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无罪过事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21:42:37 496 人看过

无罪过事件包括意外事件与不可抗力。

(1)无罪过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2)意外事件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3)不可抗力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我国刑法的无罪过事件包括哪些?

我国刑法的无罪过事件包括的情形:(一)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百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二)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度原因所引起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5日 11: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探究
    刑事立案标准如下,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1、有犯罪事实。即已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犯罪,本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臆测,是有证据证明的,不是空穴来风;2、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需要依法惩处。其行为仅构成犯罪,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予立案。那些是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二是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1、立案的事实条件——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2、立案的法律条件——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材料属于下列6种情况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应立案:(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
    2023-07-01
    469人看过
  • 不同形式的过失犯罪探究
    过失犯罪的形式如下:1、疏忽过失,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犯罪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轻信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并没有避免,从而导致犯罪结果。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3、单位过失犯罪。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过失犯罪有以
    2023-07-04
    257人看过
  • 探究过失犯罪的构成规定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过失犯罪与意外事故如何区分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有相似之处,表现在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后果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在这个问题上,应根据前述判断基础、判断方法与判断标准,全面、客观、准确地判断行为
    2023-07-06
    398人看过
  • 探究过户的概念
    房产登记
    过户是采用正常的程序,把本属于一个所有人的事物变为另一个所有人的过程。房屋转让过户的规定投入使用的房地产买卖双方,应当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文本可以使用房屋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示范文本,可使用自制合同。使用自制合同的,当事人在过户申请前应委托经市房地局认定的法律服务机构进行预审,法律服务机构对符合规定的自制合同,提出预审合格意见。房屋转让过户的规定投入使用的房地产买卖双方,应当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合同文本可以使用房屋土地管理局制定的示范文本,也可使用自制合同。使用自制合同的,当事人在过户申请前应委托经市房地局认定的法律服务机构进行预审,法律服务机构对符合规定的自制合同,提出预审合格意见。《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房产婚内过户
    2023-07-02
    253人看过
  • 毒品罪构成条件的探究
    1、本罪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只要实施了其中一个行为,即可构成该罪;3、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贩卖毒品的年龄起点是14周岁,走私、运输、制造毒品行为年龄起点是16周岁;4、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仍进行贩卖、运输、制造。天津制造毒品罪量刑标准1.第一个量刑幅度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十克以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可卡因一克以下,吗啡或者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二克以下,氯胺酮或者美沙酮二十克以下,三唑仑或者安眠酮一千克以下,咖啡因五千克以下或者其他数量相当毒品的,在四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毒品犯罪次数、人次、毒品数量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相应的刑罚
    2023-07-01
    495人看过
  • 探究过失爆炸罪的构成条件和处罚方法
    (一)过失爆炸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过失爆炸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三)过失爆炸罪的主体要件,等等。过失爆炸罪处罚的依据是什么1、主观上只能由过失构成。或者由于疏忽大意而引爆,或者因过于自信而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引爆。2、客观上过失地实施了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严重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本罪时要注意划分故意爆炸和过失爆炸的界限。3、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对其引起爆炸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应当预见其爆炸行为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2023-07-04
    367人看过
  • 探究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的区别
    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的区别如下:1、无过错责任不具有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性,而在于对受害人提供补偿,而过错推定仍然是以过错为归责原则,只是法律加大了加害人的注意义务;2、无过错责任往往和保险制度联系在一起,通过保险制度实现损害分配的社会化,而过错推定责任因为法律加大了加害人的注意义务;3、无过错责任并不考虑当事人的过错,一旦损害发生,就应承担责任。并不存在免责的事由,而过错推定承认加害人有反驳的机会,在存在不可抗力时,也有机会免责,所以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归责方法。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形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形如下:1.堆放的物品倒塌致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2.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3.地下施工(包括窨井)致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责任;4.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
    2023-07-05
    10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要件:主观与客观的探究
    过失致人死亡: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即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
    2023-08-14
    123人看过
  •  探究:刑事案件拘留期间的探监程序
    刑事拘留期间,当事人亲属关心当事人的状况。我国刑事诉讼规定,刑事拘留期间除辩护人律师之外不得探视。家属可以送物品,如衣服、日常用品,药品、香皂、牙膏等。物品需检查,不得夹带信件。律师会见嫌疑人,不受监听、监控。律师可以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出申诉、控告。检察院阶段,律师可复印案卷。法庭审理阶段,律师可出庭辩护。在判决生效之前,家属不能直接探视到嫌疑人或被告人,但可委托律师处理。有些当事人因为一时被鬼迷了心窍而犯了错,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在这时,当事人的亲属肯定会非常关心当事人的状况。那么,刑事拘留可以探监吗?我国刑事诉讼规定,除了已经判决生效的案件,刑事拘留期间除辩护人律师之外不得探视。虽然家属不能探视,但不意味着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做。家人可以送东西,如衣服、日常用品,药品、香皂、牙膏等。物品需要检查,不得夹带信件。不符合规定,警察就扣下,合规的就送给当事人。此外,为了了解嫌疑人情况,
