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老年人财物不会加重刑罚。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在什么情况下会加重处罚
诈骗罪加重处罚的情形如下:
1、诈骗集团中的主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逃逸犯罪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救济、医疗资金、物资等,造成严重后果。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11-12岁的人是否会容易受到诈骗的诱惑?
96人看过
-
冒充公检法诈骗易受骗人群是指什么
379人看过
-
老年人在哪些方面容易受到侵犯?
318人看过
-
监狱是否更容易接受减刑人员?
408人看过
-
非法集资和诈骗:哪个更容易受害?
126人看过
-
被诈骗的员工是否更容易被判有罪?
274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易受骗人群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131.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骗子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嫌疑人提供的账户。通常女性易为受骗。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易受骗人群是指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14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骗子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嫌疑人提供的账户。通常女性易为受骗。
-
申群诈骗具体是什么意思?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7侵犯财产罪的刑法条文从第263条至第276条,共14个条文,有12个罪名。侵犯财产罪根据其不同的行为特征,可以划分为四小类犯罪: 第一类,强制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二类,盗窃、诈骗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三类,侵占、挪用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四类,毁坏、破坏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
非法集资进群费是否诈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非法集资其特点是: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 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货币形式为主外,也有实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会不特定的对象筹集资金。这里“不特定的对象”是指社会公众,而不是指特定少数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实质。
-
工伤认定是否容易受到推翻?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0国家劳动行政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对企业在职工遭受意外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是否应被视为工伤或视为类似工伤的行政确定行为进行认定。关于工伤认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的问题,请参阅以下内容进行理解。首先,一旦工伤认定确立,通常情况下将难以被撤销;其次,由于劳动者对劳动法规的认知相对薄弱,有时即使明确知道自己遭受的伤害为工伤,也会选择前往劳动局进行申请;再者,无论是在工作场所内发生的还是在执行职