号房间,被告人王X、李X林随后赶到。趁被害人李X酒醉无抵御能力之机,被告人王X进入房间关上门,对被害人李X实施奸污。被告人李X林、李XX即在门外等候。被告人王X奸污后,被告人李X林欲行奸污时被被告人李XX阻挠。随后,三被告人脱离**宾馆。当晚,被害人李X家族将其解救回家。本案一审过程中,被告人李X林、李XX赔偿被害人丢失10000元,
    2023-06-03
    99人看过
  • 我国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一、泄露个人隐私罪怎么判若行为人有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我国人民法院可以对其按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
    2023-06-27
    15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更多>

    #计算机犯罪
    相关咨询
    • 计算机犯罪中的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是谁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06
      操作者是直接实施者。 所谓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在计算机犯罪中,虽然实施者没有与受害者有面对面的接触,但是也做出了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这在法律上就是属于直接实施者,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肯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 什么是计算机犯罪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6
      什么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是一个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惯用词,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计算机作为犯罪主体而实施的犯罪。其实不然,计算机仅仅是犯罪的对象或工具,只有犯罪嫌疑人才能利用计算机或针对计算机资产实施犯罪行为,因此,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只能是行为人。“计算机犯罪”是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随着信息科技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进步与广泛应用,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计算机犯罪
    •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怎样的犯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4
      既是个法律范畴的问题又是计算机技术范畴的问题有时也会涉及到知识产权范畴有时也会涉及到道德范畴
    • 计算机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防止计算机犯罪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1
      1、所谓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2、防止计算机犯罪可以制定统一的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标准,采用最新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信息加密、防火墙、身份识别、访问限制、网上监控、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案件跟踪、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技术。对一些有可能成为犯罪目标的网络系统,还可
    • 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与实行过限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30
      在共同犯罪中,如果不存在具体的分工,每个共犯都是实行犯,这种情形中的实行过限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每种情形因为共同犯罪的结构不同,需要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 (一)自始不知情。 在共同犯罪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其他实行犯对临时起意行为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说明其在主观上对该行为没有罪过,则该行为就属于实行过限,有过限行为的实施者独自承担刑事责任。 (二)在场给予帮助。 在共同犯罪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其他共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