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2007)海法刑初字第1204号
公诉机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杜晓泽,曾用名杜小凯、李方超,男,1985年11月1日出生,汉族,出生地河南省郏县,初中文化,农民,户籍地河南省郏县冢头镇花园村9号;因涉嫌犯抢夺罪,于2006年12月3日被羁押,同年12月31日被逮捕,现羁押在北京市海淀区看守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京海检刑诉(2007)1028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杜晓泽犯抢夺罪,于2007年4月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朱克非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杜晓泽及其指定辩护人赵忠林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06年12月3日20时许,被告人杜晓泽在本市海淀区海淀中街附近,趁被害人刘亚丽不备之机,夺取其携带的棕色挎包1个,内有三星D608型手机1部、米奇牌钱包1个、现金人民币720元及银行卡、化妆品等物品,经鉴定上述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2580元。赃款、赃物现已起获并发还。当日,被告人杜晓泽被抓获归案。
针对以上事实,公诉机关向本院提交了相关的证据材料,认为被告人杜晓泽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抢夺罪,另被告人杜晓泽系尚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提请本院依法对被告人杜晓泽定罪处罚。
被告人杜晓泽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事实均未提出异议。
辩护人认为,被告人杜晓泽系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且犯罪过程中无暴力情节,赃款、物均已起获并发还被害人,此次犯罪又系初犯,建议法庭对其判处缓刑或免予处罚。
经审理查明,2006年12月3日20时许,被告人杜晓泽在本市海淀区海淀中街理想大厦附近,趁被害人刘亚丽不备,夺取其携带的挎包1个,内有三星D608型手机1部、米奇牌钱包1个、现金人民币720元及银行卡、化妆品等物品,经鉴定上述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2580元。被告人杜晓泽逃离作案现场时被途经此地的群众当场抓获,后被接到报警的公安人员带回审查。涉案赃款、赃物均已起获并发还被害人。被告人杜晓泽静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当庭宣读、出示了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调取的下列证据:
1、被告人杜晓泽的供述,证实其曾供认2006年12月3日早上,因工作的事情和家人吵架,后来又得知在老家的母亲生病,其就想回家探望,但身上钱不够,就打算抢点钱回家。晚上8点左右,其在海淀区中关村理想大厦附近,趁一个女的不备,抢走了她的挎包,那个女的在后面追赶。其跑到理想大厦后门时,被群众抓获,那个女的也追了上来,并报警。
2、被害人刘亚丽的陈述,证实2006年12月3日20时许,其途经理想大厦时被一男子趁其不备将挎包抢走,其在后面追赶,后该男子被附近的群众抓获,后来警察来了,将该人带走审查。
3、证人杨栋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日晚,其途经理想大厦时,见一女子追赶一男子,并呼喊“抢劫了”,其即和另两名男子将嫌疑人抓获,后来交给警察处理。
4、证人杜晓峰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日,其曾和弟弟杜晓泽吵过架,杜晓泽即出去了,后来听说因抢夺被抓了。
5、证人杜根祥的证言,证实其子杜晓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并申请对杜晓泽进行鉴定。
6、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结论,证实经鉴定,被害人刘亚丽包中的物品共计价值人民币2580元。
7、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书、诊断证明,证实被告人杜晓泽曾于2005年10月19日在平顶山郏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神经抑郁症,服药治疗。后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受公安机关委托,对被告人杜晓泽作出鉴定,结论为被告人杜晓泽临床诊断抑郁状态,案发时辨认能力存在,控制能力不完整,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8、抓获经过,证实公安人员接群众报警,于2006年12月3日将被告人杜晓泽抓获归案。
9、起赃经过、清点记录、扣押物品清单、发还物品清单,证实涉案的赃物已全部起获并发还被害人刘亚丽。
经法庭质证,被告人杜晓泽及其指定辩护人对上述证据均未提出异议。上述证据的证明力及证实的相关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被告人杜晓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抢夺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抢夺罪,应予惩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杜晓泽犯抢夺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指控罪名成立。关于辩护人提出的对杜晓泽宣告缓刑或免予处罚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杜晓泽所犯抢夺罪系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破坏社会秩序的恶性犯罪,不宜宣告缓刑或免予处罚,辩护人的此项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鉴于被告人杜晓泽系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且涉案赃物已经全部起获并发还,认罪态度较好,本院对其依法从轻处罚,辩护人的其他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对被告人杜晓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第三款、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杜晓泽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刑期从本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12月3日起至2007年6月2日止,罚金限自本判决生效之次日起三个月内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
审判长尹鹏展
人民陪审员王俊毅
人民陪审员刘卫星
二○○七年四月二十日
书记员李茉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
菏泽抢夺罪多少律师费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7(一)刑事案件收费按照各办案阶段分别计件确定收费标准。 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 3、一审阶段,每件收费4000—30000元。 4、上述收费标准下浮不限。 (二)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申诉案件以及刑事自诉案件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 (三)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自第二阶段起酌减收费。 (四)被
-
抢夺罪立案初期多长时间,抢夺几天立案,抢夺案件终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4抢劫罪的立案时间一般为三天。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明显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
抢夺案和抢劫案有什么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051.抢劫罪和抢夺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抢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 3.抢夺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 4.抢劫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抢夺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
抢劫罪和抢夺案的区别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91明确抢夺罪与抢劫罪在法律规定上的区别,是准确认定两种犯罪的基础。根据刑法的规定,两罪具有以下三个区别:(1)行为方式不同。抢夺罪限于乘人不备或者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或者抢夺过程中被发现为抗拒抓捕等而当场使用暴力、胁迫,以及携带凶器抢夺和在聚众“打砸抢”中抢走或砸毁财物;(2)主体的年龄要求不同。抢夺罪的主体要求是已满16周岁。而抢劫罪只要年满1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