    2023-08-22
    197人看过
  • 探究寻衅滋事罪的构成
    刑事责任能力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是公共秩序;2、主体是一般主体,所有16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3、主观上是直接故意的,即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刑法。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3、强迫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产;4、在公共场所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犯罪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一些发生在偏僻隐蔽的地方),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
    2023-07-07
    243人看过
  • 探究刑事申诉条件的要素?
    提出刑事申诉的条件包括:1、提出申诉人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2、申诉对象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3、提出申诉时间为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符合法定情形的,可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后提出。依法可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后提出的申诉,应具有以下情形: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2、原审被告人在行刑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申诉,但未被受理的;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上述情形外的申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申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指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致使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公务处理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刑事申诉则是这种申诉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刑事申诉的具体流程如下:第一,需要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是近亲属,对于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提出申诉;第二,申诉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第三,法院或是人民检
    2023-12-13
    427人看过
  • 探讨无罪过事件的范围及其包括哪些情况?
    无罪过事件包括以下情形:1、不可抗力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事件;2、不可抗力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事件;3、不可抗力是独立于当事人意志和行为的事件;4、不可抗力是阻碍合同履行的客观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遗嘱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遗嘱全部或者是部分无效、遗嘱之中并没有处分的遗产等的情形,都需要按照法定
    2023-07-11
    443人看过
  • 探究刑事拘留的使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包括:适用的对象限于现行犯或是重大嫌疑分子;执行机关为公安司法机关;可适用的情形通常是较为紧急的情况,即此时不拘留可能会来不及或者将需耗费更多精力和成本;本身不具有惩罚性,而仅仅属于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相关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因合同诈骗引起的经济纠纷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
    2023-07-01
    213人看过
  •  探究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
    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包括来源、性质、目的等方面反映案件基本特征的证据,以及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证据。证据必须具备作为定案依据的基本原则,如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伪造证据罪的具体判刑标准包括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证据必须反映案件的基本特征,包括证据的来源、性质、目的等。2.证据必须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即作为证据的客观事实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关联,并且能够揭示案件事实的某些方面或全部。3.证据必须具备作为定案依据的基本原则,包括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伪造证据罪的判刑标准,具体如下:1、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11-12
    7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实务探究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23
      可以说,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产生、延续和不断发展、创新,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目前正在面临的案多人少、整体刑事诉讼程序效率不高、被告人诉讼权利保障不充分、刑事诉讼体系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如繁简分流)、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办案效率,推动案件繁简分流等改革的现实需要。
    • 事件中属于无罪过事件的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6
      不可抗力事件和意外事件属于无罪过事件。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
    • 哪些算是无罪过事件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0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但经过调查以后证明,他既没有犯罪的故意,也没有过失,即无罪过,那么不管危害结果有多么严重,也不构成犯罪,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刑事责任免责事由—无罪过事件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8
      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不能抗拒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原因,又称为不可抗力。不能预见是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完全预料不到结果的发生,也不能要求他预见到,即行为人没有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行为人对于结果的发生没有过失。这又称为意外事件。例如,某甲系某厂司机,某日深夜驾车返回厂里,在倒车进入车库时将睡在车库麻袋中的某乙轧死。后查明乙系乞丐,偷偷溜进车库过夜,并钻入车库麻袋中取暖。此时,某甲不能也不可能预见到这一情况
    • 针对寻衅滋事罪最高刑罚的探究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13
      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刑罚为十年有期徒刑,并可处以罚款。寻衅滋事罪的一般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对于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规定法律行为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将处于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十年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还包括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手段残忍等。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